陳瑩
[摘 要] 語文教學理論在當代大學英語中受到廣泛重視,在英語翻譯教學中運用語塊教學理論,一定程度上能促進學生語言能力的積累和提升。語塊作為具有一定語法意義和語用功能、形式相對固定的多詞匯結構,也是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有效途徑。教育工作者在教學過程中,應當深入研究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優(yōu)化教學活動并在此過程中結合語塊教學理論,使大學英語翻譯教學取得良好的教學成果。
[關鍵詞] 語塊教學;大學英語;翻譯教學
[中圖分類號] G642?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674-9324(2020)41-0325-02? ? [收稿日期] 2020-02-17
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不斷發(fā)展,人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相應的提高,社會各界對教育事業(yè)越來越關注。在經(jīng)濟全球化和一體化的進程中,我國也需要一大批應用型英語翻譯人才,在高校英語教學過程中運用語塊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翻譯能力,是高校英語教學過程中需要研究的問題。
一、語塊教學概述
語塊概念最早由Becker和Bolinger于上世紀70年代提出,在不斷發(fā)展過程中,語塊教學理論被更多的學者完善,并開始在我國高校有了廣泛應用。在語塊教學不斷發(fā)展的過程中出現(xiàn)了許多種類,在具體應用過程中一般針對學習者進行語言輸入、語言儲存以及語言輸出等,在針對學習者進行教學時,教育者更多的不是針對單一詞匯和詞組進行教學,而是更加注重整體性。
語塊教學方法在大學英語翻譯教學過程中有其獨特優(yōu)勢,比如語塊教學方法能使翻譯結果更加準確。傳統(tǒng)的英語翻譯教學過程中,教育者在指導學習者進行翻譯時一般按照漢語的語言習慣和漢語邏輯思維進行翻譯,而漢語思維和英語思維之間的文化差異較大,如果翻譯過程中按照漢語思維的習慣,則很難對語料本身進行準確的翻譯,甚至有可能產(chǎn)生嚴重的翻譯錯誤。而語塊教學理論的應用能有效擺脫傳統(tǒng)翻譯模式中的弊端,幫助學生在翻譯過程中培養(yǎng)整體觀,進而提升翻譯的準確性,使翻譯過程更加符合英語的語言模式。
二、大學英語翻譯教學現(xiàn)狀
1.對翻譯課程不夠重視。在傳統(tǒng)的大學英語翻譯教學過程中,在對學生進行翻譯教學時,教師往往受傳統(tǒng)應試教育的影響,對學生的教育更多的是培養(yǎng)考試技巧,讓學生順利通過四六級考試和英語專業(yè)考試。這樣的觀點忽視了學生在翻譯過程中培養(yǎng)英語綜合應用能力,與當下大學英語課程對學生的培養(yǎng)目標有一定的偏差,也造成了大多數(shù)學生在學習英語翻譯的過程中難以保持英語語料的整體性,難以構建基于自身發(fā)展特點的翻譯學習系統(tǒng)。
2.沒有良好的英語翻譯實踐平臺。在高等院校的英語翻譯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檢驗時,需要結合實際的社會環(huán)境,以此體現(xiàn)高校英語對學生的培養(yǎng)目標。但就實際情況來看,大多數(shù)英語翻譯教學課程和社會聯(lián)系不密切,學生的學習成果難以被有效驗證,這樣的現(xiàn)狀導致學生對自身實際能力沒有清晰的認知。不僅如此,學校和社會之間沒有構建長期穩(wěn)定的翻譯實踐平臺,專業(yè)知識專業(yè)翻譯人才培養(yǎng)工作沒有強大的支撐,大學生的英語翻譯實力得不到科學的大規(guī)模實踐檢驗,造成了不同地區(qū)之間翻譯教學水平存在巨大差異,學生的英語水平提高受到諸多因素限制。
3.大學英語培養(yǎng)的人才與社會實際需求脫節(jié)。當前,大多數(shù)高等英語翻譯教材更新緩慢,教材中的教學案例和時代發(fā)展已經(jīng)不相適應,這樣的現(xiàn)狀導致了學生的學習效果在實際翻譯過程中不佳,也導致了大學英語翻譯人才培養(yǎng)能力十分有限。大多數(shù)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只是按照教材照本宣科,在教學過程中沒有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使得學生的學習往往停留在理論階段,沒有對大學英語翻譯進行實際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大學英語翻譯教學對人才的培養(yǎng)。
三、語塊教學在大學英語翻譯教學過程中的應用策略
1.培養(yǎng)學生的語塊理念和語塊意識。教師在教學活動開始前可以向學生介紹語塊理論的定義,以及語塊理論的分類和重要性等基礎知識,讓學生在運用語塊理論時對語塊概念有大致的印象。同時,在預習階段可以用語塊教學結合學生的預習環(huán)節(jié),設置與語塊相匹配的英語翻譯環(huán)節(jié),通過這樣的方式培養(yǎng)學生對語塊的敏感性和認識能力,讓學生在預習階段通過快速瀏覽課文對教師提出的預習問題進行探究,進一步增強學生的英語翻譯實際應用能力。
2.增強學生對語塊的辨認能力。教師在指導學生對語塊有了一定的認知之后,還要加強學生對語塊的辨認能力。辨認語塊能力能夠幫助學生在學習翻譯的過程中更好地對整體單詞詞組進行記憶,從而使學生在翻譯過程中更快更有效地進行文本翻譯。在指導學生提高語塊辨認能力的過程中,教師還可以針對多種語塊進行分類,例如將固定搭配、諺語進行分類,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避免因為逐字逐句翻譯造成翻譯生硬的現(xiàn)象。在指導學生學習新的單詞和短語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根據(jù)已經(jīng)學過的核心單詞進行聯(lián)系,以此拓展學生的語塊辨認能力,使學生在面對結構和內容較為復雜的英語文章和句子時,能利用語塊提升理解能力,從而更好地完成翻譯任務。
3.引導學生對語塊進行積累和記憶。翻譯工作需要耐心和對英語文化的理解,因此僅僅讓學生擁有語塊的概念和認知能力是不夠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引導學生對語塊進行辨識,還要通過多種教學活動讓學生積累語塊。語塊的積累是一個長期的工作,需要教師在長期的教學活動中加以有效引導,并讓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不斷總結和記憶,才能達到積累和記憶語塊的目的。
大學英語翻譯課程課堂教學時間有限,這也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利用有限的教學時間,深入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結合大學生的學習需要和身心發(fā)展特征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活動,探索和積累更多的教育途徑,為學生進行翻譯能力培養(yǎng)奠定良好基礎。例如一些教師在英語翻譯教學過程中充分運用現(xiàn)代教學技術,使用網(wǎng)絡為學生收集豐富的教育資源,利用多媒體進行具體直觀的呈現(xiàn),在語塊教學過程中更好的培養(yǎng)英語翻譯能力。
教師在教育學生進行單詞學習時,在講解單詞的過程中,借助多媒體設備將該單詞在不同語境下的不同用法和不同含義具體而直觀的展示,學生可以利用語塊教學,分別翻譯該單詞在不同語境下的不同含義。利用多媒體為學生直觀展現(xiàn),還能讓學生利用思維導圖對單詞的不同含義進行重構,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增強學生的英語翻譯能力,還能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積極性,讓學生能夠利用自己擅長的方式有效總結翻譯方法和翻譯知識,從而達到有效記憶和積累語塊的目的。
4.將語塊教學和寫作結合。英語寫作能夠讓學生對學過的英語知識進行實際應用,讓學生在英語寫作過程中應用語塊教學,使學生在不同的語言環(huán)境下養(yǎng)成不同的英語思維。翻譯教學能夠使學生擁有較好的英語思維,而英語寫作則是學生運用英語思維進行實踐的途徑。教師在運用語塊進行翻譯教學時,將翻譯和寫作有機結合,不僅增強了學生對語塊的辨認能力、記憶能力,還能讓學生在辨認和記憶的基礎上增強對語塊的實際應用能力,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促進學生對語塊的實際應用,從而體現(xiàn)語塊教學在英語翻譯教學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四、結語
教師在運用語塊進行英語翻譯教學時,不僅要促使學生對語塊有正確的認知,還要提高學生對語塊的辨認能力和對語塊的記憶,更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語塊實際運用情境,讓學生在有效學習理論的基礎上加強實際應用能力,以此體現(xiàn)高校培養(yǎng)學生應用型英語人才的目的。除此之外,教師在翻譯教學中運用語塊教學時,還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教學活動吸引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以此使語塊教學在英語翻譯教學中發(fā)揮最大作用,從而提高大學英語翻譯教學課程的教學效率和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徐冠培.語塊教學在大學英語翻譯教學中的應用策略[J].英語廣場,2018(09):80-82.
[2]肖艷.語塊教學的大學英語翻譯教學中的應用[J].現(xiàn)代化教育,2016(12):196-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