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影 鄧軍彪
【摘 要】本文基于南寧師范大學關于高校學生艾滋病認知情況的調(diào)查及統(tǒng)計,分析性別、年齡、是否接受過防艾教育與答題正確率存在的關聯(lián)性,針對性別不同和年級不同學生在艾滋病相關問題的認知上存在顯著差異,以及是否接受過防艾教育對艾滋病相關問題的回答正確性有顯著差異的結(jié)論,提出開展性別差別化防艾教育和年級差異化防艾教育、深化高校防艾教育等建議。
【關鍵詞】高校 艾滋病 認知情況 調(diào)查 卡方檢驗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0)27-0014-03
高校是教育的最高殿堂,是重要的教育推手,培養(yǎng)出無數(shù)專業(yè)的優(yōu)秀學子,對人類社會的進步與生活水平的提升起著重要的作用。然而,高校卻較少關注學生的性教育,更遑論性知識與性行為相關疾病的預防教育。周穎等學者調(diào)研了大學生對艾滋病的認知及預防情況,結(jié)果顯示,大學校園成為艾滋病高發(fā)區(qū),但各高校對此的干預程度比較低,由于缺乏對艾滋病的專業(yè)了解,有些艾滋病患者耽誤了最佳治療時間。對此,高校在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共青團工作中應增加對學生的性教育內(nèi)容,為學生的健康發(fā)展提供幫助。南寧師范大學艾知筑夢團隊為推動高校預防艾滋病健康教育(以下簡稱防艾教育)與落實艾滋病“降兩率”的目標,對高校學生艾滋病認知情況進行調(diào)研。
一、調(diào)研設計
本研究采用整群隨機抽樣的方法,在南寧師范大學2016—2019級本科生和研究生中進行艾滋病認知情況的問卷調(diào)查。通過問卷星在網(wǎng)上搜集高校學生基本信息,并依照學者已有研究材料設計知識題與態(tài)度題,以匿名填寫的方式檢核高校學生對艾滋病基本知識的認知程度與對艾滋病患者的主觀態(tài)度。問卷題項參照晏涵文的研究材料而設計,知識題有58題,用以檢測艾滋病傳染相關知識,答題設計提供“正確”“錯誤”“不知道”三個選項。設“不知道”選項,是為了避免受訪者在對艾滋病知識不清楚的情況下用二擇一猜選,造成正確率計算的偏誤。
采用SPSS 18.0對問卷題項進行統(tǒng)計分析。研究方法部分采用敘述統(tǒng)計進行資料整理,并采用卡方檢驗進行類別差異分析。因卡方檢驗用于分析兩類別變量間的關系,即適用于分析兩組類別變量的關聯(lián)性。
二、統(tǒng)計分析
(一)艾滋病認知描述性分析。問卷調(diào)研樣本材料顯示,受訪者中女性占75.3%,男性占24.7%;受訪的學生中,一年級學生占33.7%,二年級學生占16.8%,三年級學生占31.6%,四年級學生占12.1%,研究生學生占5.8%,年級分散程度符合一般大學生人數(shù)比率。八成以上受訪者表示接受過學校的防艾相關教育課程,但仍有18.9%的學生回答未參加過防艾教育。受訪樣本數(shù)量為1330份,整體知識題正確率為70.33%。
在58道艾滋病相關知識題中,答題正確率最高的前三題為:題號Q24“和艾滋病毒感染者共享針頭,會感染艾滋病毒”答題正確率高達91.1%;題號Q37“即使只有一次與感染者的性行為,仍可能感染艾滋病毒”答題正確率高達90.5%;題號Q14“進行陰道性交、口交、肛交時,接觸到帶有病毒的血液、精液、陰道分泌物,都有可能感染艾滋病毒”答題正確率90.0%。
答題錯誤率最高的前五題為:題號Q12“即使只和單一伴侶發(fā)生性行為,我仍然有機會感染艾滋病毒”答題正確率僅29.5%;題號Q08“使用安全套時,可以用凡士林或嬰兒油做潤滑劑”答題正確率僅33.2%;題號Q40“維持強健的體魄是預防艾滋病毒入侵的最佳方法”答題正確率僅37.9%;題號Q39“感染艾滋病毒或其他性病的人,一定都有復雜的性關系”答題正確率僅47.9%;題號Q39“緊急救護時不采口對口人工呼吸方式,可以避免救護時不幸感染艾滋病毒”答題正確率僅48.4%。
(二)艾滋病認知卡方檢驗。在樣本材料中,探討兩個類別變項之間為相互獨立關系還是相互依存關系,可以用卡方檢驗,當Pearson卡方值顯著性小于0.01時,表示在統(tǒng)計上有極顯著的差異。同時關注名義量數(shù)為主的phi值,其與Pearson相關系數(shù)在詮釋上非常類似,表示兩者間的相關程度。
第一個卡方檢驗以受訪者性別為自變量,答題正確與否為因變項,用卡方檢驗受訪者性別與知識題正確量變項的關聯(lián)性。結(jié)果顯示,多個知識題的答題正確性與性別有高度關聯(lián),均顯示受訪者性別對于所給的答案有顯著差異。知識題6Q08 “使用安全套時,可以用凡士林或嬰兒油做潤滑劑”的 phi 值為0.271,知識題6Q25“與艾滋病毒感染者擁抱、握手或一起上課,不會感染艾滋病毒”的phi值為0.195,均顯示男性答題正確率遠高于女性。而知識題6Q19“輸血時輸入含有艾滋病毒的血液,可能會感染艾滋病毒”的phi值為0.214;知識題6Q18“艾滋病毒比較容易經(jīng)由女性傳給男性”的phi值為0.192,均顯示女性答題正確率顯著高于男性。有多個知識題的作答正確與性別有關,但phi值不高顯示相關性低,但由卡方檢驗結(jié)果已經(jīng)可知,性別與受訪者的答題選擇有顯著關聯(lián)性?,F(xiàn)行高校防艾教育,多采用集中倡導方式,但男女接收到的信息或?qū)W習到的內(nèi)容是有所不同的,所以會有如此的檢測結(jié)果。
第二個卡方檢驗以受訪者年級為自變量,答題正確與否為因變項,用卡方檢驗受訪者的年級與知識題正確量變項的關聯(lián)性。由于受訪者的年級是有高低排序的,在卡方檢驗時加選以次序量數(shù)為主的Somer's d值,用來檢視關聯(lián)性程度。檢驗結(jié)果顯示,多個知識題的答題正確性與年級有高度關聯(lián),均顯示受訪者性別對于所給的答案有顯著差異。知識題6Q17“艾滋病毒是不會經(jīng)由未損傷的皮膚侵入人體”的 Somer's d值為-0.121,顯示四年級受訪者的正確率顯著高于其他年級。相反地,知識題6Q20“借由蚊蟲叮咬的方式,會傳染艾滋病毒”的 Somer's d值為0.144,顯示二年級的受訪者正確率顯著高于其他年級。雖然Somer's d值不高顯示解釋效果低,但由卡方檢驗結(jié)果已經(jīng)可知:高校學生的年級與受訪者的答題選擇有顯著關聯(lián)性。現(xiàn)行高校并未針對不同年級學生設計不同的防艾教育,所以會有如此的檢測結(jié)果。
第三個卡方檢驗以受訪者是否接受過防艾教育為自變量,答題正確與否為因變項,用卡方檢驗受訪者接受過防艾教育與知識題正確量變項的關聯(lián)性。檢驗結(jié)果顯示,多個知識題的答題正確性與接受過防艾教育有高度關聯(lián),均顯示受訪者是否接受過防艾教育對于所給答案有顯著差異。知識題6Q11“在性行為中進行口交時,不需要戴上安全套”的phi值為0.211,知識題6Q29“艾滋病毒不會借由咳嗽、打噴嚏傳染”的phi值為0.191;知識題6Q35“艾滋病會經(jīng)由口對口親吻而傳染”的phi值為0.242;知識題6Q57“艾滋病已經(jīng)有藥物可以完全治好”的phi值為0.190,均顯示受訪者中接受艾滋教育者答題正確率顯著高于未接受的,顯示防艾教育實施確實有成效。有多個知識題的作答正確與受訪者接受艾滋教育有關,但phi值不高顯示相關性低,但由卡方檢驗結(jié)果已經(jīng)可知:受訪者接受艾滋教育與受訪者的答題選擇有顯著關聯(lián)性。
三、結(jié)論與建議
(一)性別不同學生在艾滋病相關問題的認知上存在顯著差異,應展開性別差別化防艾教育。由上述性別對知識題回答正確性影響的卡方檢驗可以看出,不同題目的正確率在男女之間有顯著差別,這種差別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當前高校的防艾教育形式簡單,多采用公開講座、宣傳展板、發(fā)放宣傳手冊等單一、統(tǒng)一性教育形式,而由于男女大腦思維不同、生理結(jié)構(gòu)不同、觀念差別大等因素,導致在集中教育中傳播了同樣的信息,卻產(chǎn)生了不同的認知結(jié)果。因此,在高校學生中開展性別差異化防艾教育是非常必要的。首先,在進行艾滋病相關教育規(guī)劃時應充分考慮學生中男女不同群體的差別化,把健康教育和防艾教育的教材設計得更加細致和人性化。其次,開展男女分班教學,找到各自突破點,在加大同質(zhì)化影響力的同時避免尷尬。例如,對男性的教育應突出增強責任意識和培育健康的性道德觀;對女性的教育應突出增加自我保護能力和突破順從、依賴等傳統(tǒng)文化觀念,學會拒絕。
(二)年級不同學生在艾滋病相關問題的認知上存在顯著差異,應展開年級差異化防艾教育。由上述不同年級學生對知識題回答正確性影響的卡方檢驗可以看出,不同年級的學生對艾滋病各基本知識點掌握不平衡。四年級學生對“艾滋病毒是不會經(jīng)由未損傷的皮膚侵入人體”這題的回答正確率高于其他年級,說明高年級學生接受了較深入的防艾知識培訓,能廣泛認識貼近日常生活習慣的實用性艾滋病知識;二年級學生對“借由蚊蟲叮咬的方式,會傳染艾滋病毒”的回答正確率較高可能是因為正在接受初始的基本防艾知識培訓,對基本傳播途徑等關于艾滋病的基本知識記憶較強。由此可以看出,各年級對防艾知識培訓的課程設置不同,導致不同年級學生對不同知識點的掌握情況不同。因此,應針對每個年級的不同狀況,設置不同的防艾學習教程。首先,應加強對低年級學生艾滋病預防知識的普及。近年來,患艾人群出現(xiàn)低齡化趨勢,所以防艾教育的前移刻不容緩。低年級的大學生從中學畢業(yè)不久,思想和行為較高年級的學生更單純、單一,強化低年級學生的防艾培訓對緩解青年群體逐年增長的患艾趨勢有實質(zhì)意義。其次,基于現(xiàn)存各年級學生防艾知識點掌握不平衡的現(xiàn)象,應采取針對每個年級不同狀況,加強相應薄弱知識點的彌補性學習,引導其在校期間構(gòu)建系統(tǒng)科學的防艾知識體系,在步入社會后養(yǎng)成健康的生活行為。
(三)是否接受過防艾教育對艾滋病相關問題的回答正確性有顯著差異,應深化高校防艾教育。由上述接受防艾教育與否對知識題回答正確性影響的卡方檢驗可以看出,接受過防艾教育學生對艾滋病知識的知曉率顯著高于未接受過防艾教育的學生,這種學生知曉情況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說明通過高校防艾教育的干預行為,能顯著提升學生的防艾知識水平。然而,結(jié)合上述調(diào)查情況及當下高校防艾教育開展現(xiàn)狀,學生對艾滋病的認知程度有待提高,對艾滋病防治知識了解破碎化、表面化。因此,應深化高校防艾教育。首先,要進一步探索防艾教育知識體系的構(gòu)建。高??稍诋?shù)丶部夭块T的指導下,把積累的防艾宣傳教育知識系統(tǒng)化、體系化,同時掌握學生防艾態(tài)度變化趨勢,實時更新教育手段和方式,深度挖掘防艾知識的最新內(nèi)容。其次,提升高校開展防艾教育的能力。積極響應衛(wèi)建委的倡導,營造校園積極防艾、健康生活的良好氛圍。例如,激發(fā)學生建立相關社團,將學生參與防艾志愿活動與社會實踐相結(jié)合;探索“互聯(lián)網(wǎng)+防艾教育”等新手段,幫助學生深入學習艾滋病預防知識,開通便利、保密的檢測渠道。
【參考文獻】
[1]周穎,吳蘇婷,何圓圓.大學生對艾滋病的認知及預防[J].探索科學,2019(4).
[2]葛憲民,楊文敏,朱秋映,等.廣西壯族自治區(qū)2010—2017年艾滋病流行病學特征分析[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19(3).
[3]晏涵文,林燕卿,劉潔心.青少年同儕愛滋病防治教育推廣效果研究[J].衛(wèi)生教育學報,2000(8).
[4]王璐.SPSS統(tǒng)計分析基礎、應用與實踐[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9.
[5]葉晶晶.社會性別視閾下非醫(yī)學院校大學生艾滋病相關知識、態(tài)度和行為的研究[D].合肥:安徽醫(yī)科大學衛(wèi)生管理學院,2012.
[6]莫園園,蘇麗西,歐陽明月,等.高校醫(yī)學生艾滋病基本知識、職業(yè)防護相關知識的認知和需求[J].調(diào)查與分析,2019(18).
【基金項目】南寧師范大學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教育改革研究立項“師生共創(chuàng)對人才培養(yǎng)質(zhì)量提升的理論與實踐研究”;彩票公益金資助項目“中國福利彩票和中國體育彩票”
【作者簡介】梁 影(1995— ),女,壯族,廣西欽州人,南寧師范大學經(jīng)濟與管理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地區(qū)治理;鄧軍彪(1967— ),男,壯族,廣西貴港人,南寧師范大學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責編 蘇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