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向東
摘?要:在新課程改革之后,雖然部分教師能夠采用創(chuàng)新型教學模式,但是由于大部分教師仍然會習慣以自我為中心,導致學生的學習十分被動。根據這一情況,筆者建議應當采用多元教學模式,正確認識當前高中政治教學存在的問題,針對問題超額行針對性的彌補和完善。所以本文從以下幾方面分析探究當前高中政治教學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具體的政治教學方法。
關鍵詞:新課程理念;高中政治;創(chuàng)新教學;改革探究
一、當前高中政治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過分強調教師的教學,忽視學生的主體性
在當前的高中政治教學之中,很多老師過分強調自身的教學地位,往往注重教學的過程,卻忽視了學生的聽課效果,這樣導致整個課堂教學效率比較低下。很多老師都是注重自身的講課,但是卻忽視了學生在課堂的主體地位,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政治學習中得不到發(fā)揮,這樣就限制了學生的進步和發(fā)展。很多學生的潛力在政治學習中得不到發(fā)揮和發(fā)展,在課堂之中的主體作用體現不出來。這樣學生對于政治學科的學習也會產生厭學的心理,不愿意花時間研究相關的政治知識,這樣就會對學生的學習產生重大的影響,限制了學生的進步和發(fā)展。
(二)過分強調形式,忽視課堂的實質性
在當前的高中政治教學之中,老師還是擺脫不了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束縛,在課堂上過分強調課堂教學的形式,忽視課堂的實際效果。老師在課堂上只是為了完成一些教學任務,缺少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很多老師對教材內容沒有深入的分析與理解,不理解教材內容的內在含義,給學生講解的時候,只是照本宣科地進行政治知識的教學。這樣對于學生來說,只是在被動地接受著老師所講述課程的內容,沒有深入了解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這樣學生所掌握的內容就存在著很大的問題,不能很好地鞏固所學習的政治知識。老師在理解政治學科知識的時候,缺乏將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程度,無法給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幫助學生建立知識之間的相互聯系和體系。這樣學生對于政治知識的理解,還是處在比較模糊的狀態(tài)。這樣時間久了之后,學生的政治學習就會處在被動的局面,很難跟上時代發(fā)展的要求,在之后的政治學習中,就會比較困難。
(三)過于重視學生考試成績
在現在傳統(tǒng)評價方式當中,學生的考試成績仍然是評價學生在課堂學習當中的好壞標準。由于教師在實驗教學當中采用此類的評價方式,很難激發(fā)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熱情。當前學生在學習高中思想政治時,就有一定的心理壓力面對復雜枯燥的思想政治知識。如果教師采用成績作為單一的評價引導方式,學生則會出現學習成績差距較大的現象。部分學生在學習當中仍然是被動形式地接受思想政治知識,為了更好地適應當前政治學習的需求,通過采用記錄政治課堂的形式來進行學習和記憶,不利于學生對思想政治知識進行有效獲取。
二、解決高中政治教學中存在問題方法
(一)提高教師教學素質
教師在新課程教學當中要逐步地提高自身教學的科學性,由于當前教學形式對于教師要求越來越多,所以教師要本著核心素養(yǎng)理念提高自身教學的知識儲備量,并且在課堂當中引導學生自主地進行探究和思考,而不是讓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政治學習需求,強化學生在探究當中的掌握能力。教師也要改變傳統(tǒng)應試教育的相關策略,注重引導學生在知識獲取的同時進行知識的體驗和探究,強化學生的思想政治覺悟性,完善學生在教師引導下的思想政治素養(yǎng)養(yǎng)成。教師在高中政治教學當中,要“以人為本”,樹立良好的教學素質,才能夠為學生的學習和成長做好鋪墊。
(二)構建新課堂教學模式
由于眾多教師在新課程教學當中采用科學新穎的教學方法,并有效結合自身教學特色,構建了符合學生學習和思考的課堂教學模式,有利于學生在趣味性的氛圍當中逐步激發(fā)自身的學習思維;教師也可以通過樹立創(chuàng)新性的多元教學方法,增強學生的求知欲望,使學生在探究當中主動的提高自身的個人想法和意見;教師還可以利用合作學習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在小組當中通過合作預先根據教師所提出的問題進行互相交流和討論,并且針對每一位學生在討論當中的觀點實時表達,強化學生的個人表達能力和個人認知能力,強化小學生的人生觀念價值觀念,對于高中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有著積極的影響。
(三)改革學生評價標準
教師在教學評價時要充分地重視評價對于學生成長和發(fā)展的重要意義和影響,所以教師要按照當前教學的形式和教學目標采取科學的評價方法,幫助學生樹立學習上的自信心,才逐步強化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和知識探索能力。部分教師在教育實踐當中,通過學生的考試成績對學生進行綜合性的評價,沒有有效地結合學生在課堂當中的表現以及社會活動當中的現象來進行教學的綜合評價狀態(tài)。教師還可以在課堂教學當中記錄學生的課堂表現行為,及時的通過全方面的評價方式為學生的思想政治學習做好相應的引導工作。教師也可以通過綜合性的評價,如小組評價、師生評價以及自我評價的方式,對于學生的學習和成長提供科學的基礎和保障,使每一個高中學生在面對思想政治學習時,樹立科學的學習觀念,不斷地強化高中學生的個人綜合素質,使高中學生在高考當中能夠取得良好的學習成績和相應的道德思想。
(四)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激活學生的思維
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的教學觀是“教師為學習的主體”,現在隨著素質教育的普及,由“教師為主體”轉化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是教師教學的重要目標。培養(yǎng)學生的各方面能力和綜合素質也成了主流思想,過去的“重知識,輕能力”教學模式也被改革創(chuàng)新,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也越來越受到關注和重視。
三、結束語
結合上述內容,教師應當順應新課程標準,追求有效創(chuàng)新的教學方法,正確認識到學生的主體地位,同時教師也應當提高自身的專業(yè)水平素養(yǎng),構建新型的課堂教學模式,通過有效改革評價學生,促進學生的多元化學習和成長。
參考文獻:
[1]侯尾添.新課改下優(yōu)化高中政治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學周刊,2019(20):39.
[2]李江.新課改下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學方法探究[J].華夏教師,2019(15):41.
[3]洪定.新課改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學策略[J].學周刊,2019(1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