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慧娟
摘 ?要:小學階段學生的綜合素質提升,成為了今年課改中逐漸被重視起來的教學目標,除了理論化的課堂教學,通過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運用知識,提升能力,強化核心素養(yǎng),也成為了當前教學當中提升學生個人能力的重要途徑,本文將以“六課型”理論為基礎,淺析如何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評價研究學生的綜合素質提升。
關鍵詞:“六課型”教學;綜合實踐活動;綜合素質評價;策略研究
所謂的“六課型”綜合實踐活動教學理念,即為“選題、開題、活動策劃、方法指導、匯報交流、成果展示”,通過這六個環(huán)節(jié)的設計,能夠讓現(xiàn)代綜合實踐活動課更加得宏觀立體,對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有著積極的幫助。筆者接下來將以“六課型”教學理念為話題,淺析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如何提升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有效性。
一、以學生的興趣為出發(fā)點,進行選題、開題環(huán)節(jié)
綜合實踐活動課的選題、開題環(huán)節(jié),對教學是否成功起到關鍵性的作用。傳統(tǒng)教學中,大部分教師選擇的課題較為“流程化”,缺乏學生參與的機會,即使學生能夠參與其中,但是大多也是一些簡單操作,不能對學生的能力起到提升作用。筆者認為,在新時期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教師的選題、開題,應該以學生的興趣為導向和基礎,以興趣為目的,并且能夠把教學內容巧妙地融入其中,學生有興趣參與其中,教師才能夠有機會觀察到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情況和能力的提升狀況,才能夠更加有效地開展綜合素質評價環(huán)節(jié)。
例如在教師在開展以“秋天的節(jié)日”為主題的綜合實踐活動中,傳統(tǒng)教學當中,教師會讓學生通過回憶,去思考秋天當中有哪些節(jié)日,并且通過口頭描述,讓學生去敘述這些節(jié)日的特點。這種教學難以激發(fā)學生興趣,學生的參與性不高,教師很難真正地看出學生的能力高低。教師不妨設計一個“看物猜謎”的游戲,來讓學生去回憶秋天里的節(jié)日。例如重陽節(jié),教師可以以語文教學當中學生學習過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中的“茱萸”為線索,讓學生回憶起重陽節(jié),然后展示古詩當中的圖片,然后提出問題:“我們?yōu)槭裁匆鹁蠢先四兀俊币饘W生的探討,從“看物猜謎”到問題討論,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能夠得到有效的激發(fā),教師也更容易在學生活動的過程中觀察到學生的優(yōu)勢與短板,進而對學生進行更為宏觀的綜合素質評價。
二、以階段性教學內容為基礎,設計活動和方法指導
教師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設計和方法指導,應該與小學生階段性學習的內容緊密相連。因為如果脫離了學生階段性的學習內容,學生在參與實踐活動課的過程中,發(fā)揮空間不大,很難通過自身的知識儲備在活動當中盡情地展示自己,這會在一定程度上扼殺學生參與實踐活動課的積極性,因此,筆者認為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階段性學習的教學內容,開展一些綜合實踐活動課,一來可以對學生學習情況進行考核,二來也可以讓學生在熟悉的知識情境中,利用自身知識儲備盡情地展示自己的能力,方便教師來對學生的綜合素質進行評定和考核。
例如在以“六一的禮物”為主題的實踐活動課當中,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禮物制作的過程當中,可以結合這一階段學生學習的美術知識,對教學內容進行一個擴充,讓學生運用自己這一階段學習的美術知識去對賀卡進行美化。學生在數(shù)學當中學習的正方體長方體展開圖知識點,也可以運用禮物制作當中,讓學生去制作禮盒。而語文學習的知識,可以用于學生寫賀卡寄語,教師根據(jù)學生階段性學習內容去對綜合實踐活動課進行多元化的設計,可以讓學生的活動課程變得更加豐富多彩,雖然難度有所提升,但是都在學生所學知識范圍之內,能夠調動學生的個人思維,對學生的綜合素質提升有著積極的幫助。
三、強化學生主體性,有效進行匯報交流、成果展示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當中的匯報交流和成果展示環(huán)節(jié),在過去的教學當中,一般是由教師來完成,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學習結果進行歸納審核、總結評判,之后在班級當中宣布結果,總結經(jīng)驗。學生處于被動認知的地位,這會讓學生個體思維的主觀性下降,逐漸產(chǎn)生依賴教師的習慣。筆者認為,學生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結果,應該交由學生集體去評定,學生完成的任務結果,教師應該通過分組討論和投票的形式去進行分級。然后根據(jù)學生之間對實踐活動完成度的差異以及個人作品之間的差異,讓學生展開討論,去思考其中的優(yōu)點和缺點,強化學生的學習主體性,教師則作為引導者的身份去對學生進行點撥和啟發(fā)。引導者的視角,有助于教師發(fā)現(xiàn)學生的學習問題,能夠作為后續(xù)教學提升的有效參照,也能夠幫助教師更加客觀地去評定學生個體的綜合素質提升狀況,對教學有效性的提升有著積極的幫助。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當中,教師想要有效開展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需要在教學當中以學生興趣為出發(fā)點進行開題、選題,并且在教學當中以學生階段性學習內容為依據(jù),去設計活動細節(jié)和指導方法,最后要強化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自主地進行匯報交流和成果展示,進而提升教學有效性,促進學生的進步和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吳璇,孔凡哲.基于“六課型”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研究[J].教學與管理(小學版),2019,(10):20-22.
[2]曹飛.基于“六課型”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研究[J].中小學教師培訓,2019,(10):25-28. DOI:10.3969/j.issn.1005-1058.2019.1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