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圓圓
摘 要:本文通過對剛入小學的幼兒的入學適應狀況的研究后,發(fā)現(xiàn)部分幼兒在入學后出現(xiàn)不能自覺完成作業(yè),自理能力差、依賴性強,不善于和別人溝通,不能遵守學校的規(guī)則,還出現(xiàn)睡眠不安、食欲不振以及一些倒退現(xiàn)象,并分析導致這種現(xiàn)象出現(xiàn)的原因并就幼兒園、小學以及家庭在幼小銜接方面應該采取的正確的措施和解決方法提出建議。
關鍵詞:幼兒;幼小銜接;心理適應現(xiàn)狀
為了了解寧波市幼兒的幼小銜接狀況,筆者隨機對教師(家長)問卷調查,調查剛入學的73名幼兒的入學適應情況,獲得如下結果。
一、幼兒適應小學生活的現(xiàn)狀
1、對學科學習的適應情況
調查發(fā)現(xiàn),有33%的幼兒不適應語文的學習。有30%的幼兒不可以適應英語的學習,有40%的幼兒不可以適應數(shù)學學習。在調查中發(fā)現(xiàn)幼兒對“喜歡”上小學的人數(shù)會隨著幼兒的適應程度越來越多,但還是有一些幼兒一般喜歡甚至不喜歡上小學,至于“喜歡”那究竟有多少幼兒可以做到自覺的完成學習呢?在七十三名幼兒中有45%的幼兒是一般自覺地完成功課,還有11%的幼兒是不能自覺的完成作業(yè)。
2、幼兒自理能力的現(xiàn)狀調查
在調查中就看到在七十三名幼兒中還有30%的幼兒是一般可以的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仍然有10%的幼兒不能。例如曾經(jīng)聽說有個小學五年紀的學生和大家去春游,吃飯時對著兩個熟雞蛋一籌莫展,心想:光溜溜的,沒有一點縫,怎么剝殼呢?他既不去思考,也不想嘗試,連問問別人的主動性都沒有,最后只得把兩個雞蛋原封不動地帶回家。
3、幼兒人際溝通能力的現(xiàn)狀調查
在幼兒園孩子們的游戲、學習都是老師安排和調節(jié)的,因此對幼兒交流、溝通能力的要求并不高。但在小學,孩子如果在學習上遇到困難,就不免要向同學和老師求教,因此溝通能力在小學的學習中是一項必不可少的能力。調查發(fā)現(xiàn),在七十三名幼兒中有51%的幼兒是屬于一般善于溝通,還有12%的幼兒是不善于溝通的??梢?,在入學適應方面,我們還應加強溝通能力的訓練。
4、幼兒遵守校紀校規(guī)的現(xiàn)狀調查
通過調查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孩子還是能遵守校紀校規(guī)的,在七十三名幼兒中有25%能基本遵守學校的校紀校規(guī)遵,還有9%的不能遵守。例如有一名男孩,他性格活潑好動,十分聰明,又很會玩,常常想出一些稀奇古怪的玩法,令老師防不勝防。因此,他經(jīng)常違反紀律,沒少挨教師的批評,也是班上有名的小搗蛋,多數(shù)幼兒不愛跟他玩,因為和他玩了后常會發(fā)生"料想不到"的事,但也有幾位幼兒做他的小尾巴。久而久之,他便成為老師心目中的"皮孩子"。
5、心理適應狀況的調查
在調查過程中發(fā)現(xiàn),幼兒在入學后有睡眠不安、食欲不振以及一些倒退行為,也就是說存在心理不適應的表現(xiàn)。在七十三名幼兒中有34%的幼兒出現(xiàn)睡眠不安和食欲不振的現(xiàn)象,有16%的幼兒出現(xiàn)倒退行為。
二、幼小銜接的應對措施
1、培養(yǎng)幼兒自覺完成作業(yè)的習慣
幼兒自覺性不強,自控力差,要通過外界力量,主要是通過教育培養(yǎng)的方式達到目的。所以要具有好的習慣要從小培養(yǎng)起來,甚至從幼兒園中就要讓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幼兒園里老師應該布置少量的作業(yè),提前訓練幼幼兒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完成作業(yè)。在小學老師要真心對待每個孩子,經(jīng)常去鼓勵表揚他們,主動與孩交流,這樣孩子才會喜歡老師,喜歡這門課,從而對這門課產生興趣,回家后會自覺有信心的完成作業(yè)。
2、培養(yǎng)幼兒生活和學習自理能力
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幼兒健康成長的必要條件,也是幼兒園實施幼兒全面發(fā)展的重要保證。因此,作為家長必須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才能讓幼兒有一個良好的家庭教育。家長在家中對幼兒實施生活自理能力培養(yǎng)的同時,千萬不要忘記時時與幼兒園老師保持溝通,這樣可以了解幼兒園的教育進度及幼兒在幼兒園的一些表現(xiàn)等,從而積極配合幼兒園,達到家園同步教育。在幼兒園里老師應該利用一切生活活動的機會來培養(yǎng)幼兒的能力。在這過程中根據(jù)孩子的年齡特點,采用不同的教育引導形式。
3、培養(yǎng)幼兒的溝通能力
父母應該學著去與孩子相處,這樣不僅增進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感情而且可以提高鍛煉孩子的溝通能力。孩子從一開始與父母的交流漸漸的學著去與自己身邊的朋友交往,就不會對新的環(huán)境產生不知所措的感覺,從而培養(yǎng)孩子的社會交往能力。
在小學,老師也要做好幼小銜接的工作,多帶幼兒了解小學的形式,對于剛進小學的幼兒來說多用游戲化的教學方式,開一些關于幼兒心理方面的課程,老師盡量多和孩子溝通,多可能的去了解孩子的性格,特別是性格孤僻的孩子,掌握幼兒的特點,多去表揚鼓勵他們。
在幼兒園里老師也應該讓幼兒多和其他的小朋友一起游戲,擴充幼兒的交際范圍,不要只限于與自己班級的同學交流。
4、培養(yǎng)幼兒遵守校紀校規(guī)的意識
在幼兒園里沒有嚴格的行為準則標準,比較放松,但是老師對大班的幼兒在紀律方面要有所克制,對大班的幼兒在心理上有個適應階段,讓他們提早感受小學的學習生活。
但進入小學就不一樣了,有的幼兒會不習慣這種拘束的生活,會不遵守校紀校規(guī),作為小學老師要讓幼兒了解小學的校紀校規(guī),講一些應該遵守紀律的故事,讓幼兒聽的生動明了,并且要讓幼兒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吸引幼兒,這樣幼兒的注意力就不太會分散而不遵守紀律,從而可以提高學習的效率。
5、加強心理的疏導
從幼兒園到小學學習環(huán)境和學習方式的轉變,對幼兒來說就會面臨適應的壓力。因此心理的疏導尤為重要。老師應該給幼兒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該玩就玩,該學習就要讓孩子好好學習,畢竟孩子剛剛進入小學,多多少少會有不適應,所以要循序漸進,不能著急,讓孩子在心理和精神上都放松,這樣吃飯吃得香,睡覺誰得好,就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最后才會有良好的面貌去學習。
以上我們對幼小銜接存在的問題和解決的對策作了簡單的分析。由于“幼小銜接”這個環(huán)節(jié)的好差直接影響到幼兒進入小學后的適應狀態(tài),因此需要引起越來越多人的重視。只有各個方面都做好幼小銜接的工作,才能給幼兒有力的支持,幫助他們順利地從幼兒園跨入小學的大門。
參考文獻
[1] 《剛進校門的孩子將面臨什么變化》[J].家教指南,2008年7期
[2] 《我國幼小銜接現(xiàn)狀透析》[J].內蒙古教育,2008年10期
[3] 《淺談“幼小銜接”——兒童入學適應能力培養(yǎn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