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華芬
摘? 要:微視頻整合應用于小學語文的教學,有利于增強語文課堂趣味性,拓展教學內容。因此,信息技術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師要善于整合微視頻,改革創(chuàng)新小學語文的教學課堂,提高語文教學質量。
關鍵詞:小學語文;微視頻;應用對策
【中圖分類號】G623.2?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20)15-0126-01
所謂微視頻,即微小、簡短的視頻。微視頻和我們常說的“微課”不同,微課是教師針對某個知識點開展專題講解的教學視頻,微視頻則更廣泛,可以是微課,也可以是一些能夠應用于課堂教學的視頻資源,比如,影視資源、紀錄片、動畫視頻等。在信息技術背景下,教師在教學中巧妙地整合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將微視頻資源有機整合應用于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不僅能夠有效地拓展語文教育的內涵和外延,同時也有助于增強語文課堂的趣味性,激發(fā)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梢哉f:微視頻是語文課堂教學中“新鮮的血液”,現(xiàn)代小學語文教師要善于借助微視頻教育資源的教育優(yōu)勢,借助微視頻激活語文課堂,全面提高語文教學質量。
1.微視頻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的價值
(1)有利于增強課堂趣味性,激活語文課堂
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教學存在很多不足,比如,教師的教學模式老套,學生的學習方式生硬。以小學語文的生字教學為例,許多小學語文教師在漢字教學中,一般都是給學生讀一遍拼音、講一遍字義,然后讓學生抄寫很多遍。學生在學習漢字之后,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讀音不準、筆畫順序不正確、遣詞造句能力欠佳的現(xiàn)象。這樣的教學模式,與教師機械化的教學模式息息相關。而要想改變這種生硬的課堂教學模式,需要小學語文教師采取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微視頻應用于小學語文的教學課堂,“短、活、精、快”、聲像結合的模式,能夠瞬間改變單調的、枯燥而乏味的語文教學模式,有效地增強語文課堂的趣味性,激活語文教學課堂,進而達到激發(fā)學生語文學習興趣的目的。
(2)有利于拓展教學內容,優(yōu)化教學效果
在教育改革不斷深入發(fā)展的背景下,小學語文的教育不能僅僅局限于課本教材,而應當以教材為基礎進行拓展和補充,不斷豐富學生的知識視野,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和傳統(tǒng)的“教材+教參”的教學模式相比,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巧妙地融入微視頻資源,是拓展教學內容,優(yōu)化教學效果的需要。例如,教師在教學中,以教學內容為依托,融入影視視頻資源,讓抽象的文字資料以更為直觀的形式展現(xiàn)出來,不僅能夠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同時也是拓展語文教育資源的有效途徑;比如,在小學語文的漢字教學中,針對一些復雜的生字詞,小學語文教師結合漢字學習軟件,借助生動的教學視頻資源,強化對復雜字詞的講解,能夠加深學生對漢字的讀音、筆順、字義的認識和記憶,最終優(yōu)化小學語文漢字教學的效果。
2.微視頻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的對策
在信息技術背景下,小學語文的教學中整合微視頻教學手段,無疑是改革創(chuàng)新語文課堂教學的一個最佳手段。那么,小學語文教師該如何巧妙地整合微視頻開展課堂教學呢?
(1)巧用影視資源,優(yōu)化語文教學內容
影視資源是一種極其重要的語文課程資源。近年來,伴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推進,將影視資源整合運用于語文課堂教學已經(jīng)不是一個新鮮的話題。和靜態(tài)化的語文教學課堂相比,影視視頻資源具有直觀、形象、生動的特點,能夠將很多“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事物通過藝術的手段表現(xiàn)出來。因此,將影視資源作為優(yōu)質的課程資源運用于小學語文的教學,不失為一種幫助教師拓展教學內容,優(yōu)化教學效果的有效手段。因此,基于信息技術發(fā)展的優(yōu)勢,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要善于運用影視課程資源,優(yōu)化語文教學。
例如,在《地震中的父與子》教學中,由于多數(shù)學生對地震的認知不足,不能深刻體會到文章的情感,筆者在教學的過程中,借助電影“唐山大地震”的視頻資源,讓學生直觀地看到地震災害之慘烈,讓學生對文章的情感內涵理解更加深刻;在該文講解中,教師還可以結合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時救災現(xiàn)場的一些視頻,刺激學生的感官,讓學生的心靈產生震撼,促使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地震中的父與子”文章的情感內涵。
(2)借助微視頻,突破語文教學重點難點
微視頻作為一種表現(xiàn)力極強、感染力極強的視頻資源,是小學語文教師突破教學重點難點的有效手段。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突破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內容時,要善于整合微視頻資源的方式,提高重點難點內容的教學質量。例如,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了“葡萄溝”之后,對于生長在南方地區(qū)的孩子而言,對葡萄干的制作認知不足,影響了學生對文本內涵的理解。因此,為了讓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文章的精神和內涵,筆者借助葡萄干制作的微視頻融入,讓學生了解其中的流程,有助于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比如,在小學語文的作文指導中,由于多數(shù)小學生生活閱歷不足,導致在寫一些主題作文時,學生的情感總是把握不夠到位。在寫“感恩父母”時,筆者發(fā)現(xiàn):多數(shù)小學生的作文題材、寫作模式千篇一律,情感蒼白、空洞。為了激發(fā)學生的情感,筆者在引導學生寫作時,通過三段公益廣告“感恩”、“傳承”、“啟迪”的播放,這種富有感染力的藝術表現(xiàn)形式,有助于喚醒學生內心深處的情感,讓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流露真情實感,而不是無病呻吟般的胡言亂語。此外,小學語文的教學中,還有很多環(huán)節(jié)是可以借助微視頻進行重點難點的突破的,比如,低年級階段的漢字、拼音教學,借助微視頻的方式強化講解,遠比讓學生機械的抄寫效果更佳。
綜上所述,鑒于小學語文單調、枯燥的教學現(xiàn)狀,信息技術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師要善于改革創(chuàng)新,巧妙地將微視頻與小學語文的教學整合起來,拓展教學內容,優(yōu)化教學形式,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丁月麗.微視頻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J].中國現(xiàn)代教育裝備,2018(22):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