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紅
摘要:隨著新時代教育的發(fā)展,農村初中語文教學逐漸成為新時代教育的重中之重。學生的閱讀與寫作也是所有語文教師探索的核心內容。對于閱讀而言,是學生逐漸積累寫作經驗的重要舉措,對于寫作而言,也是對學生閱讀成效的重要檢驗方式。如何才能促進農村初中語文教學讀寫結合教學模式的構建,發(fā)揮閱讀對語文寫作的真實價值呢?這已經成為新時期教育的重要議題。本文通過對初中語文教學中閱讀與寫作之間存在的關聯(lián)進行全面分析,并相對應的提出閱讀寫作結合的教學策略,讓學生學會“讀什么”、“怎么讀”“、寫什么”、“如何寫”。
關鍵詞:農村初中語文;閱讀與寫作;教學融合;策略分析
對于農村初中的語文教學分析,教師既要認識到閱讀活動對學生寫作的作用,還需要認識到寫作是如何體現(xiàn)學生閱讀成果的。在實際的語文教學中,語文教師既要轉變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理念,還需要積極的創(chuàng)新教學的方式,讓學生在多元化的學習活動中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和寫作技巧,培養(yǎng)學生閱讀、寫作的自主性,實現(xiàn)學生從不會讀到怎么讀、從不會寫到怎么寫的轉變,讓學生逐漸的對語文的學習產生興趣。
一、閱讀與寫作之間存在的關系分析
在農村初中階段的語文教學上,所涉及的內容不再像小學語文那樣局限在識字、寫話,而是逐漸的向理解、感悟、表達等多元化的方向變化。要想真正的學好語文,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必須要全面的認識閱讀與寫作之間存在的聯(lián)系性。因此,以下筆者將對語文教學中閱讀與寫作之間存在的關系進行全面化的分析,具體如下。
第一,閱讀是寫作的前提與基礎,任何的寫作都離不開閱讀過程對素材的基本積累??v觀現(xiàn)階段的語文教學,很多的農村教師在認識上總是將閱讀與寫作分開,這樣的思維認知,在教學時使得閱讀與寫作呈現(xiàn)出獨立教學的狀況,這樣的教學模式,導致學生無論是在閱讀上還是寫作上,都呈現(xiàn)出能力不強的問題。
一方面,學生閱讀少,使得學生對素材的積累就會少,而且學生所掌握的寫作技巧也很少,使得學生在寫作時完全不知道從何寫起或者不知道如何表達。另一方面,在農村初中的語文教學中,教學資源的有限性、學習條件的滯后性使得學生很難獲得充足的閱讀資源,進而限制了學生知識積累的拓展,加大了學生寫作的難度。因此,讀寫結合模式的構建,是新時期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探索,既可以讓學生感受閱讀的過程,讓學生在閱讀中逐漸的掌握寫作的技巧和語言表達,而且很多的課外閱讀還可以最大限度的拓展學生的視野,學生將閱讀感悟運用到寫作中,既可以表達情感,還可以提升寫作能力。
第二,寫作能力是學生閱讀水平的體現(xiàn)。在農村的初中語文學習上,學生通過多元化的閱讀,可以掌握作者寫作的基本方式,使自己在寫作時能夠做到融入情感,而不是完全的依據(jù)自己的主觀想象進行編造,久而久之,學生一旦在寫作中找到自信,就會慢慢地激發(fā)對閱讀的興趣,進而提升自身的閱讀能力。因此,教師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必須要將閱讀與寫作做到巧妙的結合,培養(yǎng)學生多元化的學習技能,讓學生真正的感受閱讀過程的樂趣,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就能出口成章,真正的寫出具有感染力的文章。
二、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的農村中學語文閱讀和寫作教學融合模式的構建策略
1.精細化閱讀,掌握寫作技巧和方式
在初中階段的語文教學中,學生在學習上難免會受到應試思維的影響,教師在教學時,也是完全的按照“考試考什么就教什么”的思維教學,這就使得很多的學生在課本文本的閱讀學習時產生機械性學習狀態(tài),完全感受不到閱讀的過程,久而久之,學生就會漸漸的產生應付性的學習心理。
因此,在農村初中的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積極地開展一些開外閱讀活動,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心境。如:在學習《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時,全文貫穿的核心點就是“回憶”,既寫到了百草園的樂趣,也寫到了三味書屋的嚴厲化,教師要指導學生在閱讀時注重“百草園”與“三味書屋”對比性,還要讓學生敘事寫人的細節(jié)化以及“白描”、“排比”、“借景抒情”等寫作的方式,學生通過閱讀既能感受到作者對童年趣味的回憶,也能通過對“課間學生溜到后園嬉耍,老私塾先生在課堂上入神讀書學生乘機偷樂兩個小故事”的敘述,表現(xiàn)出兒童不可壓抑的快樂天性。這樣的精細化閱讀,使得學生能夠真正的感受到文章的情感,也能夠讓學生真生的認識到寫作的精髓,進而轉變學生寫作的思維,提升學生寫作深度。
2.推進主題化閱讀活動構建,提升學生寫作想象力
閱讀與寫作在語文的教學中永遠是不可分割的,兩者相輔相成,寫作是初中語文教學中最為核心的內容之一,而閱讀則是寫作的重要的素材積累方式。在農村初中語文的教學中如何才能使得學生的寫作水平的到有效地提升呢?那么教師就必須要把握好課外閱讀的開展,構建多元化的閱讀體系,讓學生參與豐富多彩的閱讀活動,在閱讀過程中逐漸的積累寫作素材學習寫作的方式,這樣學生的語文學習水平就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
例如:在學習《皇帝的新裝》時,教師要讓學生對文章進行全方位的理解,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與此同時,教師還要積極為學生設置類似的寫作的活動,讓學生自己展開想象力進行寫作,《皇帝的新裝》一問讓學生認識到想象力發(fā)揮對寫作的重要性,在學生逐漸的掌握寫作技巧后,教師組織學生進行課外閱讀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想象對閱讀文章進行拓寫,如:《天上的街市》一文,學生可以寫人們生活的場景,也可以寫學生放學后忙放紙鳶的歡愉,也可以寫街市買賣的場景等等,在不斷地訓練中,學生的想象力就會得到極大地拓展,寫作水平也能得到全面的提升。
結語
綜上所述,在農村初中階段的語文學習中,無論是閱讀,還是寫作,教師的教學必須要全面的認識到兩者之間的聯(lián)系,積極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為學生提供多元化的學習環(huán)境,注重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認真的對待學生的個性化需求,提升學生閱讀興趣,拓展學生的視野,讓學生在閱讀中逐漸的學會寫作,在寫作中展示閱讀的效果,讓學生能夠真正的感受到語文學習的樂趣。以上論述僅為筆者個人淺見,期望對農村初中語文的教學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高云芳.在閱讀寫作融合中培養(yǎng)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J].語文天地,2018(28).
[2]邢文駿.整體閱讀,讀寫并重,發(fā)展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例談高考真題在高三英語教學中的有效融合[J].英語學習,2019(2).
[3]陳書杰.基于“智趣語文”理念下的高中語文寫作教學策略探微[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8(1):1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