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美術是一門學生必要學習的科目,傳統(tǒng)的教師都認為美術教學并不占有重要的教學地位,美術科目主要作為一種娛樂放松型科目,對其缺少重視程度,忽視對學生的美術培養(yǎng),但是在實際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學生能在美術的熏陶下提升綜合審美能力,陶冶自身情操,不斷拓展學生的思想和創(chuàng)新性,因此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教學時應明白美術的教學意義以及取得的教學成果。新時代背景下,教育部開始挖掘美術的教育意義,加強學生的德智體美勞的綜合教學內容,希望培養(yǎng)出具有思想、能力和知識共存的青少年。作為一名初中階段的美術教師,本人結合自身多年的教學經驗,總結出一些適合現代美術教學的方式,并進行綜合論述。
關鍵詞:初中美術;陶藝課程;開展策略
中國對于學生的培養(yǎng)立志于德智體美勞全面兼顧教育,美術作為九年義務教育的必修科目,需要教師注重教學,逐步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以全新的思維進行能力的延伸與傳承。陶藝應用是一門藝術課程,通過陶泥的制作和設計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讓學生逐漸掌握美術的真諦,有效的借助陶泥藝術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美術興趣。初中階段的教師可以借助這樣的教學思想展開教學任務,豐富課堂的教學環(huán)境,不斷提升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和想象力。多樣性的教學可以不斷挖掘學生的潛能,推動學生不斷前進。
一、借助多媒體展開陶藝介紹,突出教學藝術性
為了更好的提升中學生的美術素養(yǎng),讓學生能夠集中注意力跟隨教師進行專業(yè)知識的學習,積極展開藝術知識的學習,豐富思想和能力,教師需要借助趣味教學的方式幫助學生產生學習的興趣,不斷挖掘學生的思想,放飛思想,接受藝術的洗禮。多媒體是目前教學常見的方式,能夠有效運用網絡資源對學生展開藝術介紹和知識教學,以清晰的教學方式明確教學內容,提高對美術知識的理解,真實的感受藝術。陶藝中涉及的藝術具有教學的意義,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展開圖片展示,分析其中藝術知識和思想,幫助學生建設一定的藝術基礎。
比如,教師可以借助網絡的力量為學生尋找一些陶藝作品照片,讓學生通過典型的陶藝作品展開分析,依靠自己的理解力和欣賞力進行理解和感悟,并將自己的想法進行書寫,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按著小組學習的方式進行溝通,將自己的思想和理解進行表達,在相互之間的交流中學生能夠發(fā)現不同的思想和理解,逐漸刷新自己的認知。最后教師可以將陶藝制作者的制作思想進行講解,將其中的設計思路,顏色搭配,思想表達等進行傳遞,讓學生能夠明白美術的神奇和魅力,能夠將人的心理與情感進行寄托。陶藝的不同形狀也能夠表達不同的思想情感,藝術設計具有一定的講究,這些都是學生需要學習的內容。多媒體教學可以將著名的作品進行展現,讓學生有機會進行觀察和欣賞,逐漸融入藝術的世界進行思考與創(chuàng)造,自然而然的融入美術環(huán)境,豐富自身的美術知識,增加美術學習的趣味性。
二、借助實踐教學的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
對于美術科目來說,專業(yè)的美術技術教學需要大量的實際訓練進行鞏固與提升,傳統(tǒng)的美術教學通常是借助紙筆進行思想的展現,水墨畫、簡筆畫、油畫等改變了繪畫的風格,但是繪畫的方式沒有變化,沒有給學生帶來新鮮感。初中階段的學生處于青春時期,對學習的主動性較差,這就需要教師進行興趣的引導。實踐是美術教學中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學生可以在實踐中鍛煉自己學習的內容,提升對美術知識的運用能力,因此如何能夠創(chuàng)新繪畫藝術,提高學生的參與興趣,是教師需要思考的內容。陶藝是藝術展現的較好方式,在制作與繪畫的過程中能夠傳遞學生的思想,給學生自主創(chuàng)作的空間,較好的提升美術能力。
比如,教師可以將學生帶入到陶瓷繪制的場地,給學生陶瓷制作的工具和陶泥,教給學生制作的步驟,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思想展開創(chuàng)作過程,學生首先在陶藝機上制作出陶瓷的形狀,之后等陶泥冷卻后進行刻畫和設計,學生在自己設計的陶瓷中展現自己的思想,在刻畫時表現美術功底,在色彩上展現自己的理念。借助陶藝展現美術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參與興趣,在實踐中不斷拉近與美術知識的距離,提升自己的藝術理念。實踐是最好的教學過程,興趣是最好的教學開端,教師將二者結合能夠有效豐富學生的學習內容,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靈感,加強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
三、欣賞陶瓷藝術展,接受美術教育
古往今來,中國就是文化之國,陶瓷是中國的象征之一,早在新石器時期就有了彩陶和黑陶,隨著時間的推移,陶瓷成為工藝美術品。陶藝的學習不僅是加強學生對中國文化思想的傳承,也是美術藝術理念的洗禮,學生能夠學習更多的藝術思想,體會美術的力量。教師在對學生展開美術教學時可以帶領學生參觀一些藝術展品館,讓學生在藝術品的氛圍中增強自己對藝術的理解和感知,學習一些課本中不涉及的內容。
比如,教師可以帶學生進行藝術館、展覽館和博物館的參觀,借助這些藝術與知識匯聚的地方為學生展開美術的教學,這樣的活動首先能夠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帶著快樂的心情進行展品的觀看,其次受到大環(huán)境的影響,學生能夠自己主動進行展品的觀看和解說,明白這些陶藝品的歷史和由來,增強自己的知識。最后,教師可以模仿解說員的方式對藝術進行講解,將其中涉及到的美術知識傳遞給學生,讓學生能夠自然而然的進行理解和學習,降低課本中美術知識的抽象性,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能夠在觀察中獲得屬于自己的靈感,提升自己的審美能力,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靈感??梢哉f,藝術的學習需要全面普及,課本教學并不能幫助學生建立美術情懷,多樣化的教學能夠給學生帶來不一樣的收獲。
總結
綜上所述,陶藝是美術教學環(huán)節(jié)中的一個分支,借助陶藝講解與實踐能夠給學生帶來不一樣的美術體驗和學習,引導學生有效接受美術知識,降低教學抽象性,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展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達到現代教學的基本要求。
參考文獻
[1]小學美術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有效策略[J].蔡欣欣.文理導航(下旬)2019年01期.
[2]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J].賴宏麗.知識窗(教師版)2019年01期.
作者簡介:譚馥馨,1984年11月,女,廣東,漢族,大學本科,中學一級,廣東省信宜市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