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軒
摘 要:全民健身運動的提出使得社會大眾的體育健身意識明顯增強,高職院校體育教師應該在全民健身運動的背景下,加強體育教學改革,促進學生樹立良好的體育健身意識。筆者針對全民健康運動的特點以及現(xiàn)階段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的實際情況進行了探究與分析,提出了全民健身運動背景下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改革的有效策略,以期為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給予一定的借鑒。
關鍵詞:全民健身運動;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改革
在全民健身運動背景下,高職院校體育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應該注重體育教學的育人功能,不僅要向學生傳授體育基礎理論知識與技巧,而且還應將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全面發(fā)展作為主要教學目標之一。
一、全民健康運動的特點
(一)主體性
在全民健身運動背景下,高職院校體育教學要突破以往體育教學的模式,充分體現(xiàn)全民健身運動的主體性特點,將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打破傳統(tǒng)體育教學模式中以任課教師為主體,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教學模式,充分調動學生運動的自主性,將學生作為教學的核心,確保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權利。
(二)廣泛性
全民健身運動是一種忽視了民族、階級、地域、年齡、職業(yè)等的運動理念。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改革不論是在教學方式上,還是在教學內容上都應該充分體現(xiàn)全民健身運動這一廣泛性的特點。
(三)時代性
隨著社會教育事業(yè)的不斷發(fā)展,高職院校傳統(tǒng)體育教學模式中存在的諸多弊端逐漸暴露出來。全民健身運動背景下,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改革應強化體育教學的時代感,使學生對體育產(chǎn)生濃烈的學習興趣,從而積極主動地參與體育運動。
二、現(xiàn)階段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的實際情況
(一)缺乏明確的體育教學改革方向和目標
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改革應該以學生體育運動興趣的激發(fā)、自主參與體育鍛煉意識的強化、身體素質的提高為主要目標。但是,部分高職院校沒有明確教學改革的方向與目標,對全民健身運動的認識不夠全面,教學改革流于形式。
(二)缺乏完善的體育教學課程體系
現(xiàn)階段,部分高職院校依然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開展體育教學活動。體育教學課程體系的設置缺乏完善性和系統(tǒng)性。全民健身運動要求體育教師轉變以往的教學理念和方式,對體育課程體系進行完善,將以往的碎片化教學轉變?yōu)橄到y(tǒng)化教學。
(三)缺乏對教學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
在高職院校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模式中,通常以任課教師示范、學生模仿來開展體育教學,這樣的教學方式過于重視體育訓練的開展,忽視了基礎理論知識的傳授。學生不能準確地理解和把握體育運動的要求與技巧。同時,教學資源缺乏足夠的開發(fā)與利用,阻礙著全民健身運動的落實。
(四)缺乏對全民健身運動的宣傳力度
據(jù)相關調查顯示,很多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師對全民健身運動和終身體育的概念區(qū)分并不是很明確,尚未全面的認識到全民健身運動和終身體育的重要意義所在。這就造成高職院校全民健身運動的落實程度與社會需求之間存在著差異。由于體育教師缺乏對全民健身運動的深刻理解,導致在學生群體中缺乏足夠的宣傳,因此全民健身運動的宣傳力度嚴重不足。
三、全民健身運動背景下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改革的有效策略
(一)加強對全民健身運動的宣傳
高職院校改革體育教學的首要任務就是加強對全民健身運動的宣傳,促使這一體育理念深入人心,讓學生正確的把握全民健身運動這一概念,強化學生的全民健身運動意識。高職院校應充分利用好自身的資源,如在校園內刊中創(chuàng)辦全民健身運動專欄、制作全民健身運動宣傳片在校園內的電子大屏幕上滾動播放、聘請專業(yè)的體育運動員開展專題講座對學生進行熏陶,對學生的健身運動觀、價值觀進行正確的引導,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健身運動習慣。
(二)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位置
體育教師要轉變以往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以學生健身運動興趣的激發(fā)作為教學改革的主要切入點,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位置。不管是教學內容的設置還是教學方法的選擇都應該以學生的興趣愛好作為重要基礎和前提。
(三)加強對教學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
體育運動場地和運動器材的使用實行對外開放,擴大這些體育教學資源的利用率。節(jié)假日面向社會大眾開放,吸引更多的人參與到健身運動中,為全民健身運動的落實奠定良好的基礎。對部分體育教學資源實施有償開放來實現(xiàn)創(chuàng)收,進而利用這筆收入對體育教學資源進行完善,加強對新教學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實現(xiàn)良性循環(huán)。
(四)組建一支優(yōu)質的體育教師隊伍
全民健身運動背景下,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改革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體育教師的專業(yè)水平和專業(yè)素養(yǎng)。因此,高職院校在高度重視體育教學的同時,還應該組建一支優(yōu)質的體育教師隊伍。首先,定期組織體育教師參與專業(yè)理論知識和技能培養(yǎng)。其次,結合自身情況,擴大體育教師隊伍,一方面為體育教學改革注入新的活力,另一方面為全民健身運動的落實提供充足的師資力量。此外,增加體育教學科研經(jīng)費的投入,為教師的體育教學研究提供資金支持,進而保證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改革的方向和目標與全民健身運動理念相符,與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相符,與時代發(fā)展相符。
(作者單位:四川衛(wèi)生康復職業(yè)學院)
參考文獻:
[1]徐長正.高等體育職業(yè)院校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yǎng)探析——以云南體育運動職業(yè)技術學院為例[J].科技視界,2020(03):97-99.
[2]高國軍.全民健身國家戰(zhàn)略背景下我國學校青少年體育發(fā)展研究[J].青少年體育,2018(11):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