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芳
摘要:語文教學是我國教育工作的基礎,尤其是小學語文教學,能夠幫助學生提高文化素養(yǎng),提高學生的語言閱讀理解和應用能力,對于學生未來的成長和學習都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隨著我國教育工作的不斷開展,小學語文教學水平也在不斷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目的,除了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之外,更多的是要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促進學生思維的成熟,而這一目標的實現就不能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必須要激發(fā)學生自主進行思考和提問,所以在現代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激發(fā)學生的提問意識,引導學生主動提問,這才是促進小學語文教學工作開展的必要手段。因此本文就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學生主動提問方面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探討如何提高學生的自主提問意識,激發(fā)學生進行自主提問。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主動提問;激發(fā)
Abstract: Chinese teaching is the foundation of education in China, especially in primary school. It can help students improve their cultural literacy, reading comprehension and application ability, and play a vital role in their future growth and learning.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in China, the level of Chinese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s has been continuously improved. The purpose of Chinese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s is to improve students’ cultural literacy, but also to improve their humanistic literacy and promote the maturity of students’ thinking. However, the realization of this goal cannot adopt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l, and students must be inspired to think and ask independently. Therefore, in modern Chinese classroom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need to stimulate students’ questioning awareness and guide students to ask questions actively. This is the necessary mean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s. Therefore,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problems of students’ active questioning in primary school Chinese classroom teaching, and discusses how to improve students’ autonomous questioning awareness, and how to stimulate students’ autonomous questioning.
Keywords: Primary school Chinese; classroom teaching; active questioning; stimulation
一、前言
在我國現代教育工作中,教學改革提出現代教育工作應該致力于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而核心素養(yǎng)中就包括了提問意識和自主提問的能力,學生只有提高了提問的意識,具有了自主提問的能力,才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學會質疑發(fā)現問題,并自主進行思考和探索,使自身的學習能力提升,所以可見其對于學生成長和發(fā)展的重要性。目前我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由于教師教學理念和教學設計等方面相對比較落后,所以在課堂上,學生始終處于被動的地位,被動接收知識,卻沒有學會質疑和提問,缺乏主動提問的勇氣,這對于教師教學工作的開展和學生學習水平的提高都是十分不利的。所以在我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采用多種方法激發(fā)學生進行自主提問。
二、小學語文課堂激發(fā)學生主動提問的必要性
(一)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學生提問而教師解答是一種師生互動的有效方法,師生在提問和回答的過程中,能夠進行思想上的溝通和交流,特別是如果教師在這時的學生能夠給予適當的鼓勵,幫助其有效解決問題,那么師生之間的隔閡感就能夠被有效消除,師生之間的距離可以被拉近,學生會感覺到來自教師的包容和理解,這對于師生和諧關系的建立是十分有效的[1-2]。
(二)啟發(fā)學生思維
學生的主動提問需要其具備相應的問題意識,也就是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發(fā)現問題并進行探索,從而提出自己的疑問和見解,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思維能夠得到有效的拓展和完善,能夠從已有的知識中發(fā)現新問題,提出質疑,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維能力都可以得到有效的提高,這對于學生思維的拓展是十分有利的。
(三)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學習的過程就是從未知到已知的過程,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學習到新知識來彌補自身在知識方面的不足,而學生提出問題是在思考和探索的基礎上進行的,學生通常都是從已獲得的知識中發(fā)現問題的,對原有的知識和觀點進行勇敢的質疑和探索[3]。學生在主動提問之后,教師對其進行了解答,那么學生自身的知識就可以得到豐富,這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一種有效途徑。所以學生如果能夠在課堂上進行主動的提問,主動發(fā)現問題并進行探索,那么學生自身的學習能力也可以得到有效的提高[4]。另外,學生在課堂上主動提問是一個比較困難的過程,因為大部分的學生對于教師都有一種天然的畏懼感,在提問時經常會瞻前顧后,擔心問題是否過于簡單或者教師是否會解答,而如果教師能夠對學生的問題做出正面的回應和解答,那么學生就可以在該過程中樹立起自信心,增強學習的自信心。
(四)提高教學質量
在課堂教學中,學生提出的問題,大部分是其在學習中面臨的問題,是對現有知識存在的疑惑和不解,而學生在提出該問題之后,教師如果能夠對其進行正面的解答或帶領學生進行探索,那么通過這種師生互動的方式,就可以構建起一種實踐式、發(fā)展式和探索式的課堂,在這種課堂氛圍下,學生的思維會更加活躍,其學習的效果也會進一步提高[5-6]。另外,學生提出問題本身就是一種教學反饋的形式,在傳統(tǒng)教學理念下,很多教師都沒有站在學生的立場上進行教學,所以教師無法了解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但是如果學生能夠主動提問,那么教師就可以獲取教學反饋,如圖1,了解在教學中和學生學習中存在的不足和問題,并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教學,這樣可以有效提高教學的質量和有效性。
三、小學語文課堂學生提問的現狀
(一)教師的教學理念落后
在我國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存在的一個最顯著的問題就是教師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比較落后,我國大部分的語文教師仍然沿用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認為教師自身才是教學的主體,沒有認識到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所以只是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單方面的知識灌輸,進行填鴨式的教育,卻沒有考慮到學生在該過程中的知識吸收程度和學習的積極性[7]。沒有考慮到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和思維情況,按照自身的思維和經驗來開展教學,學生只能處于被動的地位,長此以往,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會降低。另外,在這種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下,師生之間的距離感會比較強,學生對于與教師進行溝通和向教師提問都會有一種本能的畏懼感和不安,導致學生及時存在問題也不敢向教師提問。
(二)課堂管理不科學
在課堂上讓學生主動進行提問,并不意味著給予學生充分的自由,因為小學生的年紀普遍比較小,思維也比較活躍,天性仍然是愛玩愛鬧,所以教師在課堂上引導學生進行提問時,一旦管理不到位,課堂就會變得十分散漫,失去紀律性,這也是當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8-9]。而正是由于小學生在性格和思維方面存在著缺陷,紀律性不足,所以很多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為了維持課堂的紀律,對學生進行嚴格的管理,采取了很多嚴厲的舉措,這雖然能夠維持課堂紀律了,但是也使得師生之間的距離感增強,教師的權威性過強會抑制學生的天性,壓抑學生的主動性和能動性,所以不利于學生的主動提問,如圖2所示。
(三)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
在我國的小學語文教學工作中,教學的重點集中在語文的基礎知識和理論知識上,而這些理論知識大多比較空泛,學生難以對其進行比較深入的理解,而且很多的理論知識也無法通過實踐的方式進行驗證和理解[10]。這就導致了小學語文的理論教學與學生的實際生活脫節(jié),二者無法有效融合,這樣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觀能動性都不高,自然也就不會主動提問。
四、激發(fā)學生主動提問的方法
(一)引導提問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與學生都是其中的主要參與者,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而教師則需要在其中起到引導的作用,引導學生的思維,引導其進行學習,所以想要激發(fā)學生在課堂上進行主動提問,那么教師也需要對學生進行引導,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和發(fā)言[11]。課堂教學中,學生的主動提問應該是一種雙向的互動,教師需要對學生的問題進行解答,所以也為了留給學生更多的思考時間,引導學生發(fā)現問題和提出問題,教師需要在課堂上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進行思考和探索,教師要了解學生的思維動態(tài)和認知規(guī)律,并在教學的過程中,選擇合適的內容和時機對學生進行啟發(fā)式的引導,用激勵性的口頭評價,鼓勵學生勇敢提出自己的問題和觀點,勇敢質疑,特別是在一些重難點知識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先根據自身的經驗,找出學生比較容易出現問題的知識點,然后鼓勵學生提問,然后教師進行耐心的解答,在示范的前提下,學生就能夠放下戒備和心理壓力,勇于提出問題。
教師在引導提問的過程中需要認識到,學生提出的問題都是其在學習中面臨的問題,體現的是教師備課存在的漏洞以及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不足,所以教師需要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認真的總結和歸納,以此為依據,對教學工作進行改進。
(二)激發(fā)提問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想要讓學生主動提問,就要激發(fā)學生提問的勇氣和積極性,避免不主動課堂情況的出現,如圖3,而教師可以通過對學生性格和心理的準確把握來實現。小學生的年紀比較小,思維發(fā)育也不成熟,所以其在性格上存在著一定的爭強好勝和易沖動的特點,教師就可以利用學生的這一特點來對學生進行激發(fā)式的教育,準確抓住學生的心理特點,利用激將法等讓學生提出問題和辯論,這樣就可以達到讓學生主動提問的作用。教師可以多鼓勵那些經常舉手提問的學生,比如言語上的鼓勵,用以激發(fā)那些不主動的學生,讓其回答問題或參與辯論,用這種方式來調動其提問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三)疏導提問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鼓勵學生主動提問,并不是讓學生隨意提問,因為小學生思維方面存在的問題,所以其提出的很多問題是沒有意義的,教師需要在學生提問之后,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簡單的分析和點評,特別是要指明學生問題中存在的一些錯誤觀念和理解,糾正學生的思維和認知。在確定了問題的正確性之后,教師就可以用學生提出的問題來鼓勵其他學生進行思考和解答,這也能夠啟發(fā)其他學生的思維。
五、小學語文教學課堂教學中激發(fā)學生主動提問的策略
(一)構建問題情境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想要鼓勵學生主動提問,首先就需要為學生營造一個適當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進行探索,從而發(fā)現問題并提出問題,這樣就可以使得學生的提問過程變得更加自然,學生的心理負擔和壓力也會降低,提問的積極性明顯提高,如圖4。由于小學生的年紀比較小,所以思維方面本身就比較發(fā)散和活躍,在學習時就很容易發(fā)現問題,教師就可以充分利用學生的這一心理特點,在課堂上使用多媒體設備或其他教輔用具,為學生營造一種問題情境,教師需要在該情境中設置不同的問題,然后讓學生在情境探索的過程中發(fā)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由于很多小學生性格方面比較內向,可能不敢在全班同學的面前提問,這時教室就可以設置一個問題墻,讓學生將發(fā)現的問題寫在紙條上,貼在問題墻上,教師對其進行記錄和整理,這也是一種激發(fā)學生提問的有效方法。
(二)聯系生活實際
小學語文是一門十分基礎的學科,很多的語文知識與學生的實際生活之間是有著密切聯系的[12]。所以為了在課堂上激發(fā)學生主動提問,教師可以將課堂教學與學生的實際生活聯系在一起,以此來啟發(fā)學生的思維,發(fā)散學生的想象力,通過生活化的教學,讓學生從課本理想到實際生活,然后從實際生活中發(fā)現問題并提出問題,這樣就可以引導學生積極提問,還能夠提高問題的深度和質量,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三)對問題進行優(yōu)化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想要引導學生進行主動提問,就需要對教材的內容進行深入的挖掘和剖析,找到教材中的重難點知識內容,以此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圍繞著該部分的知識進行提問,這樣的問題是最有效也最有質量,對于學生的學習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六、結語
綜合上文內容可以得知,在我國的教育工作中,小學語文教學不應該僅僅是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更重要的是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促進學生思維的成熟和完善,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這才是小學語文教學工作的重要目標。所以教師需要先從提高學生的提問意識入手,要培養(yǎng)學生的質疑精神,提高學生的提問意識,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發(fā)現問題并主動思考,這對于學生思維的拓展和學習能力的提升都是十分重要的。目前我國大部分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受到傳統(tǒng)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的影響,大部分小學生都沒有勇氣主動提問,始終被動接受知識,所以學生在該過程中的綜合能力并沒有得到有效提升。針對該問題,我國小學語文教師必須要對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進行改進,合理設計課堂教學的環(huán)節(jié),激發(fā)學生提問的積極性,促進語文教學工作的有效開展。
參考文獻:
[1]盧文芳.小學語文教學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提問意識[J].課程教育研究, 2019(38):163.
[2]傅華煒.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問題意識的方法與策略[J].亞太教育, 2019(05):16.
[3]朱夢婷.分析小學語文課堂激發(fā)學生主動提問的方法[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 2019(01):93.
[4]黎一成.“釋疑答惑”讓學生主動提問落地生根[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 2018,15(08):164.
[5]郭海連.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提問能力的培養(yǎng)途徑探究[A].“十三五”規(guī)劃科研成果匯編(第六卷)[C].“十三五”規(guī)劃科研管理辦公室, 2018:4.
[6]萬麗華.初探激發(fā)小學語文教學主動提問的課堂教學路徑[J].課程教育研究, 2017(48):48.
[7]劉善莊,代金光.談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引導學生學會質疑的幾點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 2017(23):24-25.
[8]趙井愛.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激發(fā)學生主動提問的方法[J].課程教育研究, 2017(22):57.
[9]張敬賓.如何激發(fā)小學生對語文課堂的興趣[J].學周刊, 2016(28):87-88.
[10]張翠平.關于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激發(fā)學生主動提問的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 2016(05):131.
[11]徐章超.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激發(fā)學生主動提問的方法探析[J].語文學刊, 2015(17):158+160.
[12]王爽.探析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激發(fā)學生主動提問的方法[J].品牌, 2015(02):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