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金濤
摘 要:思維導圖又叫心智導圖,是表達發(fā)散性思維的有效工具,它簡單卻很有效,是一種實用性的思維工具。通過一張圖,將一個單元的基本概念整理清晰,進行有效記憶,有利于知識地內化,進而提高解題能力。
關鍵詞:思維導圖;數學學習;過程;作用
隨著新課標的進一步推進,不少教師已經把思維導圖帶進了課堂。思維導圖不僅能優(yōu)化學生的知識結構、促進概念的理解,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發(fā)展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也提高了教學的效率。所以,我覺得有必要對思維導圖在數學學習中的作用進行討論與研究,同時也對思維導圖對學習數學的作用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一、培養(yǎng)學習興趣
學習的動力對學習效果所具有的巨大影響是不言而喻的,它是學生進步的關鍵。學生的學習動力一方面決定著他學習的方向和進程,另一方面也影響著他學習的效果。
思維導圖的應用可以強化各種教學方法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提升效果,利用其較強的組織、分析能力,幫助學生降低數學學習難度,建立數學學習信心,從而愛上數學學習,取得更好的數學學習效果。
由于思維導圖的多樣性,所以學生可以大膽的將自己的心中所想畫出來,所以學生的設計出的可視化圖形也是各式各樣的,但都體現出了孩子們的童心,有機器人、五角星、大樹、卡通人物、氣泡、火箭等。通過思維導圖的展示孩子們的零散知識得到了整合和鞏固,并通過圖形化的展示吸引了孩子們的學習興趣。
二、梳理知識結構
在傳統(tǒng)復習課中,教師總是越俎代庖梳理知識,學生成了陪襯和聽客,在課堂中失去了主體性和積極性。新課標指出“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主動和富有個性的學習過程”,把思維導圖引入到數學復習課的教學中,給教師提供了組織教學的方向,給學生提供了主動思維的機會,讓他們親歷知識梳理、自主建構知識結構的過程。
在數學教學中常常會運用表格來進行知識的梳理和比較,因為這樣能讓學生一目了然的了解知識的區(qū)別與聯系。這實際上也可以看作是一種思維導圖,利用表格來繪制思維導圖,學生比較容易接受和理解,所以,表格式思維導圖也是學生比較喜歡的的一種形式。
思維導圖是發(fā)散性的和富有個性的,學生在自主或合作形成知識的思維導圖過程中,能充分體現學生主動和富有個性地梳理知識結構的學習過程。
三、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如果在解析應用題的過程中,應用思維導圖的教學方式,可以使學生解題過程中找到正確的思路。比如,在學習“用方程解決問題”這部分知識內容的時候,老師可以在講例題前,先用思維導圖的方式,舉一些形象的案例,然后,再將所要傳授的知識內容套進去,讓學生知道解題的關鍵。就像“相遇問題”,如果想求兩車相遇的時間,就要先知道總路程、時間、各自的速度。通過學生們仔細的分析,很快就會在習題中找到正確的答案。通過這樣的教學策略,學生可以通過自己完成思維導圖的內容,發(fā)現自己在知識掌握方面存在的問題。教師需要不斷地引導學生能夠自己獨立制作思維導圖,讓學生學會利用框圖與線段和箭頭的方式進行分析,使學生具有良好的解題思路和邏輯分析能力。
四、促進知識總結
小學生對抽象數學概念的理解具有一定的難度,尤其是那些相近的知識點。教師如果還是采用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學法,學生在理解和認知上很容易出現混淆,教學效果不佳。為有效解決這一教學難點,教師可以采用思維導圖法進行教學,將那些容易產生混淆的知識點進行一個思維導圖的設計。制作一個完整且合理的思維導圖,除了要讓學生掌握基本的制圖方法外,更重要的是要引導學生將多個零散的知識按其內在的聯系聯合在一起,并將這種內在的聯系用思維導圖的形式清晰地繪制出來,以便學生對知識進行有效的加工整理,使知識結構更清晰。制作一個完整且合理的思維導圖,除了要讓學生掌握基本的制圖方法外,更重要的是要引導學生將多個零散的知識按其內在的聯系聯合在一起,并將這種內在的聯系用思維導圖的形式清晰地繪制出來,以便學生對知識進行有效的加工整理,使知識結構更清晰。
總而言之,在小學的數學教學中,如果運用到思維導圖的話,能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梳理學生的知識結構,并在解決問題方便取得顯著效果。所以,我覺得老師們在教學中應該充分發(fā)揮思維導圖的優(yōu)勢,讓思維導圖成為學生披荊斬棘的利刃。
基金項目:
江西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2020年度普通類一般課題《思維導圖在小學高段數學“空間與圖形”教育學中的應用策略研究》編號:20PTYB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