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兆紅
摘 要:愛國主義教育是社會精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愛國主義教育與與社會主義事業(yè)息息相關。愛國主義教育的目標人群是我國的青少年,青少年承載著祖國的希望,青少年是建設我國社會主義事業(yè)的主力軍,青少年的思想品質(zhì)不僅關乎他們一生的發(fā)展,還與各個民族的興衰息息相關。愛國主義教育不僅具有理論性,同時它還具有實踐性,因此,我國社會應提高對高中生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視程度,尤其是高中階段的政治教師應將高中生的愛國主義教育重視起來。
關鍵詞:高中;思想政治教學;愛國主義教育
愛國主義教育的目標人群是我國的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的主戰(zhàn)場是我國的各個初高中學校。因此,高中政治教學中,教師應將愛國主義教育作為主要的教學內(nèi)容,在教授學生政治知識的同時,將愛國主義教育滲透到思想政治教學中去,采取各種辦法強化學生的愛國主義思想,從而升華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探討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愛國主義教育的滲透措施。
1、通過小組合作的教學方式,使學生體會他人的友善
高中政治教學中,教師可以采取小組合作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教學活動中,學生可以自發(fā)組成4到6人的學習小組,在教師的引導下,嚴格按照“存在疑惑、提出質(zhì)疑、小組探討、解決問題”的正確的學習規(guī)律進行學習,教師還應引導學生把握好自主學習和小組學習的尺度,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舒適的學習氛圍,引導小組學生進行分工合作,讓每個學生都做好自己的分內(nèi)工作,最后教師引導學生將小組內(nèi)所有同學的看法結(jié)合起來,利用集體的力量使每個同學都能獲得進步,高中政治教師還應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讓學生“翻身農(nóng)奴把歌唱”——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在小組合作中,每個組員都應承擔起自己的責任,做好自己分內(nèi)的工作,積極的說出自己的想法,并學會與同學合作,配合同學的工作,讓不同的觀點相互碰撞。當學習小組遇到棘手難題而無法解決時,教師可以讓學習能力強的小組施以援手,在不斷向的學習過程中,深化學生的友誼,促使學生的學習成績獲得進步,使學生體會互相幫助的快樂,讓班級中的所有同學都能在友善、團結(jié)的氣氛中提升自己,從而提高學生的集體意識。
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必修一中的《神奇的貨幣》一課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自行組成4到6人的學習小組,首先,讓學生自主游覽教材,將自己無法理解的內(nèi)容用不同顏色的筆畫出來,并在小組中進行探討,然后教師可以給予學生簡單的指導,幫助學生解決疑惑,加深學生對《神奇的貨幣》一課的理解。與此同時,教師應將《神奇的貨幣》一課的知識目標導入課堂教學活動中,要求學生了解:貨幣的本質(zhì)和基本職能,并引導學生在小組內(nèi)探討貨幣產(chǎn)生的過程以及貨幣產(chǎn)生的原因是什么?此外還應要求學生了解貨幣的意義。學生可以就教師提出來的問題再次進行小組探討,當某一小組遇到棘手難題而無法解決時,教師可以引導此小組的學生向?qū)W習能力強的小組請教,通過這種合作學習的方式可以幫助學生加深對《神奇的貨幣》一課的理解,使學生產(chǎn)生深厚的友誼,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從而實現(xiàn)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滲透愛國主義思想的目的[1]。
2、通過熱點話題,激發(fā)學生的愛國熱情
現(xiàn)階段,時下政治教育是高中思想政治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同時它也是深化學生愛國主義思想的重要手段。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滲透時政教育,能夠調(diào)動高中生的愛國熱情,有利于促進學生養(yǎng)成時刻關心國家大事的習慣。所以,高中政治教師應將當下已發(fā)生的重大事件引入到思想政治教學中去,在無形之中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思想,培養(yǎng)學生形成祖國未來的命運與自己的發(fā)展息息相關的意識[2]。
例如:在學習《公平競爭與誠信經(jīng)營》一課時,教師可以將“2018年315晚會點名批評了多家食品企業(yè),其主要原因是由于這些企業(yè)出現(xiàn)了山寨核桃露、杏仁露等,甚至有些食品飲料企業(yè)連包裝設計也不放過,全部照搬照抄知名品牌企業(yè)。并且這些假冒偽劣產(chǎn)品大多銷往三四線城市”作為學生分析的素材,使學生了解《公平競爭與誠信經(jīng)營》的重要性,培養(yǎng)學生公平競爭的意識,同時幫助學生樹立誠信意識,增強學生的社會意識和責任感,使學生的思想政治覺悟上升到另一個層面。教師還可以讓學生觀看“校門口的兩元早飯”的事例,讓學生深刻體會誠信經(jīng)營的重要性,從而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教師單純的說教無法讓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只有學生通過自身的不斷感悟,才能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結(jié)束語:總而言之,愛國主義教育是高中政治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滲透愛國主義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這需要教師長期的努力才能完成。高中生的愛國主義思想不是生來就有的,而是通過后天的不斷熏陶和灌輸形成的。面對不斷發(fā)展的社會,高中思想政治教師必須從教學實際著手,不斷完善自身的教學理念,尋找適應當代社會的愛國主義教育的新方向,以此深化高中生的愛國主義思想。
參考文獻
[1]強永飛,費丙剛.讓愛國主義成為學校教育的主旋律[J].遼寧教育,2019,(20):16-17.
[2]馮曉紅.如何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學中滲透愛國主義教育[J].參花,2018,(10):1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