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華華
摘要:“立德立言,無問西東”,這是清華大學校歌中的一句詞,它闡釋了道德培養(yǎng)對一個人成長的重要性。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對小學生的全面健康成長至關重要。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國小學語文教學中德育教育的問題,繼而對小學語文教學中德育教育的滲透方式進行研究,從而找出適合我國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發(fā)展路徑。
關鍵詞:小學語文;德育教育;滲透方式
《弟子規(guī)》中講“泛愛眾,而親仁;有余力,則學文”,這道出了德育為先的真諦。中華民族是有著五千年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的民族,從古至今,道德規(guī)范都在人們的生活中起到良好的引導作用。小學語文教學是道德培育的重要載體,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不僅要注重智育,即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聽說讀寫能力,更要加強德育在教學中的滲透作用,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德育的熏陶。
1.小學語文教學中德育教育的問題
1.1德育教育的意識不足
當前,受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教學模式影響,一些小學語文老師對德育教育在教學中的滲透重視不夠。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還僅僅滿足于教會學生識字、朗誦課文、背誦詩詞、寫作文等,并沒有樹立在教學過程中加強德育教育的意識,對課文中蘊含的道德品質無法深度提煉,很多情況下都是一句帶過。
1.2 德育教育與語文教學的融合性不強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一部分老師不注重德育教育與語文教學的融合,致使出現(xiàn)德育教育與語文教學“兩張皮”的現(xiàn)象,即只按語文教材傳授文字、語言的基本知識,培養(yǎng)聽說讀寫的基本能力。而在進行德育教育時,脫離語文課本和教材,進行專門的思想品德教育,花費大量時間進行空泛的說教。這就使學生造成一種誤解,語文課就是只學習語言、文字知識,而忽略了在語文學習中汲取道德營養(yǎng),來對自身道德品質進行塑造。
1.3德育教育形式化嚴重
當前,我國德育教育體系還不夠完善,對于德育教育形式的創(chuàng)新還比較匱乏。一方面,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主要以學生的語文成績作為考核學生的標準。雖然試題中也涉及德育教育的內容,但這種考核形式很難讓學生對德育產生深切地體會,僅僅是為了做正確一道題而已。另一方面,大部分教師通常采用“滿堂灌”的形式來授課,缺乏情境性體驗,學生只能被動接受,無法切身體會,這會招致學生的反感,德育效果會非常低下。
2.小學語文教學中德育教育的滲透分析
2.1深度挖掘語文教材中涉及德育的內容
當前小學語文教學所用的教材是教育部經過嚴格篩選與審核定下來的,每篇文章都是精挑細選,不僅能培養(yǎng)小學生讀書識字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蘊含著巨大的德育價值。小學語文老師應當充分利用語文教材,深度挖掘教材中與德育相關的內容,并在教學過程中向學生們滲透。此外,教師要對教材里的課文折射出的德育內容進行聯(lián)系與總結,形成一個完整的德育體系。例如,在講授“狼牙山五壯士”這一課時,教師就可以聯(lián)系“黃繼光”“董存瑞炸碉堡”“火燒邱少云”等課文,將革命先烈的偉大事跡進行總結,系統(tǒng)地向學生講授視死如歸的愛國主義精神。
2.2語文寫作課與德育教育相結合
寫作課是小學語文教學體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寫作課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文字駕馭能力,還可以通過學生的寫作內容來了解學生的思想認知。教師給學生布置作文作業(yè)時,不僅要對學生的文字作出要求,比如書寫工整、字數(shù)達標,主旨明確,語言通順等,更重要的是要對學生寫作的思想認知進行引導,使其在寫作過程中能夠提升對道德品質的認識與感悟。比如教師在給作文判分時,可以將作文中表現(xiàn)出的樂觀、積極的精神作為一個加分項,并在班級點評作文時作為重點進行點評,引導學生將積極的道德品質融入作文寫作中。
2.3豐富德育教育形式
小學生都是相對比較感性、直觀的,他們對泛泛而談的道德說教提不起興趣,甚至是極度反感的。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通過比較生動有趣的形式將德育教育滲透到小學語文教學中,這樣往往可以起到良好的德育效果。例如,教師可以將“金色的魚鉤”這篇課文講述的故事編排為一場簡單的話劇讓學生來演。在表演的過程中,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了,對課文中人物的理解更為深入了,最重要的是,通過角色體驗,學生們對舍己為人的高尚道德品質有了深刻的感悟。
2.4積極組織課外德育活動
德育教育離不開實際生活中的實踐,小學語文教師除了在課堂上加強學生的德育教育,也應在課外積極組織學生進行德育實踐活動。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布置作業(yè)時,可以加入一些德育實踐的內容。例如,要求學生回到家?guī)椭改缸黾覄?,給父母洗腳等,并讓學生寫日記記錄自己在這個過程中的體會。此外,小學語文老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春游活動,在游玩過程中,向學生強調愛護花草樹木,保護環(huán)境的重要性。課外德育實踐活動的形式可以非常豐富,讓學生們在生活的點點滴滴中,如春風化雨般地接受德育教育的熏陶。
結束語:
小學語文教學中要關注德育教育的滲透,引導小學生樹立提升道德品質的思想意識。在當前我國德育教育與語文教學的融合性不強、德育教育形式化嚴重的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師要言傳身教,積極探索,不斷加強德育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將德育教育與語文教材內容、寫作課、課外活動深度融合,創(chuàng)新德育教育方式方法,為小學生的思想道德培養(yǎng)打好基礎。
參考文獻:
[1]楊文貞.如何在小學語文教育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J].學周刊,2020,(24):80-81.
[2]趙有興.基于立德樹人分析小學語文教學中德育的滲透方式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20,(24):29-30.
[3]鐘杜娟.基于立德樹人的小學語文德育教學的開展[J].讀與寫,2020,17(30):108.
[4]閆曉莉.基于立德樹人的小學語文德育教學探究[J].讀與寫,2020,17(27):105.
[5]林賽花.試論如何在小學語文課堂中正確融入德育教育[J].讀與寫,2020,17(3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