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榮祿
摘要:化學是一門重要的學科,是學生必須學好學科,在新課程理念下的化學教學得到良好改善,當前化學教學也取得了一定成效。眾所周知化學是一門建立在實驗基礎之上的學科,為了更好在新課程理念下發(fā)揮教學有效性,需要化學教師因材施教,在學生中展開新穎教學、趣味教學和嚴謹教學。本文我們針對新課程理念下的初中化學有效性教學進行探討,提出合理化建議,幫助初中化學教師更好提升教學有效性。
關鍵詞:新課程理念;初中化學;有效性教學
新課程理念的核心內容是在學生素質教育基礎上提高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學生培養(yǎng)符合社會發(fā)展的能力與素質,同時也為學生日后更好適應社會奠定基礎。化學作為一門實踐性較強的科目,是滲透新課程理念的良好渠道,也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及實踐能力的良好途徑,只有展開正確的教學路徑,才能切實發(fā)揮初中化學教學有效性。
一、新課程理念下對初中化學教學的要求
在新課程理念下的化學教學更加的重視實踐環(huán)節(jié),將教學目標從化學成績上逐漸往學生能力、素質、精神培養(yǎng)上進行過渡,增添了新的教學要求與目標,也更為注重化學實驗的開展形式與教學功效,在其中,還刻意強調學生課堂主體地位,讓學生充分發(fā)揮自主性獨立性,讓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加強探究、思索和總結,在實驗過程中不斷培養(yǎng)自身解決問題能力,不斷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與能力,通過實驗現(xiàn)象學會觀察、發(fā)現(xiàn)問題,并對此加以推論與猜想,不斷發(fā)揮想象力,結合化學理論知識找出現(xiàn)象依據(jù),并在個人能力提升的基礎上學會與他人合作,從而加強學習成效,從而體驗化學實驗趣味,培養(yǎng)科學的思想觀和價值觀。
二、新課程理念下的初中化學有效性教學策略
(一)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
化學是門復雜的學科,同時也是具有趣味性的學科,只有學生帶著興趣投入到實驗教學中,才能緊隨教學步伐扎實化學知識。因此,化學教師應在實驗過程中,逐漸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首先,可以在化學課堂開始前,化學教師提出這節(jié)課堂的主要學習內容,并提出事先設定好的趣味問題,將問題設定的生動、新穎,并密切與學習重點、難點相關聯(lián),引發(fā)學生思考興趣,牢牢抓住學生思緒與注意力,從而改善課堂教學氛圍,避免學生在課上產生對化學知識學習的抵觸情緒;其次,化學教師還可以將化學現(xiàn)象與生活相結合,引導學生利用生活經驗展開思考,可以有效的讓學生進入教學氛圍中,調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如火焰會在什么氣體中會被熄滅,讓學生可以展開思考,再通過實驗證明氧氣情況下火焰會照常燃燒,二氧化碳氣體下的火焰會逐漸熄滅,通過思考與實踐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增強課堂教學有效性。
(二)創(chuàng)建多樣化教學情境,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
在新課程理念下,情境教學已經成為了教學中常見的教學手段,對于課堂質量提高有著不小的幫助,化學教師也應充分利用好情景教學方法,并在其中加入多樣化的教學方法,豐富課堂內容,以此來提升教學有效性。例如在實驗中開展合作學習模式,讓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共同完成實驗過程,也通過完成實驗共同討論出其原理和結論,思維不僅得到了解放,學生的合作精神也會越來越明顯。除此之外,化學教師還可以在實驗過程中給學生分配實驗角色,有領導者、有執(zhí)行者還有記錄者等等,讓學生加強了合作,也讓學生充分融入角色中做到切實發(fā)揮自身職能的功效。以上種種都是可以采納的,不管什么形式,不管采用什么方法,都可以加強情境氛圍,也就可以逐漸加強實驗帶來的作用。在實驗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是,管理好化學材料與化學器具,防范實驗風險,需要化學教師將實驗過程做到了然于胸,也需要對實驗材料數(shù)量把控做位,切實杜絕危險產生。
(三)理論實踐相結合,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
在化學教學中,最重要的是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只有加強理論知識與實踐內容的契合度,才能全方面的對學生進行培養(yǎng),才能加強學生對化學知識的認知。眾所周知,化學理論知識來源于實驗,反過來實驗是驗證理論的最好辦法,化學教師可根據(jù)這一特點,鼓勵學生多做實驗,在做實驗過程中多多與教材內容相結合,做到融會貫通。用理論知識更好展開實驗,用實驗更好驗證理論知識,對于不確定的理論知識或是實驗現(xiàn)象,化學教師應在控制好安全系數(shù)的情況下,積極鼓勵學生通過實驗來找尋答案,并在實驗過程中逐漸增強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及實踐能力,讓學生可以擺脫掉對教師的強烈依賴,做到獨立思考、獨立解決問題的目的,就算是實驗不成功、結論不正確,也可以獲得較好的實踐體驗,也可以積累失敗經驗,使得學生在化學教師的鼓勵下可以越挫越勇,從而不斷克服學習中的困難,從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四)做好探究工作,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
化學是門復雜且有深度的學科,學生在學習中遇到難題是在所難免的,重要的是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思考、進行摸索,這也就是化學教師需要做到的探究工作,不斷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在這一過程中,除了做好引導工作之外,還需要教導學生多瀏覽教材內容與課外資料,增進化學知識儲備量,只有知識量和視野達到一定程度,才能對實驗信手拈來,才能在實驗中發(fā)現(xiàn)問題,才能開啟更深層次的探索。發(fā)現(xiàn)問題,化學教師也要鼓勵學生自己去嘗試解決,以此來促進學生的探究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及實踐能力,以此來提高教學成效。
結束語
綜上所述,新課程理念下的初中化學有效性教學還有較長的路要走,化學教師需要從教學中不斷積累教學經驗,不斷用前沿思想看問題,制定切實提高教學有效性的辦法,力爭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使得學生擁有創(chuàng)新能力與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空間,使得學生可以在更多機會面前得以提升創(chuàng)新能力與實踐能力,以此來創(chuàng)建更具高效化的課堂。
參考文獻
[1]袁園.新課程理念下,初中化學教學如何實現(xiàn)高效課堂[J].現(xiàn)代農業(yè),2019(10):100-101.
[2]林勝大.新課程理念下初中化學課堂教學的轉型[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5(12):98-99.
[3]徐秀萍.淺談如何運用新課程理念提高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效率[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4,11(09):134.
[4]周娟,張春婷,苑乃香,張新磊.初中化學教學內容中融入化學史教育的調查與分析[J].周口師范學院學報,2020,37(02):8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