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秀珍
摘要:思維導圖作為一種思維工具,對于知識的儲備和學習有很好的幫助。語文作文教學中選材立意考察學生的思維能力和邏輯能力,在作文教學中引入思維導圖能夠提高學生的選材立意能力。本文根據(jù)思維導圖的概念和特點,探討思維導圖在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選材立意的應用。
關鍵詞:初中語文;思維導圖;應用
一、思維導圖概念
思維導圖最初是由英國的心理學家東尼·博贊和巴黎博贊提出的關于思維的一種工具,其中包括中心圖、符號、分支、詞匯等內容組成的圖表。思維導圖將人腦中的功能與知識結合在一起,并將大腦中的思維進行外化。思維導圖以網(wǎng)狀的結構清晰地展示了思維的擴展和分化,將大腦中的信息更加清晰化。[1]
二、思維導圖的特點
思維導圖的形狀類似于大腦的神經(jīng)元,如同網(wǎng)狀結構分布。大腦利用思維快速產生想法和思路,并且將這些分散、零碎的想法和思路與素材在網(wǎng)狀結構中緊緊聯(lián)系在一起。因此,思維導圖具有內部緊密相連的特點,在運用思維導圖的時候盡可能采用更加沖擊大腦的圖像和顏色多變、鮮艷的圖像,這樣更容易調動大腦的思維。
其次,思維導圖調動性高。思維導圖是根據(jù)人腦的想法和思路進行外顯化,思維不僅包括詞匯、圖像,而且還包含人的情感、空間想象等多方面。人們根據(jù)思維導圖能夠激發(fā)大腦中的隱藏思維和情感。而這些隱藏的知識獲取價值的方式是通過外在的形式進行表達和外化,對外界具有一定的影響。顯然,思維導圖可以去調動大腦的信息和知識,促進隱藏的知識進行外化。
最后,思維導圖具有個性化的特點。思維本身就是根據(jù)人的情感、愛好、學識等方面進行發(fā)展。每個人的思維方式和知識儲備是具有很大的差異性,具有鮮明的個人色彩和邏輯性。因此,思維導圖并不是固定的內容,而是根據(jù)使用對象進行不同的呈現(xiàn)形式[2]。
三、思維導圖在初中語文教學選材立意的步驟
在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選材立意一直是教學的重難點,許多學生能夠寫出優(yōu)美的句子,但是卻很難抓住作文的中心思想。首先,教師在語文作文教學中分析作文題目,讓學生理解題目意思之后要求學生自主確定題目和題材,作文訓練時要求學生準備好不同的顏色筆。接下來,教師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來看待作文要求和意義,讓學生能夠以不同的思維去選材,拓展寫作思維。學生在理解和分析作文主題之后必須寫出作文的立意。其次,根據(jù)學生所寫下來的立意來思考哪些素材可以運用在作文中,并用筆在立意后面進行標注,不斷擴大作文的思維分支構成作文的簡單導圖[3]。最后,由教師的幫助對于學生的思維導圖進行合理的評價和指導,豐富學生的導圖,學生根據(jù)修改后的思維導圖進行選材立意的訓練,掌握運用思維導圖進行選材立意。
四、思維導圖在初中語文教學選材立意的應用
1、調動大腦思維,激發(fā)多樣化思維
語文寫作是對學生的語文積累和思維的集中表現(xiàn),目前許多初中學生在寫作方面沒有自己的想法,也不會用作文去表達,這一問題源于缺乏正確的語文寫作訓練以及思維訓練。因此,加強語文寫作訓練,才能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思維能力以及邏輯能力。所以教學中必須要讓學生發(fā)散思維,而不是按照固定模板進行寫作。目前初中學生缺乏思維主要是由于沒有生活事物的觀察和積累,看待事物并不能將更深的思想與事物聯(lián)系在一起,看待人物故事和素材總是以固定的角度去思考,導致學生的作文通常都是單一、表面的立意。
為了改善這一現(xiàn)象,教師在寫作訓練中需要啟發(fā)學生對于作文題目中的關鍵詞或者中心思想進行思考和升華,以多角度的方式去思考作文的立意。教師可以通過思維導圖的方式讓學生先在紙上記錄作文的關鍵詞,再以關鍵詞進行發(fā)散性思維,可以是多個角度或者多個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比方說是某段回憶、某個物品或者自己的感想等等,都是可以寫入作文的內容。寫下關鍵詞之后,再進行對于段落的關鍵詞提煉,或者是對于整篇文章的總體思路提煉,比方說以話題作文“童年”為寫作訓練,學生首先確定題目的關鍵詞為“童年”,接下來以“童年”進行發(fā)散性思維,可以是某個很重要的人、童年物品、某個畫面或者具體的一段話。將這些信息以思維導圖的形式記錄下來,可以當作是補充選材的內容。同時,教師可以提出以思維導圖的形式記錄素材以及關鍵詞的方式,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2.選擇合適的寫作素材,升華主題
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思維導圖進行探討和延伸,將寫作的主題進行深層次的分析和研究。每一個思維導圖的關鍵詞都可以作為素材的主題探索相關的寫作素材,但并不能隨意選擇其他不符合主題立意的素材。比方說“童年”主題上,學生可以采取童年中情感培養(yǎng)、勵志、回憶的素材,也可以是對人生具有影響的一首歌、一位名人,但在寫作中不能出現(xiàn)違背價值觀、人生觀的思想。素材運用思維導圖能夠加深學生對于素材主題的掌握,能夠快速根據(jù)主題內容選擇合適的素材,比方說關于勵志的故事和語句,學生通過思維導圖的形式提煉出勵志這一關鍵詞,將收集的有關名言和故事的關鍵詞放在一級分支,學生就可以通過思維導圖快速聯(lián)想到史鐵生、海倫等勵志人物[4]。其次,思維導圖能夠體現(xiàn)學生在作文選材立意上的差異性,學生的思維導圖內容主要是根據(jù)學生的內心想法、生活經(jīng)歷、寫作水平進行補充,教師需要大膽鼓勵學生創(chuàng)造自己的思維導圖,寫出不同風格的文章。
結束語
總而言之,初中語文作文教學需要加強選材立意的訓練,針對學生存在的問題進行思維導圖訓練,借助思維導圖的方式有效拓展學生對于主題的思維,針對如何選材、立意有清晰的認識。根據(jù)思維導圖的理念,不僅可以運用在初中語文教學中,也可以運用在其他學科上,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認知體系和思維邏輯。因此,語文教師需要加強思維導圖在教學中的運用,用好思維導圖這一教學工具。
參考文獻
[1]張麗琴.思維導圖在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亞太教育,2019(10):118.
[2]胡佳軍.思維導圖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芻談[J].計算機產品與流通,2019(05):186.
[3]周四英.思維導圖在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西部素質教育,2018,4(24):245.
[4]侯志紅.思維導圖在初中語文記敘性文章寫作審題中的運用[J].文學教育(上),2018(02):112-113.
三明市尤溪縣梅仙中學 36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