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苗春
摘要:立足于農村田園生活,回歸大自然,尊重兒童需求,是打造出更好幼兒園田園課程的必備條件,作為幼兒園教師,應該積極的挖掘農村田園生活內容,來豐富課堂資源,以達到在實施課程的過程中滋養(yǎng)兒童成長的目的。農村幼兒園的田園課程,能夠讓幼兒親近自然,感受自然的勃勃生機,陶冶情操。同時也能讓幼兒在感受快樂中學習到相關知識。打造田園式的課程,讓幼兒在田園課程中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去發(fā)現(xiàn)大自然的美好,讓教師和幼兒共同打造美好的田園之夢,將農村幼兒園田園課程立足于實踐。
關鍵詞:農村幼兒園;田園課程;實踐與探索
中圖分類號:G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20)-30-098
引言
幼兒園階段的課程,就應該去做符合幼兒需求的事情,充分釋放幼兒的天性,去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幼兒園近階段研究的課題是“農村幼兒園耕讀園本課程實踐與研究”,每班以耕讀為主線,從幼兒的興趣點出發(fā)并聯(lián)系本園實際情況,開展各種相關主題,如“百草園一族”、“蔬菜總動員”、“我和花兒有個約會”、“幼兒園的種子”……打造一個充滿樂趣與快樂的幼兒園田園課程,讓幼兒在享受田園樂趣,走進大自然的同時也能學習到許多有趣的知識。同時,也讓幼兒在與花花草草共同做伴,與飛鳥小蟲一起玩耍的過程中,釋放幼兒喜歡親近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天性。將幼兒園課程打造為田園課程,可以使幼兒園師生共同感受探索大自然的快樂,讓幼兒的生活中充滿自然的氣息。[1]
一、挖掘田園課程本質,滋養(yǎng)幼兒成長
幼兒園的課程作為幼兒的早期教育,根本目的并不是要給予幼兒大量的知識,而是讓幼兒在親身實踐中積累一些生活經驗。因此,對于農村幼兒園田園課程的實踐,應該以豐富田園資源,挖掘田園課程本質來滋養(yǎng)幼兒成長為目的,促進幼兒的健康發(fā)展。幼兒園教師在策劃田園課程時,可以根據當?shù)赜變簣@的氣候、土壤條件以及季節(jié)的變化,將田園作為一種課程的資源,與日常課程進行結合,打造出具有田園氣息的課程,充分滿足幼兒對于大自然的想象,讓幼兒有更多的機會去走進大自然,可以有效的滋養(yǎng)幼兒成長。
例如,在飯后散步時,筆者經常帶孩子們去幼兒園的百草園觀賞,孩子們對百草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因此,我們班開展了主題活動“百草園一族”。筆者與幼兒一起策劃了一場薄荷的相遇之旅,在幼兒園內,打造一方適合薄荷生存的天地,幼兒教師指導幼兒從種植開始,讓每一個幼兒都親手種上屬于自己的薄荷幼苗,老師和孩子們一起給薄荷幼苗澆水、施肥、除草,讓幼兒充分感受到生命成長的歷程,通過漫長的成長,又能讓幼兒感受到收獲的喜悅。最后,收集幼兒親手種植的薄荷,讓幼兒去品嘗薄荷的味道,去感受薄荷的結構,讓幼兒切身體會到,一個生命從開始到結束的過程。同時,在我們的生活課程中,老師同幼兒一起制作自己所種植的薄荷,如,薄荷可用于食物的點綴,放在幼兒園自助餐的美食上;薄荷也可以制作夏日的清涼飲料分享給其他班的幼兒品嘗;幼兒把薄荷采摘來送到廚房,廚師做成美味的薄荷炒蛋讓孩子們品嘗等等??偠灾?,幼兒園教師應該從生活中深刻挖掘田園資源,豐富田園課堂內容,為幼兒精心打造各種田園之夢,來充分滋養(yǎng)幼兒成長。[2]
二、在親身體驗中,將課程評價作為兒童發(fā)展導向
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明確的指出:教育評價是幼兒園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了解教育適宜性、有效性,調整和改進工作,促進每一個幼兒發(fā)展,提高教育質量的必要手段。同時也表達了應該將是否有利于幼兒的主動學習和個性發(fā)展作為最重要的評價標準之一,實踐是幼兒園課程評價的重要內容之一,幼兒園教師在構建幼兒園課程知識體系時,應該讓幼兒在田園課程中感受快樂,切身體會,將兒童的發(fā)展作為課程評價的重要導向。
例如,在幼兒園田園課程中,幼兒把自己觀察到的、暢想的以繪畫或記錄的方式展現(xiàn)出來。有過這樣一段幼兒日記:金銀花的種子是小小的、尖尖的,細細的,那一天我跟隨著老師將金銀花的種子埋在了地下,我每天給它澆水,祈禱它快快長大,終于有一天,我看到了一片綠色的小葉子從土地中鉆出來,我的金銀花種子發(fā)芽了,它是小小的,嫩嫩的,好像一碰就會斷,我每天給它澆水,看著它一點一點的變得更大,變得更長,慢慢的他們遮蓋了地面,我等呀等呀,終于有一天他有一株開出了黃色和白色的花朵,那花可真好看呀,細長的花瓣,有金燦燦的顏色,也有純白的顏色,在綠油油的葉子中是那么的顯眼,我想再過不久我就能有一大片金銀花,那時我就能喝到金銀花茶,有好看的金銀花標本,還能將金銀花賣給藥房的伯伯換錢,我的小金銀花呀,你要快快長大呀!
這一段教師以幼兒的視角來記錄的日記,真實的展現(xiàn)了幼兒們成長與進步的歷程,田園課程不僅讓孩子們感受到春華秋實的喜悅,還體驗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好氛圍,這些都是幼兒園中田園課程評價的內容,讓幼兒得到人與自然,人與社會和諧發(fā)展,釋放天性,追逐自由就是評價的主要內容,也是指幼兒發(fā)展,幼兒成長才是課程評價的主體。
結束語
在田園課程的進行中,教師和幼兒一起種植蔬果,一起照顧花草,一起去探索自然界的小動物們,在百草園中暢游,感受豐收的喜悅,感悟生命的成長,可以讓幼兒在成長過程中,充分的親近自然,探索自然,了解自然,尊重自然,從而養(yǎng)成關愛自己,關愛他人,關愛生命的良好品質。打造農村幼兒園田園課程,不能僅僅浮現(xiàn)于物質上的,更應該立足于精神上。田園課程,對于幼兒來說,是童年中最貼近大自然的一場旅行,可以讓幼兒真實的參與和感受自然的魅力,用自己的感官去理解探索大自然,觀察著植物或者小動物生命成長的歷程。田園課程,就應該立足于生活,以活動和游戲的方式,帶領幼兒走進自由快樂的自然天地。
參考文獻
[1]呂浪薦,有效構建幼兒園田園課程資源庫的探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17(21 ):7644
[2]沙紅星."詩意田園游戲精神”課程特色,助力幼兒園內涵發(fā)展-以小班“蜜蜂嗡嗡叫”系列活動為例]好家長,2017(45): 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