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職教師擁有較高的學歷,并且在某一專業(yè)領域有較為深入的研究。在知識經濟時代,高職教師本身就是一種寶貴的資源。通過進行社會調研和社會實踐,一來可以讓高職教師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專業(yè)特長,為社會經濟發(fā)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二來也能夠在社會調研與實踐中,讓自己得到鍛煉和提升,這對于職業(yè)教育水平的提升也是大有裨益的。當前高職教師在參與社會調研和實踐中,還面臨著學校重視不足、參與方法單一、主體意識不強等問題。在強化思想認識的基礎上,采取針對性的解決對策也成為當前必須要重視的工作內容。
關鍵詞:高職教師;社會調研;社會實踐;校企合作
引言:鼓勵和引導高職教師走出校門、走向社會,參與社會調研和社會實踐,對于教師個人、職業(yè)院校和整個社會,都有積極的影響。但是教師參加社會調研和實踐,不可避免的會占用教學時間,也會因此受到一些阻力。如何平衡好在校教學和社會實踐之間的關系,還需要學校、教師以及社會各個方面做好協(xié)調。對于教師來說,要認識到社會調研與實踐,對個人價值實現、對教學水平提升帶來的有利幫助;對于學校來說,要充分履行社會服務職能,提供教師培訓和實踐的舞臺。
一、高職教師參加社會調研社會實踐的必要性
首先,通過參加社會調研社會實踐,教師可以將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了解企業(yè)和社會對于人才能力和素質的新需求,為今后的教學和科研積累生動的素材,提升了業(yè)務能力。其次,可以為當地企業(yè)科技創(chuàng)新帶去新的理念和成果,為區(qū)域經濟發(fā)展做出貢獻。目前大部分教師是大學畢業(yè)后直接留校任教,實踐經驗相對匱乏,只有在社會大環(huán)境中才能真正認識自我,才能真正實現自我提高自身素質達到全面健康發(fā)展。
二、高職教師在社會調研與時間中面臨的問題
(一)學校重視不足,實踐機會較少
教師參加社會調研與實踐,需要得到學校方面的支持。但是由于學校方面的重視程度不足,為教師提供的實踐機會比較有限。另外,教師參與社會實踐,還會占用一定的教學時間,很多學校為了不影響正常的教學秩序,也會對教師參加社會調研與實踐的次數和時間加以限制。部分高職學校雖然鼓勵在職教師進行社會實踐,但是提供的渠道和平臺較少,很多教師即便參加了社會調研和實踐,也很難從中積累專業(yè)經驗、學習專業(yè)知識。
(二)社會調研與實踐的方式方法單一
對于高職教師來說,進行社會調研、參加社會實踐,是一項系統(tǒng)性的工作,前期需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包括選擇調研的方向、實踐的單位;中期需要利用自己的專業(yè)知識,在實踐中發(fā)揮應有的價值、做出應有的貢獻;后期還需要注意總結、進行反思,從社會調研和實踐中積累經驗、提升自我。結合高職教師的社會調研與實踐效果來看,由于方式方法單一化,多數情況下未能取得預期的成效。例如,大部分教師參與社會實踐,都是基于校企合作平臺,到企業(yè)進行觀摩學習。不利于個人價值的體現和專業(yè)能力的提升。
(三)參與社會調研的主體意識不強
造成高職教師不愿意參加社會調研與實踐的原因,大體可以分為兩個方面,客觀原因如上文所述,學校提供的機會有限,缺乏配套的管理制度,沒有科學的考核與激勵機制等;除此之外,教師主觀原因也是一個重要因素。部分教師認為社會調研浪費時間,不如專心進行學術研究;還有一些教師存在觀望心理。如果學校提供的社會實踐,是一些知名企業(yè)或科研單位,則積極參加;反之,如果是一些普通的企業(yè),則缺乏動力。
三、高職教師進行社會調研與實踐的對策
(一)學校方面應當高度重視和提供機會
教師進行社會調研與實踐,可以通過提升自我專業(yè)技能和教學水平,為高職學校創(chuàng)造更多的貢獻。因此,學校方面需要給予支持,并且嘗試提供多樣的機會和良好的平臺。為了幫助教師在社會實踐中切實提升自我,要根據專業(yè)特色、教學水平等客觀因素,制定一套完善的社會實踐方案。在該方案中,應當明確社會調研的方向和領域,社會實踐的單位和目標。通過進一步提升社會實踐的規(guī)范化程度,既可以為教師參與社會實踐創(chuàng)設良好的環(huán)境氛圍,又能夠提供方向性的指導,有助于在進行社會實踐的過程中,真正掌握技能、提升自我。
(二)創(chuàng)新教師社會調研與實踐的方法與途徑
高職院校嘗試開展對外合作,主動與地方政府、企業(yè)以及社會組織等,加強聯系,共同搭建教師進行社會調研與實踐的平臺。積極選派高職教師在校內學院和機關部門開展雙向掛職鍛煉,到地方政府企事業(yè)單位掛職,引導高職教師把論文寫在大地上、寫在車間里、寫在為社會服務的實踐中。教師自身也要注意在進行社會實踐的過程中,多看、多學、多問,尤其要注意獲取所教專業(yè)的就業(yè)前景、發(fā)展趨勢等信息,這樣在重新回到教學崗位時,就可以調整教學重點,幫助高職學生做好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對提升就業(yè)率也有一定的幫助。
(三)培養(yǎng)教師參與社會調研與實踐的主動性
高職院校在組織教師參與社會實踐的過程中,除了提供必要的機會和搭建良好的舞臺外,還要注意做好教師的思想工作。首先,要主動接觸教師,了解教師的意愿和訴求。例如,教師想要提升自己的學術研究能力,則為他們提供到高校進修的機會;教師想要提升專業(yè)教學水平,則為他們提供到企業(yè)鍛煉的機會。在雙向交流中,盡量迎合教師的需求,從而調動教師參加社會調研與實踐的主動性。其次,還要引進公平的考核和必要的激勵機制。在教師進行社會實踐的過程中,以及完成社會實踐后,都要按照既定的評價指標,對教師的表現、成果進行綜合評價。根據最終考核結果,實行獎懲激勵措施。通過這種方式,讓教師能夠珍惜學校提供的社會實踐機會。
結語:高職教師參加社會調研與實踐,既是利用自身知識與技能、回饋和服務社會的有效途徑,同時也能夠在調研和實踐中,讓自己的知識得到更新、綜合教學水平得到提升。學校方面也要認識到現階段教師進行社會實踐對教師個人、對高職學校乃至對整個社會的積極影響,進而通過提供多種機會、創(chuàng)新實踐方法等措施,讓高職教師不僅有動力參與調研和實踐,還能夠真正在這一過程中提升自我,從而實現學校和教師的“雙贏”。
參考文獻:
[1]李文杰,趙炎,李芳.醫(yī)學高職院校教師科研能力現狀調查及對策研究[J].山東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20.
[2]趙學明,何銀川."互聯網+"背景下高職院校教師專業(yè)教學水平提升的路徑探索[J].無線互聯科技,2020(08):85-87.
作者簡介:
高溫(1964—),女,山東招遠人,副教授,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