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立芳
摘 要:隨著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高中學生核心素養(yǎng)已經(jīng)成為了非常重要的教學目標。高中政治教師應該聚焦課堂改革,關注學生核心素養(yǎng)目標的培養(yǎng),以推動學生全面發(fā)展。因此,本文從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的方向入手,對高中政治課堂轉向的有關問題進行了簡要的探究與分析。
關鍵詞: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高中政治;課堂轉向
在高中教育教學中,政治課程是德育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陣地,高中政治教學的質(zhì)量與水平關系到高中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影響到學生整體素質(zhì)的提升和健全人格的塑造?,F(xiàn)階段,隨著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高中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引起了相關教育部門的高度重視。作為高中政治教師,應當審時度勢,充分貫徹落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理念,持續(xù)培育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推進高中學生素質(zhì)的全面發(fā)展。
一、基于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的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的特點解析
基于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的高中政治課堂的教學目標應該具備兩個方面:首先,應當有利于高中學生知識和技能的培養(yǎng)和鍛煉;其次,通過高中政治課程內(nèi)容的學習,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因此,高中政治課堂教學具有以下特征:第一,具有思辨性的理性精神特質(zhì)。通過對高中政治課堂教學內(nèi)容的學習,能夠幫助學生形成辯證思維,提高學生全面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第二,實踐性特征。高中政治課堂教學應當嚴格遵循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培養(yǎng)學生將所學知識運用于實踐的能力和素質(zhì),更加注重培育高中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國家主人翁意識。第三,德育特殊性特征?;趯W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目標的高中政治課堂,應該立足于培育學生高度的政治認同感,立足于幫助學生牢固樹立高度的政治自信和政治自覺。第四,綜合性特征。在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中,政治教師應當具有海納百川的胸懷,廣泛涉獵各學科知識,開拓眼界。在教學中要做到旁征博引,將抽象的政治理論生動化,形象化。
二、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的現(xiàn)狀
(一)高中學生對政治課堂教學的消極心理
進入高中校園,對學生進行調(diào)查走訪,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有相當一部分學生不喜歡或者厭煩政治課。高中政治課程內(nèi)容抽象難懂,學生理解難度大,在應試指揮棒下的政治教師更多關注學生的成績,在課堂的趣味性上花費心思較少,有些政治教師不注重學習先進的教育理論和教改經(jīng)驗,不了解學生的心理特征,態(tài)度生硬,作風霸道,這一切令政治課堂更加乏味、枯燥,久而久之,高中政治課堂在學生心目中成了“說教課”,令學生心生厭煩。
(二)高中政治課堂教學模式需要改進
作為新高考改革的試點省份,山東省實行“6選3”選課模式,2017年官方數(shù)據(jù)顯示,在20多種組合中,單科選擇最多的是地理學科,而政治學科是單科選擇人數(shù)最少的學科,只有35.34%,數(shù)據(jù)一出爐,令原本就地位尷尬的高中政治老師更加難堪,深究其原因,除了政治學科本身的特點和高校專業(yè)設置因素外,應試教育背景下衍生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也頗受人詬病。因此,作為高中政治教師應該及時轉變教育教學觀念,積極改進教育教學模式,充分利用學校優(yōu)越的教育教學資源,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綻放政治學科獨有的魅力。
(三)高中政治教師師資隊伍力量和素質(zhì)有待進一步提升
高中是學生生涯中最重要的階段,作為高中階段的思想引路人,高中政治教師對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培育的責任無可推脫。學深為師,品正為范,作為一名政治教師應該有淵博學識,善于啟發(fā)學生思考;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寬厚的仁愛之心,在學生成長的路上時時撥亮明燈。由于諸多原因,還有不少學校的政治教師隊伍師資力量不夠強大,政治教師隊伍成員素質(zhì)參差不齊,與發(fā)展學生核心素養(yǎng)目標的要求相差甚遠。
三、基于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的高中政治課堂轉向策略
(一)激發(fā)學生對高中政治課程的學習興趣
“人若志趣不遠,心不在焉,雖學無成”,當學生對一門學科不感興趣時,雖然學了,但是效果必不佳。高中政治教師要善于捕捉學生的興趣點、興奮點,將枯燥乏味的政治理論綿化為令學生興趣盎然的社會軼事,時政要聞,于細微處解疑,于平凡處育人。比如,在學習《全民守法》這一部分內(nèi)容時,政治教師可以“法治如何讓生活更美好”為議題,探究法治與生活、法治與道德,法治與公民的關系,認識建設法治社會的重大意義。教師還可選取2020年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民法典》的事例為情境素材,設置一系列的問題:1.深夜彈鋼琴擾民怎么辦?2.高空拋物致人受傷怎么處理?3.未出生的胎兒可以繼承遺產(chǎn)嗎?……教師從學生耳熟能詳?shù)纳鷦釉掝}入手,引導學生分析問題,積極尋求方法解決問題,這一方面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另一方面引導學生在親身體驗和感悟中升華了認識,無形中培養(yǎng)了學生的法治意識和法治思維。日常教學中,高中政治教師要不斷充實自己,豐富學識,要想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政治教師首先要求自己成為富有趣味的人,成為常學習,善思考,愛創(chuàng)新的人。
(二)積極改進高中政治課堂教學模式
2018年1月16日,隨著《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2017版)》的頒布,新一輪課堂改革的大幕徐徐拉開,各種形式的課堂教學模式如雨后春筍般紛紛登場。相比之下,議題式教學模式,頗受政治教師的青睞。教師圍繞中心議題,采用以學生發(fā)展為中心的活動設計,通過議題研討、案例分析、實地調(diào)研、撰寫小論文等,把理論觀點的闡述寓于社會生活和學生活動的主題,將枯燥的理論生活化;教師設置一系列探究活動,使學生在親身體驗感悟中,增強政治認同、科學精神、法治意識和公共參與意識,將單純的說教情境化、形象化。與以往的“填鴨式”教學模式不同,教師通過系列情境和活動設置,引導學生在自己的體會和感悟中理解知識,在分析和總結知識中深化認識,在活動探究中升華核心素養(yǎng)。高中政治教師采用議題式教學模式,可將學生從枯燥沉悶的政治課堂中解放出來,也將有利于重塑政治教師的課堂形象,但同時也對高中政治老師自身提出巨大的挑戰(zhàn)。
(三)提升高中政治教師師資力量和素質(zhì)
高中政治課程是一門擔負著德育任務的特殊課程,這對高中政治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一名政治教師要博學多才,有過硬的專業(yè)本領,時時為學生答疑解惑;要善思篤行,做堅定的馬克思主義思想的傳播者、弘揚者和踐行者;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和高尚的道德情懷,為學生的成長塑造楷模和典范?!耙粋€人遇到好老師是人生的幸運,一個學校擁有好老師是學校的光榮,一個民族源源不斷涌現(xiàn)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師則是民族的希望?!碧嵘咧姓谓處熕刭|(zhì),壯大高中政治教師隊伍,是促成學生核心素養(yǎng)目標達成的強大支撐。
結語:高中政治課程作為德育的主要課程,在提升學生政治感悟和思維深度,達成核心素養(yǎng)目標方面發(fā)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作為高中學生思想政治的引路人,政治教師要時刻牢記初心和使命,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yè)學識和道德素養(yǎng),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方式,以最飽滿的工作熱情,育桃李,筑師魂,培育一代代肩負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參考文獻
[1]趙樹利.隨生潛入心,潤德細無聲——對高中政治學科研究性學習中生態(tài)型德育滲透的實踐探究[J].環(huán)境教育,2019(11):42-45.
[2]張恒祥.高中政治學科核心素養(yǎng)下學生課堂參與的實踐與研究——以知識框架的構建為例[J].中國農(nóng)村教育,2019(14):90.
[3]王運杰.依托活動課程,落實核心素養(yǎng)——高中政治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活動型課程探索[J].課程教育研究,2019(15):79.
[4]周天航.建構活動型課堂,培養(yǎng)政治核心素養(yǎng)——以“經(jīng)濟生活”教學設計為例[J].華夏教師,2018(34):71-72.
[5]戴曉玲.基于學科素養(yǎng)的高中思想政治課堂的教學設計——以“價值與價值觀”課堂教學設計為例[J].教育觀察,2018,7(22):83+111.
[6]劉楊,貢和法.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學生自主學習策略探尋——以《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標和宗旨》教學為例[J].思想政治課研究,2018(05):146-148.
[7]余國志. 議題式教學: 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的新路徑——以“做好就業(yè)與自主創(chuàng)業(yè)的準備”為例[J]. 中學政治教學參考, 2017(28): 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