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招娣
摘要:表揚是對于小學低段學生教學過程中的重要教學手段,良好而有效的表揚能夠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本文通過對于表揚意義以及表揚中存在的問題的探索,提出了對于小學低段學生進行表揚的相關策略。
關鍵詞:小學教育;表揚;低段
表揚是教師教育和教學的一種常用方法,在國內(nèi)外教育界一直存在。小學低段學生尚未習慣小學的學習模式,學習與生活習慣都亟待教師的引導,在這一階段表揚更是有著重要的力量。唐伯虎是著名的唐人畫家,他從小就表現(xiàn)出驚人的繪畫才能,后來與老師一起學習繪畫,并受到大畫家沈周的稱贊,因此他學習更加努力,繪畫技巧迅速提高。英國文學巨星斯科特(Scott)從小就患有脊髓灰質(zhì)炎,他的成績不及普通人。他的老師了解到他雖然討厭家庭作業(yè),但喜歡讀書,因此經(jīng)常鼓勵和稱贊他,后來斯科特成為英國歷史和文學的創(chuàng)始人。由此可見,表揚不僅表達了對學生的肯定,而且對于學生能力的激發(fā)和啟發(fā)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表揚對小學低段學生身心發(fā)展的意義
(一)滿足被尊重、被賞識的需要,獲得精神上的愉悅
馬斯洛將人類需求分為五類: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愛與歸屬,尊重和自我實現(xiàn)。在現(xiàn)實生活中,當學生因表現(xiàn)優(yōu)異而受到老師表揚時,學生通常會非常開心與高興,在學習上也更加積極,即使回到家后,受到表揚的孩子們也不忘與父母分享:“今天,老師表揚了我”,將其當作一種對自己的肯定與小小的“榮譽”。
(二)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勇敢地展現(xiàn)自己
表揚可以提高自我效能感,并允許孩子在教室里做本來不敢嘗試或認為自己無法做到的事情,尤其是在老師稱贊的第一次嘗試之后。我曾經(jīng)看到一個案例,一個低段學生因為還沒有適應小學的學習模式,不敢在課堂上舉手,總是害怕因為自己的錯誤遭到老師的批評。上課時,老師點名問了這位學生一個問題,但該生站了起來卻什么也沒說。在老師通過家訪了解情況后,經(jīng)常從一些小細節(jié)入手,對該生進行鼓勵,包括眼神,手勢,語言和微笑等等。終于有一天,在教室里,她怯怯舉起了手,老師看到了就趕緊趁機請她閱讀,并為她的正確閱讀大加贊賞,此外還給她一張單詞卡獎勵,從此之后,該生在以后的課程中慢慢說的次數(shù)增加了,逐漸適應了小學的學習節(jié)奏與學習模式,并更加自信滿滿。
(三)指導行為,提高識別是非、善惡、對錯的能力
小學低段學生對生活中的對與錯、善與惡的現(xiàn)象認識不強,由于年齡小,缺乏生活經(jīng)驗和思維不成熟,其知識,心理和行為的穩(wěn)定性較低。教師的稱贊則可以幫助學生區(qū)分是非,提高其認知能力。例如老師會對認真學習的學生當眾提出表揚,借助這種表揚,能夠?qū)ν苿觾和纬烧_的思維有明顯的積極作用。
二、目前小學低段學生表揚中存在的問題
(一)對于不同群體學生的表揚有差別
表揚中的不公平仍然存在。老師傾向于稱贊好學生,而指責表現(xiàn)較差的學生。這不免會對這部分學生產(chǎn)生負面影響,成績較好、表現(xiàn)優(yōu)異的學生會感到滿意和自豪,但表現(xiàn)較差、缺少表揚的學生就會對于學習越來越冷漠,失去學習興趣。
(二)只表揚好的行為,不會辯證地看待錯誤
在學校,老師通常只會看到并表揚明顯的優(yōu)秀行為,但是由于學生的失誤,他們不會采取寬容的態(tài)度,并且無法辯證地看待他們的問題。如果教師可以用贊賞的方式來看待犯錯的學生,不是夸大他們的缺點,而是贊揚其亮點,就可能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只看重學生的成績,忽視學習成績以外的表揚
一些老師經(jīng)常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而忽略了他們的道德、運動、人際交往等。因此,表揚僅限于學習上的進步與成績。對其他表現(xiàn)的多加關注,不僅有助于學生的整體發(fā)展,而且會使他們抵抗在學習中出現(xiàn)的情緒和疲勞,提高學習熱情。
(四)表揚次數(shù)過多,削弱表揚效果
在這個階段,小學老師越來越重視稱贊。因此,“你真棒”、“做得不錯”和“有進步”的稱贊在課堂上越來越多,但是有些老師在評估學生時并不十分了解這些稱贊??偸潜种頁P越來越多的標準,實際上卻大大削弱了贊美的作用,學生對老師的贊美也不再滿意。在這個時候,表揚不再是學生的“榮譽”,這些表揚的話語與老師“看黑板”的日常語言成了相同性質(zhì)的語言。
三、對小學低段學生可采取的表揚方式
(一)言語與肢體動作相結合
小學初段學生的思想主要基于直覺的行為和具體的圖像,因此,與言語表述相比,肢體運動更有可能激發(fā)兒童深刻的情感體驗。因此,當孩子表現(xiàn)良好時,教師可以用用稱贊的手勢、溫暖的微笑、親切的擁抱等形式表達表揚。相較于口頭表揚,這種形式容易轉(zhuǎn)化為學生的情感體驗,它將更容易喚起學生積極的心理體驗。一則報道中就有相關案例,一位90后女老師每天放學后都與學生們擁抱,這一舉動深深吸引了所有孩子的心,每個學生都想緊緊擁抱老師。擁抱是與孩子表達情感的最有效方法。擁抱使一年級的孩子感到溫暖,真正體驗到老師的照顧與關懷,使師生關系更加緊密,學生更加信任老師。
(二)精神鼓勵與物質(zhì)獎勵相結合
根據(jù)低段學生的性格特點,物質(zhì)獎勵比在精神層面上看不見的表揚更具吸引力,這種方式還可以帶給學生驚喜,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激情和主動性。然而,教師也應該注意獎勵的方式與方法,當盲目地進行物質(zhì)獎勵時,孩子會因?qū)ξ镔|(zhì)獎勵的外在動機,失去了內(nèi)在的學習動力,從而適得其反。因此,應將物質(zhì)獎勵與精神鼓勵相結合,在物質(zhì)獎勵的前后,教師應具體說明為什么要獎勵學生,并使孩子理解獎勵的原因。
(三)個體表揚與集體表揚相結合
馬卡連科的集體教育原則鼓勵教師通過集體的力量促進學生發(fā)展,要求教師引導學生通過小組體驗他們所要接受的教育,增強學生的參與性與主體感,從而提高他們的自尊和自信心。因此教師應采取將個人稱贊和集體稱贊相結合的形式。例如,即使在某些小組活動的情況下,小學低段的孩子仍然無法控制自己,并且經(jīng)常違反紀律行事。在小組活動之前,老師可以說:“上次活動中,咱們集體的每個人都非常有秩序,也將場地保持的很衛(wèi)生,請大家堅持這種習慣”。這樣既不會傷害違反紀律的同學,使其受挫,又會使那些遵守紀律學生得到了表揚,繼續(xù)努力做到更好。
參考文獻:
[1]雷學芬.試析小學教學中的表揚原則[J].新課程研究(上旬刊),2018(08):111-112.
[2]吳書.小學語文課堂表揚性言語評價行為研究[J].赤子(上中旬),2017(05):241.
[3]李晶.表揚與批評在小學教育中的應用[C].吉林市東方智慧教育咨詢服務有限公司.全國智慧型教師培養(yǎng)體系建構模式學術會議一等獎論文集.吉林市東方智慧教育咨詢服務有限公司:吉林市東方智慧教育咨詢服務有限公司,2016:476-478.
[4]彭靜.教師的表揚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貴州師范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