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偉
【摘? ? 要】班主任是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接觸最多的教師,并且在初中學習階段,班主任的良好管理可以使學生的學習效率與學習質量逐步提高。班主任在管理班級的過程當中,一定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制定相應的管理策略,讓學生能夠在貼合自身管理策略當中更愿意配合教師的管理,從而使班主任的管理更加高效。班主任在教學過程當中應該多和學生進行交流,和學生拉近關系,從而讓學生能夠理解班主任在管理當中的難處,引起學生的共鳴。班主任要引導學生在班級管理過程當中幫助班主任,和班主任一起營造一個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
【關鍵詞】初中班主任? 高效管理? 策略分析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0.046
初中班主任在教學過程當中不僅要注重對于學生知識的提升,同時也要培養(yǎng)學生的個人品格,因為初中是學生養(yǎng)成個人品格形成良好個人品質的重要階段。班主任在班級管理過程當中要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以身作則,作為學生在學習路上的榜樣。并且教師在管理班級的過程當中,需要要根據(jù)學生的反饋來進行管理策略的調整,以點來帶動面,通過設立班干部等方式讓學生可以在學習當中通過某個優(yōu)秀個體的帶領而逐漸跟隨教師,共同構建良好的課堂。班主任可以通過鼓勵學生來給予學生一定的成就感,讓學生在跟隨教師參與班級管理過程當中能夠得到更多的收獲,從而使學生愿意服從班主任的管理,讓學生更愿意跟著班主任構建高效課堂。
一、增加和學生之間的互動,拉進師生關系
在傳統(tǒng)的教學管理過程當中,班主任都是直接對學生進行口頭命令的管理,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十分少,導致學生在被班主任管理的過程當中經(jīng)常不理解班主任,班主任的管理效率十分低下。這主要是因為學生不能夠理解班主任為什么要這樣管理,并且無法站在班主任的角度為班主任思考,班主任針對這種情況應該增加和學生之間的互動,通過和學生之間交流、互動培養(yǎng)師生之間的良好感情,從而使班主任在管理班級的過程當中,學生主動服從班主任的管理。并且和學生之間拉近感情還可以讓班主任了解學生是否愿意被管理,愿意被什么樣的方式管理,方便班主任及時調整管理策略,讓學生在被班主任管理的過程當中心甘情愿,營造高效的管理課堂。
例如,班主任可以在學生課間多和學生進行交流,和學生聊一些其他事情“學生喜歡什么樣的書籍?學生喜歡什么樣的游戲,學生喜歡什么樣的明星?”從學生感興趣的方面和學生交流,從而拉近和學生之間的感情,減少和學生之間的代溝,讓學生能夠感受到班主任對于自己的關心以及班主任年輕的心態(tài)。通過和學生之間拉近感情讓學生能夠理解班主任,更愿意服從班主任的管理。并且班主任和學生交流的過程當中一定要采取同齡人的交流思維及交流口氣,讓學生能夠在交流的過程當中把班主任當作同齡人,從而真正讓班主任真正融入到學生的團體當中,拉近班主任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培養(yǎng)師生之間的良好感情,方便班主任之后的管理。
二、尊重學生,讓學生給予班主任管理建議
在傳統(tǒng)的管理當中,班主任都是自己制作管理策略,這樣對于學生來說不公平,因為管理策略最終服務的目標是學生。班主任在制定管理策略的過程當中應該要尊重學生,給予學生一定的自由選擇權,讓學生能參與班主任的管理的略,從而完善班主任的管理策略。有了學生的加入,管理策略會更接地氣,能夠貼合學生,讓學生更愿意接受班主任的管理策略。并且讓學生參與管理策略的制作,可以讓學生感受到自己被尊重,學生也會將心比心去尊重班主任,理解班主任,從而讓班主任實施管理策略時更高效。
例如,教師可以在班會期間讓學生對于如何管理班級去進行討論,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在學生交流討論的時候,班主任不能夠打斷學生的交流,而應該讓學生在發(fā)言當中,將自己的想法和其他學生進行分享,然后在學生之間進行相應的論述以及探討。最終讓學生總結出自己想要的管理策略,班主任再對學生的管理策略進行分析,將學生的管理策略和自己的管理策略進行結合,從而讓管理策略最后能夠與學生的建議相適應,與學生的實際情況相貼合,保證學生在教學管理當中的參與性,使學生能夠更愿意被管理。
三、設立班干部,提高管理效率
在班級管理的過程當中,教師畢竟只是一個人,不可能事事親力親為,所以班主任應該通過設立班干部來提高管理效率。班干部可以作為班主任的小幫手,在管理過程當中當作一個小支點來作為班主任管理的縮影。每個班干部都可以作為班主任思想的傳播者,作為學生學習的榜樣,在管理過程當中不僅管理班級,同時也為學生傳遞優(yōu)良的道德品質,間接影響學生讓每一個學生都可以向班干部學習,服從教師管理。班干部的設立還可以減輕班主任的壓力,讓班主任能夠在班級管理過程當中,針對班級管理的核心問題進行再一次的分析,以保證班級管理的高效性。
例如,班主任可以讓學生投票選出自己心目中當中的三好學生,讓這部分學生成為班干部,引領班級上的學生。每個班干部帶領一部分的學生,管理一部分的學生,并且每周向班主任提供反饋,班主任要針對這部分學生提出的反饋對管理策略進行相對應的調整。在實施全新的班級管理策略時,班主任要每周向班干部詢問是否在管理當中有自己的意見,根據(jù)班干部在管理過程當中的心得,對管理策略進行進一步的提升,使管理策略能夠真正適合學生,提高班級管理的效率。
總之,班主任在管理班級的過程當中一定要和學生拉近關系,因為學生是班級被管理的主體,與學生拉近關系之后可以使學生更愿意服從的管理。并且班主任在管理過程當中應該多聽取學生在被管理時候的意見,通過學生的意見,去對管理策略進行相對應的調整,促使管理策略能夠真正適合學生。并且在管理過程當中,班主任應該通過班干部的形式將自己的管理進一步的落實到實處,讓每一個學生都可以感受到優(yōu)質管理對于自身的幫助,學習班干部的優(yōu)良品格,從而使學生積極向班干部學習,營造融洽的班級環(huán)境。
參考文獻
[1]王培新.淺談初中班主任的管理藝術[J].學周刊,2019(30):169.
[2]王登武.初中班主任班級管理中的常見問題及應對措施[J].課程教育研究,2019(3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