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界章
【摘 ? ?要】隨著教育的不斷發(fā)展,新課程標準對初中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語文教學方面顯得尤為突出。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圍繞語文所具有的基礎性、工具性、人文性等特點,持續(xù)不斷地引導學生進行深入學習,使學生的閱讀能力獲得足夠有效的培養(yǎng)。
【關鍵詞】初中語文 ?閱讀教學 ? 閱讀能力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3.034
“閱讀”對于初中語文而言尤為重要,它既是一種直接有效的學習方法,也是對學生提出的一種能力要求。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進行的過程中,教師務必要緊緊抓住閱讀這一教學重點,讓學生通過閱讀理解文學作品中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通過閱讀理解文言文所要表達的深層次內涵,通過閱讀理解古詩詞所呈現(xiàn)出的優(yōu)雅意境等等。接下來,筆者就重點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進行深入探究,試著尋找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的有效方法。
一、多樣化閱讀方式的運用
閱讀是一種有效的學習方式,同時這種學習方式的運用表現(xiàn)是多樣化的。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通過靈活運用多樣化閱讀方式,教師才能更好地引導學生在平時閱讀中完成有效積累,并獲得閱讀能力及素養(yǎng)的持續(xù)提高,從而使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得到加深。
一方面,在教師引導學生進行閱讀的過程中,會有許多優(yōu)美或富有哲理的句子,若當時沒有將這些句子記錄下來,時間一長就會出現(xiàn)記憶不準或忘記的現(xiàn)象,再回過頭來想的話是有一定困難的。所以,教師務必要向學生反復強調“摘抄”的重要性,讓學生能夠將閱讀中偶得的佳句摘抄到專門的筆記本中,不時拿出來進行回味或揣摩,以便能夠將佳句積累內化為自己的東西。例如,當教師讓學生閱讀《陋室銘》的時候,里面有一句“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本椭档脤W生摘抄下來,以便在以后的作文寫作中將其變通后進行使用,從而為作文寫作增彩。
另一方面,教師引導學生閱讀應該是一個持續(xù)性的過程,學生在閱讀完一篇文章后必定會有一些自己的看法、觀點或感受,這時就需要學生用一個相對有效的方法進行表達或記錄。也就是說,在閱讀完一篇文章后,教師要及時安排學生寫出相應的讀后感,以便學生能夠將自己的感想原原本本地記錄下來,促使學生在閱讀中獲得足夠豐富的情感體驗。例如,當教師把《陋室銘》交給學生閱讀的時候,就可以適當?shù)匾龑W生圍繞“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這句話來對全文進行思考,并以此寫出一篇讀后感,促使學生能夠靜下心來對文章進行細細的品味,從而品讀出文章所想要表達的情感到底是什么。
另外,教師引導學生去進行閱讀的時候要注意,不要讓學生局限于“單純的閱讀”之中,而是要讓學生借閱讀來進行適當?shù)慕涣骱陀懻摚寣W生能夠在閱讀文本之余也去閱讀他人的敘述,以此來完成閱讀經(jīng)驗和感想的分享,使閱讀在交流中變得更為有效,令學生能夠更為輕松地領悟到文章的精華。例如,當教師在讓學生閱讀《陋室銘》的時候,不去刻意告訴學生文章中哪一句或哪一段寫得比較精彩,而是讓學生在閱讀完文章后進行討論,讓學生各自將自己認為精彩的句子分享給大家,并說出認為這個句子精彩的理由,使學生能夠在交流中實現(xiàn)“求同存異”,從而使閱讀獲得最佳的效果。
二、在閱讀中融入情感以提升學習能力
閱讀應該是一件令人感到快樂的事情,同時閱讀也是一種讓人能力得以提升的過程。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在閱讀中融入情感,以此來讓閱讀的樂趣更為直接地體現(xiàn)出來,令閱讀成為一件帶給人愉悅感受的事情,使學生的閱讀能力得以更好地提高并發(fā)揮出足夠積極的促進作用。
一方面,教師要盡可能自然地將情感教學融入閱讀之中,引導學生通過大量的閱讀接觸蘊含不同情感的文章,讓學生能夠盡可能地置身于文章所呈現(xiàn)的故事情境之中,去感受作者想要表達的真實情感,令學生在不同的情感體驗中生發(fā)出更多的感悟,使學生能夠更好地完成文章的學習和理解。例如,教師在讓學生閱讀《偉大的悲劇》這篇課文的時候,學生只有對文章的情感進行深入體會,才能很好地理解文中所記錄的悲劇為何是偉大的,從而清楚地知道文章所頌揚的是人類勇于探索的進取精神、為事業(yè)獻身的崇高精神、強烈的集體主義精神等。又如,教師讓學生對《海燕》這篇課文進行閱讀的時候,文章通篇描寫的是海燕與風暴抗爭的事情,學生只有深入到文章的內涵里,通過情感對文章進行切入,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所要表達的真實意圖,從而清楚地知道作者是想借海燕抗爭風暴來暗喻革命終將獲得勝利的事情。
另一方面,教師要試著在閱讀正式開始前進行情感預設,充分運用自己的情感積累加上充分的準備對學生施以引導,讓學生能夠更為直接地感受到深藏在文章中的情感。教師可以用一個與文章內容高度關聯(lián)的故事來進行導入,將文章所要表達的情感更為直接地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讓學生能夠做好通過閱讀獲得相應情感體驗的準備。教師還可以更好地利用多媒體設備,通過圖片、視頻、課件等形式更為立體地展示文章內容,在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同時,自然而然地將情感傳遞給學生,讓學生能夠在潛移默化中受到相應的情感熏陶,令學生能夠獲得足夠好的情感認知體驗,使學生能夠對文章進行更為深入、充分、全面的了解。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對《出師表》進行閱讀的時候,不要在一開始就急著讓學生閱讀文章,而是要通過一段影視劇的視頻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能夠更為直觀地“看到”諸葛亮寫出師表時的心理活動狀態(tài),努力將最為真實的情感傳遞給學生,令學生能夠更為輕松容易地深入到文章中去進行閱讀,使學生能獲得足夠好的閱讀體驗。隨著閱讀教學的持續(xù)深入,學生會在教師的引導下更為自然地融入文章的情感之中,從文章的情感表達中更為透徹地理解文章,進而獲得學習能力的有效提升。
新課程標準給初中語文教學帶來了挑戰(zhàn)與機遇,如何提升學生的能力逐漸成為教師所關注的關鍵。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需要對“閱讀”有更為深入的理解,除了要引導學生運用多樣化閱讀方式進行閱讀之外,還需要特別注意在學生的閱讀中融入情感。唯有如此,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才能讓學生的閱讀能力得到提高,令學生開始獲得更為豐富的人文情感體驗,使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得以持續(xù)不斷地加強,最終實現(xiàn)高效學習。
參考文獻
[1]吳振華.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策略探析[J].才智,2015(1):177-178.
[2]仲美惠.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情感教育研究[D].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