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春英
【摘 ? ?要】在上課之前合理的安排課堂內容,在課下進行學案的制作是每一個教師都必須要準備的。一個好的學案可以使得課堂時間和內容的搭配變得非常的合理,從而會使得課堂上的教學效率變得高效。因此,本文主要探討的是學案導學法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運用。
【關鍵詞】初中生物 ?學案導學法 ?運用探討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03.091
因為課堂教學具有許多不確定性,在課堂上時常會出現(xiàn)一些突發(fā)現(xiàn)象,這些現(xiàn)象都是教師難以預料的。如果在上課之前沒有做好充分的學案準備,教師面對這些現(xiàn)象就會顯得手足無措,而學生也會在課堂上現(xiàn)在十分茫然。因此,在課堂教學當中,學案導學法是十分重要的,它能夠使一個課堂上的教學變得井然有序,也能夠對課堂即將發(fā)生的一些突發(fā)現(xiàn)象起到防護的作用。所以教師在教學當中應該不斷的完善自己的學案,加強學案導學法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運用。
一、教案教導法和學案導學法的區(qū)別
1.課堂主體不同。在以往傳統(tǒng)的課堂上,通常教師會把整個課堂的所有內容安排的井井有條,而這些內容都是關于教師對于這節(jié)課的理解。因此,在進行課堂教學的時候,教師會對自己的教案非常熟悉,而講課的速度和進度也會變得非常的快。但是在這種教學課堂上,就容易使得學生在課堂上只會一味的聽取教師講解的內容,而自己對于這些內容沒有進行相應的思考產生自己的想法。而教師在上課的時候一味地使用教案,也會使得教師在課堂講解的時候變得非常的生硬,在不知不覺中就對課堂有了一種強制性的把控。而在這種課堂上,學生在教師強硬的教學態(tài)度下,會變得十分的膽怯,對于教師講解內容在課堂上不會過多地提出自己的意見。而這樣就會造成課堂的主體變成了教師,而學生則處于一個被動學習的狀態(tài)。這樣的課堂會大大的減少學生的上課積極性,不利于教師與學生在課堂上的溝通交流。而學案強調的則是在課堂上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而教師在課堂上通常起著引導的作用。而且學案具有很大的靈活性,它對于上課知識的制定并不是完全死板的規(guī)定這節(jié)課需要講什么知識,而是對這些知識羅列出一個框架,在具體講解的時候,隨著學生的上課情況而做出相應的調整。這樣的教學課堂,就可以帶動全體學生進行共同學習,充分發(fā)揮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作用。
2.課堂的側重點不同。教案和學案在課堂上的側重點也是不一樣的,教師在制作教案的時候通常是按照自己以往的經(jīng)驗對內容進行相應的劃分和講解。因此,教案更多的是滿足教師上課的需要,根據(jù)教師上課的要求以及教學方法來制定的。這樣的教案往往會使得學生在上課的時候對于一些知識點的講解難以理解,從而會導致學生在上課的時候再用更多的上課時間來進行相應知識點的理解和學習,這樣會使得課堂上的教學效率大大降低。而學案導學法,學案的制作是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他們能夠接受的教學方法來制定的,它的制定跟教案的制定相比,會顯得更加的合理。它在課堂上側重的更多的是學生對于知識點掌握的情況,可以在課堂上進行有針對的教學。而在這樣的學案下,學生也能夠更容易明白教師所講解的知識,在課堂上更加積極主動的與教師進行交流和聯(lián)系,充分的發(fā)揮他們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
二、在初中生物教學中運用學案教學法的目的
1.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由于教師在課前進行學案制定的時候,教師考慮更多的是如何發(fā)揮學生在課堂上的主導地位,站在學生學習的角度進行相應方案的制作。而在學案制作同時,教師通常會把這節(jié)課所要講解的一些具體的知識點用一個大的框架羅列出來,而對于那些非常細微的框架教師不會在學案當中做詳細的介紹。這樣就可以使得學生在課堂上能夠有更大的想象和發(fā)揮的空間,對于一些生物知識的探討也會變得更加的自由,不會受到教師的框架的束縛。而對一些具體知識點的學習,學生也會變得更加積極主動,在上課的時候通過教師的引導來進行積極的討論,從而在這些討論當中得出一些創(chuàng)新的點。不斷地在教學當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增強他們獨立思考、自主學習的能力。
2.滿足新課改的相關要求。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對于教學課堂也提出了許多要求。要求教師在課堂上需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導地位,讓學生積極的參與課堂學習,并且運用多樣的教學方法,使得學生在課堂上學習變得更加的有效率。而教師在設計相應學案的時候,會充分的預想課堂可能出現(xiàn)的一些狀況,以及出現(xiàn)了這種狀況該如何進行應對,在還未上課之前做好一個應對這些狀況的措施,這樣就可以使得教學課堂變得更加自由,但是在自由的同時也會變得非常的有序。而且教師在學案設計的時候,會考慮到班級學生的普遍學習狀況,設計更多符合班級學生學習的問題,讓他們能夠在這些問題的推動下進行不斷的思考。這樣的學案就能夠在課堂上調動更多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得他們在課堂上能夠更好的進行學習,不斷的發(fā)揮他們自身的課堂主導作用。
三、學案設計原則
1.對于學案框架要有足夠的了解。教師在學案制定的時候需要遵循相應的原則,使得學案的設計變得更加的合理化、科學化。雖然學案在設計的時候,教師不必像以往制作教案的時候把所有的知識點事無巨細的全部羅列出來。但是教師在設計學案的時候,應該把大的框架拿出來,然后對于下面小的框架,雖然不必詳細的歸納出來,但是教師必須對于自己的這些框架有足夠的了解。這樣才會使得教師在學生知識和思維出現(xiàn)錯誤的時候,能夠及時的拿出應對的方法,給予他們正確的解答。
2.注重教學層次化設計。在初中生物教學的課堂上,學生的學習肯定都具有非常大的差異。有些學生能夠充分把握課堂的時間,使得自己在課堂上的學習效率變得更加高效,而有些學生卻恰恰相反。但是在課堂上教學的目的就是為了讓所有的學生都能夠得到提升,因此在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在制定學案的時候,應該把知識點由難到易層層遞進進行排列。從而使得課堂上的學生能夠在教師的講解下逐漸的掌握這些知識點,使得他們對于這些知識的學習變得更加有信心。
總之,在教學過程當中教案的制定和學案的制定存在著許多差異。教案的制定更多側重的是按照教師的教學方法來制定,而學案的制定的主體則是學生。在學案設計的時候,教師要注意學案內容的設計必須要符合班級上大多數(shù)學生的學習狀況,從而使得在課堂上能夠調動更多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他們積極的參與到課堂學習當中來。
參考文獻
[1]初中生物教學中“學案導學”模式的應用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1.
[2]佚名.初中生物學學案導學教學模式探討[D].華中師范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