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爾興
【摘 ? ?要】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思維,塑造學生的個人能力是當前素質教育教學體制的基本教育要求。本文中我就從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入手,談談如何在系統(tǒng)性教育的開端做好學生的學科教學工作,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素養(yǎng),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實現教學效果的不斷提升。
【關鍵詞】小學數學 ?學科思維 ?培養(yǎng)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03.028
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思維是近幾年來隨著素質教育教學體制的改革和新課程的實施所提出的新的教學要求,目的在于改變傳統(tǒng)應試教育狀態(tài)下,考試為核心的教學模式,讓教育的重心重新回到培養(yǎng)人這一目標上來。而在當前新形勢下,我們應當如何塑造學生的學科思維卻始終還處在摸索的階段。所謂學科思維,就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針對學科知識內容的特性,所形成的對應的知識思維,包括知識學習思維和對應的問題解決思維等,從而實現根據已有知識提出設想,甚至是推理未知的能力,進而在思維構造的基礎上進一步形成對應的自主探究和實踐能力。那么要想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思維,則需要我們深入結合素質教育所提出的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從學生的需要和發(fā)展特點出發(fā),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制定對應的教學策略,以期達到既定的教學目標。
對于構建學生學科思維開始的時間越早越好,因為思維構建屬于學生精神世界發(fā)展的一部分,而對于學生來說,自從小學階段,乃至更前的時間里已經開始接觸對應的學科知識,開始接受系統(tǒng)性的學科教育,此時思維的構建已經在不知不覺中開始了。但從教學實踐來看,如果單憑學生的無意識學習,那么思維的構建往往成效性低,且學生之間存在的差異性較大,所以學校教育教學過程中設立教學崗位,目的就在于讓教師結合自身的專業(yè)知識素養(yǎng),給予學生正確的引導和幫助,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條不紊的,邏輯清晰地實現學科思維的一步步構建,以小學階段為基礎,一步步形成完整的學科思維體系,進而為未來學生進一步的學習學科知識奠定基礎。本文中我就從小學階段的數學學科教學入手,探究如何結合數學這門學科的特性,有針對性地制定教學策略,構建學生的數學學科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一、端正學生態(tài)度,塑造學生的學習信心
對于小學生來說,在學習過程中認識不到學習的重要性,進而“坐不住”是我們教學過程中面對的常態(tài)。另外,數學本身是一門專業(yè)性較強的學科,學生的學習過程中面臨著較多的挫折,部分學生容易產生“退縮”心理。所以兩相結合,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很容易呈現出教學的兩極分化現象,好則越好,壞則越壞。因此我們要想從一開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思維,就要想讓學生做到態(tài)度端正,信心充足。
首先,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引導學生充分地認識到學科的重要性。小學階段所涉及的知識內容大多局限于數字計算、簡單的邏輯的應用題以及較為直觀的幾何圖形認知等。所以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從知識本身出發(fā),將課本知識、例題和學生日常生活中的內容相結合,例如數字計算和生活買賣相結合等,讓學生在數學知識學習過程中感受到數學的魅力和實用性;另外,從考試的角度,讓學生明確數學學科在考試中的絕對分值比重??傊?,從實用性和考試兩個方面充分證實數學學科存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進而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態(tài)度。
其次,在小學數學思維構建之前,我們還要先幫助學生樹立起學習數學的信心和勇氣。因為對于小學生來說,學習能力較弱,所以在知識學習過程中對于教師的依賴性較高,那么我們從知識的制定入手,尤其是課堂新知識采取最為簡單直觀的表述方式,將知識的邏輯,如計算方法等掰開了,揉碎了講解給學生聽,從而讓學生每堂課都能聽明白,進而讓學生心理上感受到“數學有難度,但是稍微一努力也能學好。”讓學生帶著充足的學習信心投入到日常學習中去。
二、做好教學引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興趣
對于學生學科思維的構建來說,我們需要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做支撐。所以在當前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做好學生學習興趣的開發(fā),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實現教與學的完美契合。
首先,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我們要打造趣味性的課堂。就如上文所講,數學本身的實用性較為突出,所以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我們可以采取游戲代替規(guī)規(guī)矩矩教課的上課方法,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寓教于樂,如采取口算開火車,解題接龍等游戲,讓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感受到更多的樂趣,營造快樂的課堂教學氛圍,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其次,在小學數學過程中,作為教師我們要做好教學引導和教學鼓勵。一方面,在新知識的教學過程中,我們要采取主動出擊的方式,多和學生交流,例如多問問題,多和學生進行教學過程中的對話和眼神交流等,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到教師的關注,時刻跟得上教學進度;另一方面,則是采取鼓勵為主的學生評價模式,回答不論對錯,給予學生參與課堂互動以充分的肯定和表揚,然后再去就糾正和補充問題,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始終處于精神放松、愉悅的狀態(tài)。
三、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自主力
小學生好奇心重,且自我控制能力較弱,所以在學習過程中往往無意識的注意占據主導。那么作為教師來說,我們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就需要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內容等,不斷地給予學生學習上的新奇感,進而保持住學生的學習動力,一步步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科思維。首先,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結合數學的特性,培養(yǎng)學生實際解決問題和發(fā)散思維的能力。例如針對一個問題,難度適中,我們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探究,小組之間相互競爭,拿出一個小小的獎勵物品,激勵學生的探究主動性。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會因為獎勵和集體榮譽而拼盡全力,小組成員的思維活躍,則更容易在交流中碰撞出新的火花,進而豐富學生的解題思維。其次,在數學課堂上,我們還要給予學生充分的思維自由。尤其是新知識學習過程中,通過啟發(fā)式教學鼓勵學生大膽開腦洞、大膽嘗試探究。并通過這一過程,培養(yǎng)學生主動思考問題的習慣,循序漸進地培養(yǎng)起學生獨立思考并嘗試解決問題的能力。
總之,對于小學數學學科思維的構建來說,上文中我從信心塑造、興趣激發(fā)和能力培養(yǎng)三個方面展開的具體的探究,并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提出了幾點教學看法和建議。未來隨著素質教育教學改革的深入,新的教學理念和模式勢必會推動小學數學教學進入新的里程,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郭俊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J].學周刊,2016,23(23):19-20.
[2]黃友英.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J].中國校外教育,2016(1):140-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