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語文,是學生學習其他學科的基礎,對學生成長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學生在面對語文課堂的時候,會選擇逃避、消極的學習方式,難以發(fā)揮自己在課堂中的作用。學生的問題引起了教師的反思,促使教師將教學目光放在了挖掘學生參與積極性上,想要通過突出學生來喚起學生的參與意識,讓學生熟悉語文學習的方式,掌握語文學習的技能。教師在實踐中,發(fā)現(xiàn)以生活、問題和實踐為突破口,可以取得顯著的效果,增加學生的參與度。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學;學生;參與積極性;挖掘
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挖掘學生的參與積極性,是為了給學生提供一個寬松、自由的語文課堂,使學生在語文課堂中尋找語文學習的興趣,轉變學生的學習思想,促使學生融入到語文課堂中,用自己的熱情來為語文課堂增添光彩,體會語文學習的樂趣。
一、以生活為突破口——挖掘學生參與生活聯(lián)想的積極性
生活,可以將學生帶入到語文課堂中,使學生形成生活意識,學會在生活中搜尋語文的蹤跡,了解語文與生活之間的緊密聯(lián)系,進而立足生活,展開語文探索,擁有聯(lián)想的能力。但是,部分學生在語文學習中,喜歡忽視教師的生活指導,不認真聆聽,給自身學習埋下了隱患。這就需要教師重視學生的生活,促使學生積極聯(lián)想,使學生的課堂學習變得更加具有生活氣息。學生在生活下,能夠找到自己感興趣的內容,認識到生活的積極作用,不再消極對抗。由此,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挖掘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可以以生活為突破口,挖掘學生參與生活聯(lián)想的積極性。
在學習“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時,筆者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意識,讓學生尋找生活中對祖國的愛,在教學中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了中國在科技、文化、經濟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的新聞,然后組織學生聯(lián)系自己的日常生活,說一說自己對祖國的感受。學生在表達中,分享了自己對國家的認識,聯(lián)系自己的衣食住行,認為正是國家的存在,才使得自己有書讀,享受自由自在的生活,表示會熱愛國家,為國家的發(fā)展做出貢獻,讓國家的明天更美好。
二、以問題為突破口——挖掘學生參與問題探索的積極性
問題,讓學生對語文知識的思考變得更加全面,促進了學生語文思維的建立,培養(yǎng)了學生積極動腦的良好習慣。學生在思考問題的過程中,能夠了解自己哪些不足的地方,結合自己的問題進行學習道路的修正,總結適合自己的思考技巧,提升自身的思維能力。但是,部分教師在學生思考的時候,喜歡用難度超過學生理解范圍的問題來“考驗”學生,導致學生喪失了問題思考的興趣,得不償失。由此,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挖掘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可以以問題為突破口,結合學生的現(xiàn)實情況為學生設置問題,挖掘學生參與問題探索的積極性。
在學習“我的叔叔于勒”時,筆者為了使學生了解作者創(chuàng)作的面對,體會小說語言的特點,在教學中結合課文內容對學生進行了提問:課文主要講述了怎樣的事情?你認為叔叔于勒是一個怎樣的人?菲利普夫婦呢?作者創(chuàng)作的目的是為了什么?學生帶著問題,走進了課文閱讀中,了解了課文閱讀的主要內容,經過語言組織后給出了問題的答案,理解了作者創(chuàng)作的主旨。
三、以實踐為突破口——挖掘學生參與實踐創(chuàng)新的積極性
學生是課堂實踐的主體,需要在實踐中成長。教師為學生創(chuàng)設實踐的機會,有助于學生參與到課堂實踐中,利用課堂所學知識來解決現(xiàn)實問題,證明自己。但是,部分教師在學生實踐的時候,喜歡干涉學生,強迫學生按照自己的想法來,導致學生難以體會到實踐參與的快樂,影響了學生實踐創(chuàng)新的積極性。由此,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挖掘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可以以實踐為突破口,督促學生參與,促使學生在實踐中把握實踐技能的應用,挖掘學生參與實踐創(chuàng)新的積極性。
在學習“智取生辰綱”時,筆者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實踐任務,鼓勵學生立足不同的人的性格,寫一寫他們的心理動態(tài)變化,豐富他們的人物形象。學生在創(chuàng)作中,對課文進行了反復閱讀,了解了課文中出現(xiàn)的主要人物的事跡和性格特點,揣摩了他們的心理, 完成了作文創(chuàng)作,展示了自己的想象創(chuàng)新能力,找到了課堂參與的興趣。
總之,本文通過以生活為突破口、以問題為突破口、以實踐為突破口,挖掘了學生參與生活聯(lián)想的積極性,挖掘了學生參與問題探索的積極性,挖掘了學生參與實踐創(chuàng)新的積極性。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對語文學習有了積極參與的動力,熟悉了語文學習的特點,找到了自己在語文課堂中的位置,產生了語文探索的信心,不再逃避語文學習,而是在教師的帶領下,深入課堂實踐中,使用語文技能來解決語文問題,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教師在教學中,增加了與學生的溝通,知道了學生的真實需要,結合學生的現(xiàn)實情況對學生進行了教育,優(yōu)化了學生課堂學習的質量,培養(yǎng)了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為學生的長遠發(fā)展奠定了基礎。
參考文獻:
[1]張林.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J].文化創(chuàng)新比較研究,2017,1(36):44-45.
[2]孟馳.初中語文閱讀低效教學表現(xiàn)及改進策略[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7(12):4.
貴州省銅仁市思南縣板橋中學 袁中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