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開放式看圖寫話作為在新課程改革下誕生的教學方式,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寫作能力,引導學生思維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讓學生學會基本的讀寫方法。文章在分析小學語文看圖寫話教學現狀和闡述開放式看圖寫話的重要意義的基礎上,提出幾點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實行開放式看圖寫話的有效措施,同大家共同探討。
關鍵詞:開放式寫作;寫作能力;看圖寫話
寫作是語文的重要組成部分,小學低年級的作文都是以看圖寫話的形式出現,符合低年級學生的思維發(fā)展特點,從小培養(yǎng)學生寫作能力能夠充分激發(fā)小學生的興趣,為其以后的語文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磮D寫話是通過讓學生對圖畫進行自主認識,拓展思維,在豐富的想象基礎上,組織語言構思作文大綱,將圖畫內容整體連貫地表達出來。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教師的教學方式也要跟著時代發(fā)展進行改變。在小學生的寫作能力培養(yǎng)中,教師要落實“開放式”教學,有效地運用看圖寫話鍛煉學生的思維,使其能寫出高質量的作文。
一、小學語文看圖寫話教學現狀
教師的教育理念雖然跟著時代在不斷改革創(chuàng)新,但是傳統(tǒng)教育模式還是占據主導地位。從小學生開始,教師對學生就采用的是“灌輸式”教育,讓學生按照教師的標準進行學習,過于看重學生的分數。很多教師在實際的看圖寫話教學中依然采用“灌輸式”的傳統(tǒng)方式來教學,將一堆作文模板丟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去消化。教師在教學中既沒有讓學生通過充分觀察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又沒有讓學生充分表達出自己的想法,忽略最基礎的看圖寫話訓練,導致很多學生很難理解圖畫表達的意義,寫作的時候根本沒有任何邏輯性,無話可說,無話可寫,學生的寫作水平始終沒有得到實質性提高。
二、開放式看圖寫話的重要意義
1. 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小學語文開放式教學手段運用到看圖寫話教學上,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為將來高年級寫作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同時,開放式看圖寫話注重學生的有效參與,能夠充分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了學生在寫作教學中的重要性,不但能夠調動學生創(chuàng)作的主觀能動性,而且能讓他們成為課堂的主人。這樣就能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寫作課堂中來,主動地去觀察圖畫,主動去展開想象進行創(chuàng)作,同時也能在教師的指導下,逐步掌握看圖寫話的方法,提高寫作質量,形成獨立的寫作思想。
2. 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強化學生的寫作能力
開放式看圖寫話教學對于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有著重要的意義,它為學生寫作提供了很大的幫助,極大地豐富了學生的詞匯量,使學生有了更多的寫作內容。開放式看圖寫話教學能將閱讀與寫作完美結合在一起,既能夠加深學生對閱讀的理解,又能夠強化他們的寫作能力,幫助學生積累大量的詞匯,掌握寫作方法,讓學生在觀察中學會表達和創(chuàng)作,形成較高的語文素養(yǎng)。
3. 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
開放式看圖寫話教學能讓學生有更多說話的機會,讓其語言表達能力得到更好的鍛煉,從而促進他們思維能力的發(fā)展,提高其綜合能力。教師開展開放式看圖寫話教學可以讓學生先通過眼睛看,再用嘴表述自己看到的內容,然后將自己說的內容整理成書面語言,形成一篇優(yōu)秀作文。這一過程可以使學生掌握一定的寫作能力,豐富他們的想象力,并有效提高他們的創(chuàng)造能力。此外,教師利用開放式看圖寫話教學能夠更深層次地引導學生學習寫作,讓學生通過觀察圖畫的內容逐步理解圖畫背后的含義,然后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將想象到的東西表述在作文中,有利于展現其獨特的思想,從而形成較為獨特的觀點,創(chuàng)作出較新穎的文章。
三、開放式看圖寫話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實行的有效措施
1. 鼓勵自主畫畫,做到我畫我寫
將開放式看圖寫話融入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可以實現美術與語文教學的融合,形成一種較為獨特的教學方式,讓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全面的強化。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發(fā)展,教師在日常作文教學中可以積極地采取開放式看圖寫話的教學策略,這樣的方式不僅在低年級的看圖寫話中可以運用,到了中高年級的作文教學中,教師仍然可采用這樣的方式來進行作文教學。教師可以通過鼓勵學生自己進行圖畫創(chuàng)作,引導學生觀察身邊的事物,或者直接將大自然的景物畫在畫中,但是要強調,學生所畫的圖畫應當具有完整性,讓人知道這是一件完整的事情。同時,教師也要要求學生做到我畫我寫,自己所畫的東西,自己要能夠寫出來。學生將自己畫中的內容轉化為文字,也是將其想象力和內在情感用文字表述出來,這不但鍛煉了學生的表達能力,而且能夠增強學生對周圍事物的認知能力,同時也增強了學生的繪畫能力,更提升了他們的寫作水平。
2. 創(chuàng)設素材拍攝教學方式,做到我拍我寫
新時代的今天,手機、照相機等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常見的物件,成為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教師可以很好地將其運用到語文教學之中。在語文作文教學中,教師可選擇運用手機、相機等設備輔助教學,指導學生利用空余時間拍攝自己喜歡的景物等。教師根據學生的照片提出寫作要求,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照片進行創(chuàng)作。學生就能夠積極地去思考自己所拍攝照片的內容,回憶起當時的場景、故事,然后通過文字將內容完美地呈現出來,做到我拍我寫,享受這一過程的快樂,從而提高寫作能力。
3. 增加課堂觀察圖畫的機會,提高對美的認識
開放式看圖寫話的教學要點就是要引導學生學會理解圖畫的意思,能夠看懂圖畫才能構思,在寫作過程中也才不會出現跑題、離題的現象,因此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是看圖寫話的基礎。在進行圖畫觀察時,教師先要讓學生注意觀察例圖,找出圖畫包含的三要素:時間、人物、地點。有什么明顯的事物或者文字,統(tǒng)觀全貌,了解圖畫的內容。
比如,學習《少年閏土》的時候,就有一幅閏土在月光下刺猹的插畫,皎潔的月光下,一個帶著銀項圈的少年舉著三叉戟刺向瓜地里偷吃西瓜的猹。這樣一幅插圖,表達的就是整篇課文的中心主旨,刻畫了少年時期閏土單純無畏的形象。教師引導學生從整體到局部先觀察插畫,然后將插畫里的景色、人物動作,還有其他事物都說出來,最后連貫起來。通過月光可以知道這幅插畫描畫的是夜晚的景色,人物就是少年閏土,地點是西瓜地里,整體的意思就是閏土晚上看守西瓜趕猹,簡單明了。如果是組圖的形式,就要逐步分析圖畫中一些比較明顯的事物,進行分層解析,將圖畫表達的意思連貫起來,再進行深度剖析。對《少年閏土》中插畫進行深度剖析,就能體會出魯迅先生在當時回憶童年往事,對無憂無慮的童年以及單純無畏的閏土的懷念之情。
此外,教師要讓學生學會有條理地寫作,按照邏輯有序地觀察圖畫,讓學生從整體把握圖畫表現的內容,從左到右,由內而外,抓住圖畫重點,分清圖畫突出的主次關系,鍛煉學生對圖文的概括能力。看圖寫話的精髓就是由整體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體。掌握了看圖寫話的精髓,寫作的時候詞句就能夠通順連貫,不會出現顛三倒四的情況,有效地提高寫作水平。
4. 促進學生大膽想象,讓圖畫“動”起來
開放式看圖寫話的教學不但要讓學生學會看圖,理解圖文意思,而且要充分引導學生發(fā)揮想象力。小學生思維活躍,腦子里有十萬個為什么。一幅圖除了三要素的表達,在理解構成圖畫的時間人物事件之外,還能夠進行延伸想象,聯(lián)想到一些圖畫表面沒有表達出來的意思?!肚迕魃虾訄D》作為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是體現北宋時期民間風俗特色的文化瑰寶,以精美絕倫、細致入微的細節(jié)刻畫而出名。整幅圖采用的是長卷形式,運用的是散點透視構圖法,生動形象地記錄了中國北宋時期的城市生活面貌。五米多長的卷軸中,人物、車馬、牲畜多達五百多個,對人物形象、動作神態(tài)的刻畫堪稱生動逼真。畫中還有宋代房屋、船只和橋梁等,將汴京兩岸風光都細心刻畫出來,展現出一幅繁榮的景象。學生根據圖畫充分發(fā)揮想象力,自主認識幾千年之前的百姓豐衣足食的生活:水陸交通運輸都已經達到了領先水平,很多建筑的精巧細致在科技發(fā)達的現代社會也難以復制出來的。學生在看圖理解的過程中要注意循序漸進,畢竟《清明上河圖》卷幅長、環(huán)境跨度大,很多人看到密密麻麻的人物就會失去興趣,也不想再深入探究。教師要引導學生發(fā)揮想象,探究圖畫整體構圖,欣賞內容豐富的北宋盛景,從而了解畫家張擇端對當時社會生活的深刻洞察力與高超的繪畫技藝。學生要通過栩栩如生的《清明上河圖》了解張擇端利用繪畫描述北宋經濟繁榮景象的技巧,并進行合理想象。
總之,開放式看圖寫話是新課程改革的產物,是小學低年級語文作文教學的主要方式。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教師采用看圖寫話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學會深入研究圖畫對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運用觀察、聯(lián)想、拍攝等多種有效的教學手段,給予學生更多自主學習的機會,讓學生能夠根據圖畫寫出文章內容,形成較強的寫作能力。
[參考文獻]
[1]藍柳姜.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活動中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以“開放式”看圖寫話為例[J].科研,2019(9):130.
[2]李曉玲.以開放式教學策略促進低年級學生看圖寫話水平提升[J].作文成功之路(上旬刊),2017(9).
[3]祿冠鵬.小學語文看圖寫話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新一代月刊,2017(8):81.
作者簡介:黃燕寧(1979— ),女,壯族,廣西河池人,中小學一級教師,專科,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