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洋
摘 ?要:在當今學校體育課中,教師由于怕學生受傷,發(fā)生負面社會輿論,而造成體育課呈現(xiàn)“放羊”式教學或者自由活動,更甚者出現(xiàn)不上體育課。運動損傷是職業(yè)運動員的致命殺手,很多成績優(yōu)異的運動員就是因為運動損傷而提前結束了自己的運動生涯。而對于高職院校體育教師來說,學生運動損傷和康復是實施體育教學的一項至關重要的問題,很多學生運動損傷的案例給學校教學帶來了麻煩,一直困擾著體育教師。本文從職業(yè)院校入手,調(diào)查高職院校體育課中開展運動損傷防護和康復的現(xiàn)狀,并對相關問題提出相應對策。
關鍵詞:高職院校 ?運動損傷 ?防護 ?保健知識
中圖分類號:G807.4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20)07(b)-0066-03
Abstract: In today's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are afraid of students' injury, resulting in negative social public opinion, which leads to "sheep" teaching or free activities in physical education, even worse, physical education is not available. Sports injury is the fatal killer of professional athletes. Many excellent athletes end their sports career in advance because of sports injury. For PE teacher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ports injury and rehabilitation of students is a crucial issue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PE teaching. Many cases of sports injury of students bring troubles to school teaching, which has been bothering PE teachers. Starting from vocational colleges,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ports injury protection and rehabilitation in physical education classes in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makes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for related problems.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ports injury; Protection; Health care knowledge
1 ?研究對象和方法
1.1 研究對象
本次調(diào)查對象分層抽樣選取了500名山東外事職業(yè)大學2018級和2019級各專業(yè)大學生,其中選取2018級學生200名,2019級學生300名。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閱讀有關運動損傷防護和康復等方面的文章,搜集到43篇與本文相關度較高的文章,為本文的研究提供參考依據(jù)和理論支撐。
1.2.2 問卷調(diào)查法
本文通過專家法進行問卷的內(nèi)容效度檢測,在問卷發(fā)放前面對面訪談5位專家,對問卷的內(nèi)容效度進行評價,對問卷整體內(nèi)容反映問卷主題的有效程度進行打分,最高分為5分,最低分為2分。結果顯示,問卷平均得分4.26分,相對效度為0.852。
本文采用同一份問卷對同一批學生在不同的時間調(diào)查2次所得結果的相關性。筆者抽取了30名大學生進行用正式問卷進行第一次調(diào)查,2周之后讓同一批學生再次填寫同一問卷,2次測量的相關系數(shù)為α=0.967,說明再測信度系數(shù)較高,2個測量的結果具有一致性,問卷的穩(wěn)定性較好。
本次研究從2019年9~11月期間,對抽取的500名各專業(yè)學生進行發(fā)放問卷500份,回收500份,回收率100%;有效問卷462份,有效率92.4%。
2 ?研究結果與分析
體育課中開展運動損傷防護和康復的調(diào)查結果與分析如下。
2.1 學生對體育課中開展運動損傷防護和康復的興趣情況
通過對山東外事職業(yè)大學學生調(diào)查研究得出:很大部分學生對體育課中運動損傷防護和康復很感興趣;但仍有部分學生對體育課開展什么內(nèi)容無所謂。76.2%的學生對體育課中開展運動損傷防護和康復的興趣很大,很有必要。其原因有以下幾點:第一,這方面知識比較貼近現(xiàn)實生活,很新穎;第二,有些學生曾經(jīng)接觸過體育,擁有一些知識或存在運動損傷防護和康復的需求;第三,學習這些知識可以豐富自己的知識面。16.4%的學生對體育課中開展運動損傷防護和康復的興趣一般;2.4%的學生認為體育課中開展運動損傷防護和康復沒興趣,沒必要。
可以看出:96.3%的學生對運動損傷防護和康復知識“不了解”,這些學生首先未經(jīng)過專業(yè)的學習,其次他們平時沒有出現(xiàn)過運動損傷的情況,沒有涉獵過這方面的知識;2.6%的學生對運動損傷防護和康復知識“了解一點”,他們知道的那些很多是常識和一些經(jīng)驗;1.1%的學生對運動損傷防護和康復知識“非常了解”,這些學生大部分都是接觸過體育,高中時候是體育特長專業(yè)的。
2.2 男女生在運動損傷防護和康復知識的了解方面的對比
運動損傷防護和康復知識的了解與多方面因素有關,為了了解性別與運動損傷防護和康復知識掌握情況的關系,對此做了統(tǒng)計分析。
女生在運動損傷防護和康復知識的了解方面選擇“不了解”的比例為98.4%;男生在運動損傷防護和康復知識的了解方面選擇“不了解”的比例為94.8%。男女在運動損傷防護和康復知識的了解情況的卡方檢驗可以得出,Pearson卡方漸進Sig=0.039﹤0.05,表示男女之間在運動損傷防護和康復知識的了解方面上存在顯著性差異。結合調(diào)查所知,女生“不了解”的比例比男生大,并且男女之間的差異性顯著。
2.3 學生對運動損傷防護和康復知識的了解情況
雖然大部分學生對于體育課中開展運動損傷防護和康復的興趣高漲,但是他們所掌握的知識有限或存在一定的誤區(qū),甚至有些學生根本不知道,具體情況如表1所示。
3 ?結論與對策
3.1 結論
學生對體育課中開展運動損傷防護和康復的興趣濃厚,但仍有少部分學生對此抱著無所謂的態(tài)度;學生對于運動損傷防護和康復的知識,大部分都不了解,只有極少數(shù)人之前接觸過,了解一些簡單的知識;學生對于運動損傷防護和康復的知識了解方面,男女生之間存在差異,并且女生“不了解”得比例比男生高,兩者差異顯著。
3.2 對策
3.2.1 政府方面應該營造良好積極氛圍
當前關于大學生運動損傷領域的學術團隊研究和集體公關能力不強,研究合作不密切,僅有的合作都是同機構內(nèi)部合作,后續(xù)研究應加強不同機構、不同學科聯(lián)合攻關。這樣,研究隊伍將不斷壯大,其研究成果將更加豐碩和不斷深化[1]。大學生是國家未來發(fā)展的核心力量,是社會文明進步的希望。大學生的身體健康直接關系到社會的發(fā)展,面對高職院校體育課中開展運動損傷防護和康復內(nèi)容,國家首先應該加強宣傳力度,普及正確的知識,營造良好的社會輿論,改變傳統(tǒng)的體育價值評價體系。提升體育與醫(yī)療共生度需要轉變觀念,將“以疾病為中心”轉為“以健康為中心”,建立整體的、全面的包含身體、心理、道德、環(huán)境、行為、心靈、智力、社會等范疇的“大健康”理念,形成以人類、民族、國家健康為根本[2]。
3.2.2 學校方面大力支持鼓勵體育課中開展運動損傷防護和康復
大學生體育課中開展運動損傷防護和康復離不開學校的支持和幫助,我們應該加強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以及運動損傷防護意識,高校應該改變原來的傳統(tǒng)保守的上課理念。教師不僅要傳授專業(yè)技術知識,還要加強大學生的受傷之后的康復教育,更要重視學生的運動損傷防護意識。讓學生理論結合實踐,把他們從理論的框架中帶到實踐中,在實踐中提高興趣,增強能力。
3.2.3 保證教師教學水平,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教師作為直接與學生接觸的對象,教師的教學水平直接影響著這門課程的開設及學生的興趣,大部分教師對于體育課程的運動技術教學不存在問題,但在運動損傷防護和康復還存在很多不足。運動損傷防護和康復需要教師掌握運動解剖學的知識:從人體的結構、運動動作的模式下手[3]。高職院校要想對學生開展高效的康復訓練,需要開展多方面的工作,有效解決學生運動損傷后出現(xiàn)的心理認知問題。首先,依據(jù)學生認知情況科學制定康復方案,讓學生主動接受康復訓練,避免學生出現(xiàn)一些心理認知問題。其次,高職院校從事康復訓練的教師需要幫助學生對心理狀態(tài)進行調(diào)節(jié),幫助他們實現(xiàn)心理認知最優(yōu)水準的調(diào)節(jié)[4]。這就需要教師本身掌握心理學方面的知識,才能更好地對學生進行調(diào)節(jié)。
參考文獻
[1] 陳咸,鄧士琳,仲鵬飛,等.我國大學生運動損傷研究的可視化分析[J].中國學校體育,2018,5(10):16.
[2] 閆希軍,吳廼峰,閆凱境,等,大健康與大健康觀[J].醫(yī)學與哲學,2017,38(3):9-12.
[3] 劉展.人體動作模式和運動鏈的理念在運動損傷防護和康復中的應用.[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16(42):6.
[4] 段紅允.高職院校學生運動損傷后的心理反應特征及康復措施研究[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8(31):7.
[5] 王安利,劉冬森.力量訓練與運動損傷的預防和康復[J].中國學校體育,2014(1):4.
[6] 張詩陽.運動損傷康復現(xiàn)狀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5(5):12.
[7] 潘忠.大學體育籃球教學中運動損傷的預防途徑及對策研究[J].棗莊學院學報,2019,36(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