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艷梅
【摘要】小學階段美術教學應與其他階段所不同,教師需要從認識學生群體特點的角度,選擇合適的美術欣賞教學方法。本文以小學生為對象,從幾個方面探討了美術欣賞教學策略,期望能跟各位一線教師共同學習與借鑒。
【關鍵詞】小學;美術;欣賞教學
培養(yǎng)學生對美的認識和表達美的能力是美術欣賞教學的目標所在。對于小學階段來說,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表達能力是一項很好的教學內(nèi)容。在教育中,小學階段學生特征是邏輯思維能力弱、表達能力稍差、觀察能力和記憶能力不足,這些都是由于學生社會閱歷少,并且剛接觸美術的原因,進而增加了美術欣賞教學的難度。因此,教師必須認清學生的學習特點,以學生的心理和生活為出發(fā)點,先讓學生敞開心扉,然后逐步引導學生欣賞美術。
一、利用信息技術,培養(yǎng)美術素養(yǎng)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多種信息化的教學手段涌現(xiàn),而且多媒體業(yè)已成為課堂輔助教學的必須器材。小學美術教師要適應時代發(fā)展的潮流,改變以課本的圖片資料和教師的語言講解為主的傳統(tǒng)教學方式,良好運用信息技術,使其為美術課堂服務,為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服務。例如,我們知道在中國,尤其在元明清時期,美術作品較多,很多文人懷才不遇,仕途坎坷。面對國破家亡,他們只能把自己的情感寄托于畫面中。因此,形成一種中國式的象征符號。如“四大君子”圖式——梅蘭竹菊。在教學時,教師就可以通過多媒體給學生展示中國有代表性的畫家王冕、徐渭、鄭思肖、項圣漠、朱耷等作品,并通過PPT簡要介紹了這些畫家的人生經(jīng)歷,讓學生直觀地感受我國古代作品的精湛。這樣一來,在美術教學中,筆者利用信息技術,有效培養(yǎng)了學生的美術表現(xiàn)素養(yǎng),增強了學生的直觀感知。
二、基于鼓勵為主,共同欣賞美術
小學階段學生由于受到年齡級和社會閱歷的影響,美術的鑒賞能力十分不足,同時在對待新事物的時候情緒十分抵觸。因此在教學中,學生的交流或表達是教師調(diào)整教學的必要基礎,引導學生學習表達是美術欣賞教學中教師的教學目標之一。這一目標要求教師在與學生的溝通中保持平等友好的態(tài)度,鼓勵、輔以評論,引導學生共同欣賞美術,敞開心扉。例如,在進行家具欣賞教學時,筆者以學生家庭中常見的椅子和凳子為出發(fā)點,使學生對所學的知識感到親切,并且用圖片給學生展示了幾種不同形式的家具,如鋪有毛絨毯子的沙發(fā)、學習椅、小長椅,讓學生去講述‘他們坐起來時的感受”。面對著這些生活中常見的物品,學生的發(fā)言更加踴躍,用簡單的詞語來形容它們,比如“舒服”“不舒服”“好看”等。在這一點上,筆者表揚學生“很好”,“真的很對”等。由此,學生建立了自信,更愿意表達自己。后來,筆者將明清時期的家具與現(xiàn)代家具進行了比較。在學生被鼓勵去觀察兩者之間的區(qū)別之后,他們表達了直覺的感受:“左邊的更好看”和“那個更舒服”。筆者一個接一個地表揚學生,并通過獎勵紅五角星來鼓勵學生說話。筆者贊揚學生對不同觀點的欣賞,并逐漸幫助學生建立信心,增進他們對美的了解。
三、利用感官體驗,多元感受美術
教師必須認識到,小學階段學生的心理發(fā)育程度。這意味著在美術欣賞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方法可以適當?shù)亟咏W生的教學,如提高教學內(nèi)容的趣味性,增強教學方法的形象性,增強學生學習方法的直覺性。多感官體驗的運用是一種以意象教學為基礎的教學方法,不僅使學生的情感多樣化,欣賞美術,而且使學生更容易通過觀賞等感官體驗接受和理解美術。例如,在動植物欣賞教學中,為了讓學生感受到動植物的美,筆者開始以感官體驗的形式進行教學。在欣賞植物的時候,筆者先讓學生以圖片的形式欣賞自然風光,然后引導學生到校園內(nèi)的花壇、草坪上觸摸花草樹木等,引導學生描述花草植物的形象,以鍛煉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表達能力。當欣賞動物的時候,筆者會選擇更溫順的兔子來上課,這樣學生就可以通過逗弄和觸摸來體驗動物活潑可愛的動態(tài)美,用這種可愛的動物來激發(fā)學生的思維和課堂參與的興趣,以獲得良好的教學效率。
四、舉辦創(chuàng)新活動,激發(fā)創(chuàng)造能力
活動是學生在學生園中的常態(tài),能夠有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學生在活動中學習知識,同時活動的舉辦也能夠激發(fā)學生的成長。當美術課程接近尾聲的時候,學生園可以舉辦一場美術創(chuàng)新活動,讓學生將本土的資源與現(xiàn)代課程中的元素進行結合,既能夠考驗每一個學生的美術實力,也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同時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強烈的表現(xiàn)欲特征,設置一些活動獎項,刺激學生繪畫的欲望,從而增強自身的繪畫實力。例如,我們在學生園內(nèi)可以對本土資源進行有效利用,既能夠讓學生加深對文化的傳承,也能夠讓學生的審美多樣化,從而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
總而言之,我們要加強對小學階段美術教學的重視程度,要注意合理應用自己的資源,讓資源的作用發(fā)揮最大化。同時,教師一定要設立良好的教育觀念,科學合理地安排自己教課的每個環(huán)節(jié),實現(xiàn)教學的最優(yōu)化。
參考文獻:
[1]胡斌.談小學美術欣賞課的“教”與“學”[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17.
[2]湯杰.小學美術欣賞教學漫談[J].華夏教師,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