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翠花
摘?要?隨著教學改革的出現(xiàn),以及素質教學理念的不斷深入,在當前的教學環(huán)境中,不同的教學手段逐漸浮出水面,為教師們提供優(yōu)質的教學幫助。在小學教學中,很多教師都會由于學生年紀小、注意力無法集中而產(chǎn)生較多的教學壓力。此時教師們就可以結合網(wǎng)絡技術開展教學,利用微課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诖?,本文對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進行分析,以供各位同仁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微課教學;應用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20)24-0022-02
首先,所謂微課教學視頻,指的就是利用網(wǎng)絡技術將教學內容整合成視頻,指導學生進行觀看學習的一種教學方式。在該種教學模式的指導下,學生們不僅能夠有效提升自身的學習興趣,同時也能夠有效提升自身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及學習意識,促進自身核心素養(yǎng)的形成。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們便可以對該種教學模式展開合理的應用,以促進學生的綜合化發(fā)展。
一、微課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整合的作用
在最近幾年,微事物已經(jīng)較廣泛地出現(xiàn)在人們的生活中,也越來越多地受到人們的喜愛。比如說,微電影、微信、微新聞以及微博等。新事物的出現(xiàn)必然是有新市場,現(xiàn)在不會玩微信的人已經(jīng)很少,會看微新聞的人正在逐年增加,會使用新式事物已經(jīng)成為了一種時尚。對語文教學中使用微課來說,已經(jīng)取得了一些成效,應該把微課教學理念再深入到教學實際當中去,特別是較偏遠的地區(qū),微課還沒有進入課堂的地區(qū),更是需要教育部門加強宣傳,增強微課的普及力度。微課因為其本身的特點,在語文課上發(fā)揮著重要作用。概括來說,主要有幾點:一是短。它的這個作用就是不占有較多的課堂時間,在課堂上學生仍然有很多時間去學習,教師在使用課堂時間上很充裕。二是精。它是針對一個知識點來設計的,通過教師精心設計的微課,能在很短的時間內講解透徹。
二、微課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整合的策略
(一)借助微課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濃厚的學習興趣是推動學生主動思考與探究語文知識的源動力,是獲得理想教學效果的基本條件。特別是在小學教育過程中,學生的思想還不夠成熟,處于逐漸獨立的階段,他們對各種新穎、生動的事物有很高的好奇心及探究熱情。因此,在小學語文日常教學中,教師應充分利用學生的這一身心特點組織教學活動。而微課的應用,可將原來較為抽象、艱澀的語文知識以更為直觀與生動的形式展示出來,借助圖文并茂、色彩鮮明、動感畫面吸引及引導學生,可最大限度提高學生的語文課程學習興趣,有助于他們主觀能動性的充分發(fā)揮,這就為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優(yōu)化奠定了基礎。
例如,在學習《月光曲》這一課的時候,由于小學生閱歷較為有限,對課文描繪的異常美麗的月光難以做到深刻體會與感知,這就不利于他們對課文內容及情感思想的理解。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就可用微課教學法組織教學活動,為學生播放與課文內容中所描述月光相符合的圖片或視頻,使得學生在觀看這些直觀的、形象的資料信息的過程中更加真切地感知到月光的清幽,產(chǎn)生置身其中的感覺,最終精準地掌握課文中蘊含的豐富情感,同時還可使得學生在新穎、有趣的教學過程中產(chǎn)生更高的語文課程學習興趣。
(二)借助微課豐富學生語文知識
語文學科的外延與整個生活等同,只有讓小學生獲得盡可能多的語文知識,才能使得他們逐漸擴大視野、開闊胸懷,更好地了解世界,從而不斷增強他們的文化積淀及語文素養(yǎng)。而微課與其他教學方法相比具有容量大的優(yōu)點,可在有限的時間內為學生展示更為豐富的、多樣化的知識與信息,使得他們的語文知識儲備量不斷增大,這就為學生寫作能力、理解能力等的提升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
例如,在學習《葡萄溝》這一課的時候,課文中有一段關于制作葡萄干的描寫。學生們雖然對葡萄干這一事物非常熟悉,很多學生也十分喜歡吃這一食品,但是學生們只知道葡萄干的美味及樣子,而對其制作過程卻知之甚少,因此借助教材的幾句文字描述難以深刻理解其制作過程。針對這一情況,語文教師就可利用微課視頻為學生播放制作葡萄干的細致過程,使得學生可對制作場地、制作流程及制作工藝有更清晰的了解,有利于學生生活知識的豐富與增加。在此基礎上,教師還可根據(jù)課堂剩余時間的多少,為學生適當播放一些他們普遍較為關注的其他食品的制作視頻,不僅可滿足學生的求知欲,而且可大大增加學生的知識儲備。教學實踐表明,用微課教學組織的小學語文教學中,基于新穎的教學形式及大量的生動信息,可明顯增加學生的知識厚度,有利于學生思維能力及寫作能力的快速發(fā)展。
(三)借助微課拓展語文教學時空
如上文所述,語文課程涉及方方面面的知識,僅僅依靠有限的課堂時間是難以讓學生全面而透徹地掌握的。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大膽拓展語文課程教學時間與空間,盡可能為學生提供及創(chuàng)造更多的學習語文知識的機會,使得他們在課下也能依據(jù)自己的學習需求有針對性地開展學習活動,從而為小學語文教學有效性的優(yōu)化提供新契機。在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背景下,微課作為一種富有現(xiàn)代氣息的教學新方法是順勢而生,其可把教材知識點進行合理的整合與拆解,并且能夠大幅拓展教學活動的時間與空間,從而擺脫了傳統(tǒng)課堂教學時空的束縛。在日常教學中,小學語文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特點及教學目標需求,將一些教學難點與重點知識的教學過程進行錄制,然后以微視頻的形式發(fā)給學生,使得學生可借助移動終端設備在任何地點與時間都能學習相關知識,從而開展更有針對性的查漏補缺,以便推動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提升。
例如,在學習“病句修改”這一知識點相關的內容時,教師就可把病句修改的技巧、方法及正確的句式與句型錄制成微課,引導學生在課下學習。由于微課具有時間較短、主題鮮明等特點,學生可在有限的時間內集中精力高效掌握,這就有助于該部分內容教學效果的提升。
三、微課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整合應提高的地方
在現(xiàn)實中,微課的利用率很低,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一個原因是原有教學模式已經(jīng)在教學中根深蒂固,很難融入這種新式教學。特別是年齡較大的教師,認為這種教學方式可能會擾亂課堂秩序,學生的注意力被分散了,因為小學生在學習上的注意力本身就容易受到外界情況的影響,在課堂上如果頻繁進行微課教學,學生的興奮勁是會提高,但真正掌握知識的效果究竟是怎樣的,他們并不知道,也不敢去嘗試。另外,就是小學語文的微課資源量比較少,而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大多數(shù)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任務很重,而且除了教學之外,還需要修改作業(yè),完成備課等,用來設計微課的時間少之又少,在沒有時間保證的情況下,要設計出一個高質量的微課是不現(xiàn)實的。最后,在很多學校里,由于硬件設施較欠缺,加上教育資源不足,教師在設計微課時,受制于各種因素,很難開展微課的設計工作。很多教師并沒有重視微課的設計質量,而是重視了數(shù)量,導致微課失去了它應該有的效果。教師開始應用微課進行教學,并且在教師的潛意識里,認為小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一定會有所提升,其實不然,如果使用不當,學生在課堂上出現(xiàn)分心,對語文學習有百害而無一利,甚至當在使用微課時,學生的接受度并不高時,就應該先立即停止使用,再進行詳細調查研究,查找出現(xiàn)問題的地方,并立即解決,及時更正。
四、結語
總而言之,為了有效地激發(fā)小學生對于語文知識的想象力與探究欲望,同時也為了讓學生對于語文學習產(chǎn)生興趣,運用微課模式開展教學是非常有必要的。所以教師們必須充分意識到微課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作用,并切實加強對其應用質量的控制,才能更好地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康琰琰.“微課”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整合[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9(11):49-51.
[2]姚偉萍.微課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9(24):166.
[3]馮倩媚.微課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新課程研究,2019(07):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