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雪
摘?要:隨著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不斷使用,網(wǎng)絡信息化也越來越影響著高中語文教學活動的開展。因此,教師要認真研究網(wǎng)絡信息化具體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促進語文教學課堂能夠變得更加生動有趣,實現(xiàn)高效率地向學生傳授知識,以便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
關鍵詞:信息化教學;高中語文教學;影響
中圖分類號:G633.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0)13-126-1
信息技術改變著人們學習、交往、工作乃至生活方式。高中語文教學必須與時俱進,與信息技術融合,才能適應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發(fā)展的總趨勢時代要求。筆者下面就信息技術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提幾點粗淺的看法。
一、信息技術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運用的重要作用
1.信息技術可以有效集中高中學生的課堂注意力。
高中階段的學生已經具備良好的思考能力,但是對于復雜和深奧的語文知識的學習需要教師引導和輔助。只有在語文教師的幫助下,高中學生才能有效進行學習和理解重難點知識與創(chuàng)新性材料等難度較大的內容。而信息化教學在高中語文課程中的運用,可以有效渲染課堂氛圍,調動學生堂學習的積極性。
2.信息技術可以幫助學生理解各種重、難點知識。
在日常的高中語文教學中,由于學生知識基礎薄弱,會出現(xiàn)一些重、難點知識。學生知識積累不足,有的知識比較抽象,教師無法通過口頭教學讓學生理解。長此以往,影響了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而信息技術在語文課程中的有效運用,可以有效幫助學生理解各種重、難點知識。利用信息技術對語文知識進行制作轉化,以生動形象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教育指導,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語文思維能力。
3.信息技術可以幫助教師減輕工作負擔。
在新時代的大數(shù)據(jù)背景下,“電子老師”已經產生。這不僅僅指的是語文教師自己要走信息化發(fā)展之路,更重要的是,教師必須要利用信息化手段改善課堂教學,優(yōu)化作業(yè)批改、課外輔導和答疑等復雜工作,進一步減輕高中語文教師的壓力和工作負擔。
二、信息技術在高中語文課中運用的教學策略
1.結合語文教學要求,創(chuàng)新信息化的教學模式。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開展教學方式的改革創(chuàng)新,已成為教師課堂教學的重要內容。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充分踐行“一核”、“四層”、“四翼”的評價原則,把提高和夯實學生的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作為教學目標,要使用信息化手段,包括微課、網(wǎng)上教學、創(chuàng)客教育、網(wǎng)上作業(yè)批改等,以全新的教學模式深化、內化和活化高中語文教學,從教學設計、教學方法、教學思路等方面進行信息化整合,把“教”、“學”緊密結合,把教師的教學內容用信息手段展示與擴容,讓學生有針對性地接觸網(wǎng)絡與信息教育資源,充分把自己的學習潛能激發(fā)出來,進而實現(xiàn)語文能力的提升和核心素養(yǎng)的提高!
2.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多媒體教學可以將教學情境化無聲為有聲,化靜為動;變傳統(tǒng)教學中學生的呆板狀態(tài)為互動狀態(tài)。課堂教學是一個持續(xù)的過程,我們要盡可能地讓學生保持持久的興趣,使學生最大限度地投入到學習中。在教學過程中,我會使用一些音樂、圖片讓學生欣賞,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接受美的熏陶。在此基礎上,我還引導學生進行朗讀、理解文章內容、體會作者情感,進而背誦文章。比如在教學《最后一次講演》這篇演講詞時,我在上課之前先播放的聞一多最后一次義憤填膺、慷慨激昂的演講片段,讓學生進入演講的情境,感受演講者的激情,從而激起他們深入學習的興趣,然后鼓勵學生們模仿演講的片段,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進行演講,學生們參與比較積極,讓本來枯燥的議論文學習變得有了活力。
3.結合教材制作課件,引導學生對難點知識的學習。
信息技術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有效應用,對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有極大的幫助。語文課程有很多知識比較復雜、抽象,學習難度常大,影響了課堂的教學效率。因此,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對學生進行教學指導,把這些難點知識制作成課件進行針對性教學,學生通過課件進行學習和觀察,達到突破各種教學難點的目的。如,在學習高中閱讀文章的時候,要想引導學生理解故事中蘊含的深刻寓意,體會借事述理的特點,教師可以利用屏幕播放課件,營造獨特的氛圍,讓學生朗讀課文及分角色朗讀文,使學生深入理解故事中蘊含的情感,從而得到心靈上的啟迪。
4.借助網(wǎng)絡,延伸拓展語文知識。
教師在借助網(wǎng)絡教學的過程中,除了激發(fā)學習興趣外,還可以引發(fā)學生積極思考。比如在學習契訶夫的《變色龍》時,我利用不同條件下變色龍顏色變化的圖片展示給學生,讓他們在欣賞圖片的同時思考變色龍的特征、變色龍變色的條件和目的等,通過交流討論的形式,讓高中學生深入理解和把握人物形象。再比如在教學《孔乙己》時,我播放孔乙己最后一次進店的視頻資料,讓學生直接去觀看孔乙己最后的悲慘狀況,從而激發(fā)他們思考造成這樣狀況的原因,調動他們思考的積極性。當然,高中語文教師還可以進行課后拓展,調動學生興趣,延伸課外生活。在一堂課堂即將結束時,學生們已經感到疲憊,我有時會播放一些歌曲或視頻來舒緩學生的壓力,調節(jié)學生的情緒。
總之,信息技術對高中語文教學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這項技術改變了傳統(tǒng)教學模式,激活了學生語文學習的熱情,使學生更好地投入到學習之中,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因此,教師要不斷總結教學經驗,提高自身對多媒體技術的運用能力,力爭為學生帶來更好的學習體驗。
[參考文獻]
[1]何美玲.信息化背景下高中語文教學實踐改革探究[J].學園,2015(25).
[2]牟躍軍.淺談信息技術時代對語文教學的作用[J].學周刊,2018(09).
[3]曾琳琪.基于建構主義學習設計的教案設計[J].當代教育科學,2018(01).
[4]張榮謙.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高中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課研究[J].中國現(xiàn)代教育裝備,2018(02).
(作者單位:甘肅省天水市秦安縣第一中學,甘肅?秦安74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