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杭琪
【摘?要】考慮到小學生求新求奇的年齡特點,小古文的導課應(yīng)力求形式多變,“趣”字當頭。一次好的課堂導入,往往能充分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調(diào)動他們的積極性、提高學習的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結(jié)合教學實際就如何采用故事導入、多媒體導入和提問導入等方式談點自己的做法和感受。
【關(guān)鍵詞】小古文;導入;故事;多媒體;提問
都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課文的導入會直接影響到學生對這篇文章的印象,對這堂課的興趣。托爾斯泰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钡拇_,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小古文在三年級進入小學語文課堂,正處于啟蒙階段,重在為今后的學習打下基礎(chǔ),所以在教學時要考慮小古文學習的持續(xù)性,讓教學具有趣味性,借以保護學生對小古文的求知欲。文言文具有語句精練,但又晦澀難懂的特點,連中學生都會覺得難學,更何況小學生呢?那么這流傳千年的珍寶怎么才能走進孩子們的內(nèi)心呢?生動、新穎的課堂導入是激起學生學習興趣的第一步,所以顯得尤為重要。一次好的課堂導入,往往能強烈地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調(diào)動他們的積極性,進而提高學習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就結(jié)合筆者在小古文教學中的經(jīng)驗,介紹如下幾種導入方式,借以拋磚引玉。
一、故事導入——傳統(tǒng)方法顯身手
孩子們都是在爸爸媽媽的睡前故事中長大的,所以小學生最喜歡的就是聽故事,一個好老師,必須具備講故事的能力,所以我們就可以抓住孩子們的這個心理,利用小故事來導入小古文,讓小古文不那么生疏艱澀。比如筆者在教學《司馬光》一課時,就是從司馬光賣馬的故事引入:在一個集市上,一個叫司馬光的人要賣一匹馬,這匹馬毛色十分純正,高大有力,性情溫順,只可惜夏季有肺病。司馬光對管家說:“這匹馬夏季有肺病,這一點一定要如實告訴買主?!惫芗也唤?,問:“哪有人像這樣賣東西的呀,我們賣馬怎么能把別人看不出的毛病說出來,這樣就賣不了好價錢了?!彼抉R光可不認同管家的看法,對他說:“一匹馬多少錢事小,對人不誠信壞了名聲,這損失才大?!惫芗衣犃藨M愧極了。同學們,這位叫司馬光的人,他不僅非常誠實,還特別機智勇敢,今天我們就來看看他破甕救友的故事吧。像這樣帶著故事和想象情節(jié)去學習小古文,自然不會無聊。
再比如《學弈》一文,因為是跟圍棋有關(guān),而附近衢州的爛柯山又是圍棋的發(fā)源地,筆者就從爛柯山的傳說來導入:同學們,你們?nèi)ミ^衢州嗎?衢州有一座山叫作爛柯山,相傳,晉國時期有一位叫王質(zhì)的樵夫到石室山砍柴,見到兩個孩子在下圍棋,就坐在一旁觀看。一局還沒看完,有一個孩子便對他說:“你的斧柄(古時也稱柯)爛了?!蓖踬|(zhì)一看果然不假,他回到村里才知道已經(jīng)過了數(shù)十年,從此以后,人們就把石室山稱為爛柯山,并把“爛柯”作為圍棋的別稱。今天,我們要來看看一位圍棋名師是怎樣教他的弟子下棋的。先用民間傳說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再用圍棋這種新鮮事物讓學生產(chǎn)生興趣,把故事的大致筋骨告訴學生,那么學生就能自己借助注釋去理解全文了。
二、多媒體導入——現(xiàn)代手段出奇兵
現(xiàn)在的課堂上,多媒體的應(yīng)用非常頻繁,因為它能夠把圖像、動畫、聲音、文字等信息,用圖文并茂的方式傳達給學生,這種教學手段符合小學生的心理特征和認知特點,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最大限度地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從而大大提高了課堂效率。多媒體導入對于小古文的教學同樣起到非常顯著的效果,筆者主要采取了以下幾種導入方式。
(一)圖片渲染
圖片的展示會產(chǎn)生一種很直觀的視覺效果,就像低齡的孩子都喜歡看繪本而不是大段的文字,圖片在多媒體中的運用也十分廣泛。形象直觀的圖片能幫助教師精確導入,讓學生一下抓住要點。比如在教學《守株待兔》一課時,筆者出示了一些大家耳熟能詳?shù)脑⒀怨适碌牟鍒D,像《濫竽充數(shù)》《自相矛盾》《鄭人買履》《老馬識途》等,然后問道:同學們,猜一猜這些圖分別是什么故事?待學生猜出來后,再引出新課:看來這些故事你們都很熟悉了,它們都有個共同點,都是寓言故事,今天老師也帶來了一幅四格漫畫,請同學們仔細觀察,說說你們看到了什么?生1:第一幅圖我看到了有一個人拿著農(nóng)具去田里,前面有一棵樹。生2:第二幅圖我看到了有一只兔子跑過來撞到了樹上,死了。生3:第三幅圖我看見這個人坐在樹旁,想著會不會有兔子再跑過來撞到樹上。生4:第四幅圖我看到有人路過覺得很奇怪,就問他為什么要坐在這里,他回答說我等著兔子送上門來呢!今天我們要來學習這一篇寓言故事,那就是《守株待兔》,從而引出今天要學的正文,并很快就讓學生掌握了寓言這種文體。使用圖片進行導入,不僅改變了傳統(tǒng)的口頭說教模式,而且還提高了學生對語文課堂的專注度,也讓小古文的學習變得趣味橫生。
(二)音樂熏陶
人類之間語言有國度,可音樂卻無國界。音樂具有很強的感染力和調(diào)節(jié)力,可以使人喜,使人憂,課前我們可以通過音樂讓學生放松心情,可以讓他們從旋律中感受大自然,感受作者的喜怒哀樂,通過音樂、吟誦等方式導入,能使學生更快地進入教學的氛圍之中。在上課之初,仔細品味新課的情感基調(diào),選擇適合這堂課的音樂導入,也可以起到很好的渲染氣氛的效果。
比如教學《伯牙絕弦》這篇跟音樂相關(guān)的小古文時,筆者就先以古琴曲《高山流水》導入:同學們,請大家閉上眼聆聽,你聽到了什么?生1:我仿佛看到高山之巔云霧繚繞的景象。生2:我聽出了有些地方節(jié)奏比較快,像潺潺的流水。師:這就是中國十大古曲之一的《高山流水》,這里面還有一段廣為流傳的故事,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俞伯牙和鐘子期的故事。這樣通過音樂就自然架起了引入課堂正題的橋梁。
(三)視頻激趣
動畫片是孩子們最喜歡看的了,如果能把動畫和教學相結(jié)合,相信會有更多的孩子愛上小古文,愛上語文。因為運用媒體播放與授課內(nèi)容相關(guān)的視頻錄像,能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可以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教學質(zhì)量。筆者在執(zhí)教《紀昌學射》時,尋找了一段網(wǎng)上的《后羿射日》的小視頻:同學們,請觀看一段視頻,說說你看到了什么?生1:這是后羿射日的故事,是我國古代的神話傳說,講的是他用弓箭射下了九個太陽。生2:我看到了后羿拿著弓箭射下金烏的英勇身姿。師:看來同學們對這個故事都十分熟悉了,那么你們對射箭這項技能了解嗎?我國古時候有六藝,就是六種技能,分別為禮、樂、射、御、書、數(shù),其中“射”就是射箭,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門技藝是怎樣練成的。一起走進課文《紀昌學射》來學習一下吧!這樣就能抓住了學生的心理特點,迅速將他們的注意力吸引到文本上來。
三、提問導入——師生互動活課堂
古人云:“學起于思,思源于疑”,而“好奇之心,人皆有之”,好奇心對于小學生來說尤為突出。懸念可以造成一種急切期待的心理狀態(tài),具有很強的誘惑力,從而引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并借此激起他們對知識探索追求的濃厚興趣。比如在《兩小兒辯日》這堂課的教學時,筆者是這樣導入的:同學們,老師問你們一個問題:你們覺得是夏天好還是冬天好?(生討論)我們請兩位同學來說一說。(學生辯論發(fā)言)你們都說出了自己的理由并且反駁了對方的觀點,這就是辯論?,F(xiàn)在啊,有兩個孩子也在為一件事爭論,讓我們看看孔子是怎么解決的吧!學生閱讀課文,往往會對故事發(fā)展或人物命運產(chǎn)生一種十分關(guān)注的心情,根據(jù)學生這種心理去設(shè)置一些懸念性的問題,往往能引起學生學習新課的濃厚興趣,這樣,教學小古文的難度也就大大降低了。
四、游戲?qū)搿⒔逃跇啡の渡?/p>
孩子在小學階段會比較喜愛表現(xiàn)自我,什么事都很積極搶著來,玩游戲自然是最受學生歡迎的項目了。在游戲中,每個孩子的參與度極高,自然能夠更快激起他們的興趣。筆者最常用的就是猜謎游戲,謎語的內(nèi)容通常都與課文內(nèi)容有所關(guān)聯(lián)。比如在教學《貓斗》一課時,可以用和貓相關(guān)的謎語導入:“腳穿釘鞋走無聲,不愛吃素愛吃腥,白天無事打瞌睡,半夜覓食不點燈?!蓖瑢W們,你們能猜出這是什么動物嗎?對了,你們可真聰明,這就是半夜抓老鼠的貓,你們家里養(yǎng)過貓嗎?見過貓打架嗎?今天就讓我們來看看小黃貓和小白貓是怎么打架的吧!這樣導入后,相信學生都迫不及待地想去一看究竟了。
總之,“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新課導入是課堂教學的開端,對課堂教學的效率有著直接的影響,生動、新穎的新課導入能夠調(diào)動學生對文言文的學習興趣和熱情,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通過豐富多彩的課堂導入,有助于確立課堂基調(diào),實現(xiàn)課堂教學目標,使導入這個教學的“第一錘”敲在學生的心靈上,迸出迷人的火花。這樣的引導不僅讓孩子對將學的小古文產(chǎn)生了興趣,而且使其能自主有效地去延讀其他小古文,達到了一石二鳥,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祁秀春.利用多媒體導入小學語文課的方法[J].課程教育研究,2015(10).
[2]黃種堅.淺談?wù)Z文教學的導入藝術(shù)[J].語文教學與研究考試周刊,2016(91).
[3]秦春娥,郭艷.讓導入充滿智慧,讓課堂富有靈性——淺談小學語文課堂導入的幾種方法[J].新課程(小學),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