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澤堅
【摘要】高中藝術特長生在普通高中教育中是一個特殊的群體,在藝考結束后,如何指導藝術生進行有效的歷史學科復習,使他們能夠實現(xiàn)藝術和文化雙上線,對此,進行了一些嘗試。
【關鍵詞】高中特長生 歷史教學 心理教育 教學方法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藝術類人才需求量越來越大,為藝術院校培養(yǎng)人才的普通高中開始重視藝術類學生的培養(yǎng)。我校從2002年開始,創(chuàng)設藝術特長班,屢創(chuàng)佳績。但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普遍感覺藝術特長生的文化課難教。想要找到適合藝術生的歷史課教學模式并不容易,這一直是讓藝術特長班的歷史教師頭疼的問題,也是值得探討的議題。筆者長期擔任藝術特長班歷史學科教師,在教學實踐中進行了一些有益的嘗試??偨Y出歷史學科的教學應從兩個方面出發(fā),一是心理教育,二是知識和方法的傳授。
一、心理教育
1.關心理解學生。一位特級教師曾對我說:“教育學生,就是改變學生的態(tài)度,只要學生態(tài)度端正了,學習就變得自然而簡單?!迸d趣是最好的老師,如何讓藝術生對學習感興趣,自主學習,是老師首先要解決的問題。筆者認為,只有真正理解他們,關心他們,成為他們的良師益友,才能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的習慣。遇到不愛聽課,上課吵鬧的學生,筆者一般不會在課堂上批評他們,我會利用自習課或者課間時間和他聊天,問問他家鄉(xiāng)在哪里、喜歡什么運動等話題,跟他聊一些感興趣的話題,像朋友一般的交流,學生會比較開心,覺得老師也是朋友,下次上課的時候,他也會很講義氣,認真聽老師講,甚至制止其他吵鬧的同學。在課外時間,我也喜歡參與學生的活動,有時和他們一起打球,有時去看他們畫畫,去聽他們唱歌。在這個過程中,也可以和他們聊天,交流生活和學習,他們也非常開心,非常歡迎老師去關心他們了解他們,跟他們融合在一起。
2.創(chuàng)設寬松愉悅的氛圍。有研究表明,課堂氣氛的輕松、和諧,能更好的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歷史課枯燥乏味,會讓人打瞌睡,我在上課時,看到學生精神狀態(tài)不好,我就講點小笑話引起他們的興趣,或者講點課文涉及到的課外話題、古今故事,這樣學生就喜歡聽,覺得有意思,思維又回到課堂上來。更多的時候,我會讓學生參與課堂,叫他們回答問題,講故事,談感想。如果學生答得好,我會給以鼓勵,他們也覺得很自豪,對學習就會開始有興趣。如果答得不好,我會不斷提示,最終讓他覺得自己也可以回答這個問題,自己并不比其他人笨,學生覺得自己會很有潛力,對學習也會越來越有信心。有的學生好表現(xiàn),喜歡和老師探討,我總會給他們展示自己特長的機會,而且我們始終在共同學習中,共同探討中,處于十分輕松愉快的狀態(tài)里,就連平時會開點小差的學生,也變得自律,由自律轉向自覺行為,有效地提高了學習效率。
3.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教師要尊重學生個性,正視學生差異,運用多種方式激發(fā)他們的學習積極性。(1)作業(yè)批改激勵法。每個學期,我都會安排幾次寫歷史小論文的作業(yè),并給他們認真批改。如果學生作業(yè)寫得不好或者不認真做,我會寫些鼓勵的話,同時委婉地指出他們的不良習慣和知識錯誤,這樣學生心理容易接受些。(2)互助法。我常教育學生,同學間要相互幫助,多人的思想碰撞得出多種思想,對大家都會有啟發(fā)。幫助他人學習的過程其實也是自我復習的過程,在幫助的同時有意識的強化記憶這些知識點,不僅沒浪費自己的學習時間,還提高了學習能力。
二、知識和方法的傳授
1.課堂中使用多種教學方法。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我們應該善于總結針對特殊群體的創(chuàng)新型教學模式,促使學生的知識、學習技巧、價值觀等都能得到全面提高。講授法是最基本的教學方法,對于解決課堂中的一些重點、難點問題仍有積極重要的作用。講授新課中要注意講清四個點:一是本章節(jié)知識的特征、特點;二是史學界對這一章節(jié)內容的基本看法和基本觀點;三是本章節(jié)內容的基本知識點(如時間、地點、人物、事件、作用和影響);四是與中國史和世界史縱橫向知識的聯(lián)系點。創(chuàng)新方法,如討論法,一般采用分組討論法,創(chuàng)新點就在于教師應該好好把握如何分組,把學習能力較強的且思維相對活躍的學生與進步相對較慢的學生分到一組,這樣就容易起到帶動的作用。還有一個創(chuàng)新的地方就是引導學生討論的內容不僅局限于課本,還可以延伸到一些歷史劇,討論電視劇的氛圍相對比較輕松又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通過分組討論、匯總、然后教師在整體點撥,這樣就能使得學生對某一歷史問題有一個全面和清楚的認識了。教學方法的選擇要根據(jù)學生及教學內容的實際和學生上課的情緒去選擇,這樣才能達到歷史教學的有效性。
2.加強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
(1)自主學習。藝術類學生課前不預習,上課不聽講,課后也不鞏固,叫他們抽點時間學文化課,更是天方夜譚。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習慣就十分重要,如果學生經歷了高中三年,都還沒有學會自主學習,那高中就算白讀了。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讓學生懂得自我學習,那才是成功的教育。①問題學習法。直接給學生布置一個問題,在下一次課上隨機抽人解答。教師需要注意布置問題的技巧,問題不能太簡單,最好一個問題里包含了幾個層面的答案,并要求學生回答問題時,要列舉證據(jù);最終教師再對答案進行評判和補充。②實踐學習法。是指通過實地訪問(歷史遺跡等)、歷史演義(學生模仿歷史電視劇或者演義小說進行角色扮演)等途徑來學習歷史。③辯論學習法。是在一定的歷史知識和能力的基礎上,讓持不同觀點的學生進行辯論,在辯論中舉證,最后教師引導大家對某一歷史現(xiàn)象進行較為正確且立體全面分析,讓學生最終掌握正確的歷史知識。
(2)應試技巧。講評試卷應做到以下幾點:①首先通報考試結果,簡介試卷情況,總結共性問題。②要求學生認真對照答案,獨立分析錯題原因,更正解題思路與過程。③要求學生對試卷中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以小組合作的方式,討論交流,達成共識。然后向老師提交小組討論仍不能解決的問題。④教師巡視指導,有針對性、及時地幫助個別學生解決具體問題,掌握大部分學生學習存在的差異。⑤教師典例評析,點撥歸納,展示典型錯誤問題,剖析出錯原因,從命題意圖、設問角度、解題思路、解題技巧等方面重點講解。在答題時,運用相關知識時,首先考慮的是歷史知識,其次也要兼顧到政治、地理和語文知識的運用。⑥梳理鞏固,補償訓練,教師根據(jù)試卷中出現(xiàn)集中的問題和學生反饋的情況,提供題目,進行針對性補償訓練。講評試卷要同時應注意一些問題,筆者概括為“十要”“十不要”?!笆保哄e誤題目要講透,解題思路要講清,規(guī)律內容要講死,題目分類要講明,典型題目要講活,考點知識要講全,得分策略要講對,課后要求要講好,授課聲音要講大,歸納總結要講細。“十不要”:不要面面俱到,忽視重點;不要一講到底,忽視學生;不要就題講題,忽視拓展;不要偏離考綱,忽視方向;不要盲目講題,忽視針對;不要見題就練,忽視精選;不要拖拉評卷,忽視時效;不要低頭講課,忽視紀律;不要平鋪直敘,忽視啟發(fā)。
對于藝術類特長生的文化課,老師難教,學生難學,但只要老師理解學生多一點,做他們的好朋友,不斷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培養(yǎng)他們的良好學習習慣,采用多種有效方法根據(jù)學生的心理靈活運用,就能夠使藝術班的老師愛教,學生愛學,從而提高考試成績,幫助他們進入自己理想的藝術類高校,完成人生中的重要跨越。
參考文獻:
[1]胡陽新.新課程觀指導下高中歷史教學改革新思維[A].現(xiàn)代教育教學探索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