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紅
摘 要:新課標的推進,無形中給小學語文老師帶來了很多要求和挑戰(zhàn)。尤其是在語文教學中,老師不僅要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素養(yǎng),更是要注重學生的情操和美好心靈的養(yǎng)成。因此,情感教育在語文課地教學中是無比重要的。通過對策分析,這樣也會讓學生也更加熱愛老師。小學階段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對他們今后的成長是意義重大的。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 情感教育 對策分析
對于剛開始步入小學校園的孩子們來說,他們的思維還處于發(fā)展階段。這個時候他們對小學生活既有新鮮感,也會有很多不習慣。因為小學課堂不再像幼兒園那般“自由”,小學生開始有規(guī)矩了,這個過程的轉(zhuǎn)變難免需要時間。小學生大多數(shù)自控力不強,情緒不穩(wěn)定。在學習過程中,如果僅憑教師講解,他們很難做到專心地聽課。從而效率低下,學生很難掌握老師在課堂講授的知識。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明確看到這一點并做出對策,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教學效率。而情感教學便是很好的切入點。
一、情感教育的現(xiàn)況分析
作為漢語言教育的開端,小學語文的教學尤為重要。因為它會直接影響到學生學習門課程的方法,因為是孩子第一次接觸語文,這個時候老師做好學習的引導非常重要。而這個階段也是學生養(yǎng)成良好語文素養(yǎng)的關(guān)鍵時期。在教學過程中,老師要積極和學生溝通交流。我們常常會聽到老師說“要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這就是需要自己把對課文的理解用情感表現(xiàn)出來,使聆聽者達到某種共鳴。有一個現(xiàn)狀,有小部分老師對于情感教學在小學語文中的使用積極性不高。在教學時,他們傾向于把時間和精力用到基礎理論知識的講解,在情感交流環(huán)節(jié)中沒有過多的準備。這樣長時間的下去會使學生對語文產(chǎn)生厭倦和抵觸,如果忽視情感的教學,在某種意義上這失去語文教學上很多方面的意義。[1]
大部分小學生屬于易沖動、情緒不穩(wěn)定、甚至有點調(diào)皮,這在整體上提升了小學語文教學的難度。要想突破現(xiàn)階段語文情感教育的困境,教師不僅要因材施教,更是要根據(jù)不同學生的性格和特征進行正確的引導。再結(jié)合新課標語文教學等來為學生構(gòu)建一個情感教育的課堂,引導學生進行語文知識的探究式學習。主要是還是從學生的情感入手,鼓勵學生從多個角度去探究。這樣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孩子的情感,還能全面地提升學生的理解、分析、創(chuàng)新等綜合能力。
二、情感教育的路徑研究
1.創(chuàng)新教學內(nèi)容
情感教育并非一蹴而就。要運用好情感教育形成良好的師生關(guān)系我認為要從這三點去思考。一是信任學生,小學生普遍都有較強的好勝心,他們希望自己做的事都能被老師夸獎和肯定。老師信任他們,對他們就是最大的肯定。在教學中,老師可以適當?shù)匕岩恍┦虑榻o學生去做。這樣學生會覺得老師相信他,也讓他有成就感。二是要理解并尊重學生。感情建立的基礎便是理解,小學生年齡小,在認知力和理解力上都存在很多不足。而部分老師往往“唯我獨尊”,很少從學生角度去考慮事情,沒有注重學生的情感。從而使學生和老師產(chǎn)生隔閡,有事也不再想和老師溝通。三是課外多和孩子相處。因為學校里的課外時間畢竟有限,小學每天又放心比較早。放學后,老師可以把班里的學生分成幾個組。每天輪流帶一組學生去附近的公園游玩,在這個過程中,放下自己老師的身份,更多地以一個朋友去和孩子們交流開玩笑。給他們講解一些大自然的知識,慢慢地他們會去觀察生活,觀測身邊的一切。老師通過多種途徑去接近孩子,了解孩子,形成一個良好的師生關(guān)系是情感教育能否應用好的關(guān)鍵。
2.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
目前,小學生在現(xiàn)實中的學習經(jīng)驗和生活經(jīng)驗相對來說比較匱乏,在教學過程中,僅僅憑借教師的講解和分析難以讓學生在專業(yè)知識方面有一個深刻的印象,更不用說進一步的理解這些知識了。在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過程中,即使教師在備課和講課方面花了很多的時間和精力來準備,但是由于受到其他各方面不同因素的影響,整體教學效果依舊不好。所以,為了把情感教育與課堂教學過程相結(jié)合,教師需要改變教學的方式,引進現(xiàn)階段比較先進的多媒體教學方式,利用聲音、文本、圖片、動畫等等多種元素結(jié)合在一起,來為學生創(chuàng)建集趣味性、生動性等為一體的情感教學模式。有利于全面帶動激發(fā)、提升學生的情感和語文思維。在此基礎上,再結(jié)合現(xiàn)階段實際教學目標來制定合理的教學方案,進一步引領學生從各個的角度來探究和思考,從而最大限度地提升學生的語文情感感知力和學習能力。[3]
比如,在上“賣火柴的小女孩”這一個課程的過程中,由于現(xiàn)階段的小學生生活得是比較快樂和幸福,在家的時候也是倍受家長寵愛的,基本上是有求必應的,在這樣的情形下,學生即使可以理解到課文中涉及的主要內(nèi)容和情感,但是對小女孩的艱苦處境和作者的情感卻很難感同身受。所以,教師可以采取多媒體教學的方式給學生播放一些全家團圓、合家歡樂的小視頻,來激起學生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再播放《賣火柴的小女孩》視頻,讓學生認真觀看的過程中加以思考,通過這種強烈的對比和視覺上的沖擊,進一步加深學生對這個故事的感知和理解。在學生流露情感之后,教師再結(jié)合本文的主題發(fā)問:“為什么小女孩為何會獨自一人在平安夜時賣火柴?”“小女孩的火柴賣出去了沒有?”“小女孩總共擦了幾次火柴,分別看到的什么?分別代表了什么?”“文章在最后為什么會寫小女孩在‘幸福中死去?作者這樣寫是想表達什么?”。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能讓學生掌握虛實結(jié)合的描寫手法,而且能讓學生對不同社會背景下人的不同命運感同身受,進而能讓學生養(yǎng)成熱愛生活、珍惜當下的優(yōu)良品質(zhì)。
結(jié)語
情感這東西似乎總讓人琢磨不透,不管是教學還是生活,情感無處不在。情感讓人與人之間產(chǎn)生感情。在語文教學中滲透情感教學,可以直擊學生內(nèi)心深處的情感,使他們將感情和語文學習融在一起,從內(nèi)心喚起對學習的興趣。這樣不僅能夠使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還為今后小學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全面推進奠定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梁振國.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實施問題分析[J].文教資料,2019(27):59-60.
[2]陳金玲.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情感教育[J].中國校外教育,2019(3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