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英語在人們的生活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當代社會,我們與世界之間的聯系逐漸得到了加強,中國的許多產品也遠銷世界各地,成為出口與進口貿易的大國,在發(fā)展的過程中必然離不開英語的交流與溝通。英語學科也一直是我國考試的重點,教育努力為社會輸送更多的英語人才。本文就如何在小學英語課堂中運用思維導圖進行探討。
【關鍵詞】思維導圖;小學英語;學習興趣;寫作能力;閱讀速度
【作者簡介】范榮梅,福建省三明市寧化師范附屬小學。
思維導圖就是當我們存留在腦中的圖像或者數字信息,能夠在需要時被提取出來,這是一種非常高效便捷的形式。思維導圖能夠根據我們所看到的事物迅速在腦海中形成相應的知識網絡,梳理整個體系的脈絡,從而使其更加清晰明了。如何在課堂中運用思維導圖的概念,是教育界一直以來都在苦苦思考的問題。作為小學英語教師,一定要認真研究教材,并且思考教材與思維導圖之間的聯接點。本文就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作用進行研究。
一、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在傳統(tǒng)的教學經驗中,英語教師在授課中只是一味地強調學生對于單詞的記憶,但是并沒有傳授給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和指導建議。學生總是對于單詞進行字母的拼寫,并且進行反復的拼寫,進而造成一種思維的慣性記憶。但是,這種訓練方式只能形成短暫的時間記憶,而不能夠讓學生形成一個比較系統(tǒng)的英語知識體系。與此同時,完整的英語體系是學生必須要掌握的一種技能,其能夠幫助學生短暫而快速地鞏固以往所學知識和新授知識,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英語能力。思維導圖恰恰就能夠彌補以往教學模式的不足,給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條件和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所以,作為小學英語教師,可以運用思維導圖的方式給學生一個構建樹狀知識結構,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課堂充分顯示其魅力。例如,在講授學生“pineapple”這個單詞時,教師可以根據單詞的含義進行追蹤溯源,發(fā)現其源頭。菠蘿屬于水果種類,學生可以根據水果進行聯想記憶。教師可以在黑板上換一個樹形的網絡,最上面是“fruit”這個單詞,然后再在低下分散出其他的“Pear”“peach”“watermelon”“strawberry”等單詞,幫助學生從結構上進行記憶。通過這樣的形式,學生在學習之后就會在腦海中形成有關水果的知識網絡,并且在之后的學習中會在網絡的基礎上進行補充,從而逐步得到完善。學生學習的單詞就不會很快的忘記,也讓學生感受到知識獲得的滿足。
二、提升學生寫作能力
隨著新課程標準的不斷變革,英語在小學階段教學中的作用也在不斷凸顯,英語課程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寫作,是學生學習中的重要內容,其對于學生英語水平和能力的提升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與此同時,寫作也是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集中體現。學生在學習了一些基礎的單詞之后,就要進行句子的學習。在掌握了一定的句子之后,就要進行文章的寫作,這種方式與語文學習有異曲同工之妙。寫作是一種很好的鍛煉學生思維的方式,學生只有擁有文章的整體思路才能夠進行寫作。思維導圖,是教師在寫作教學過程中的一種常見的教學方式。所以,作為小學英語教師,也可以運用思維導圖的方式來幫助學生提升寫作能力。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用英文做自我介紹的時候,可以幫助學生思考自身的某些特點,在了解自身的同時梳理自己語言。學生可以以“Hello, everyone, it is honor to stand here introducing myself.”作為開頭,給人留下一種簡單大方的印象。教師還可以讓學生以“外貌”“性格”“愛好”“經歷”這四個方向來思考自己的語言。教師要讓學生先把想要說的話寫在紙上,在有了大致的內容之后會增加表達的魅力,也能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學生在根據這四個方向進行思考的過程中,其實就運用了思維導圖的形式。通過這種方式,學生能夠很快地列出自己想要表達的內容,讓整篇文章變得更加具象化,從而讓學生由小到大地完成作文的整體寫作。
三、提高學生閱讀速度
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才剛剛開始接觸正規(guī)的學校教育和系統(tǒng)的知識內容,其思想還處于一種相對較為幼稚的階段。在這個階段中,學生雖然有自己的想法,并且能夠對一些事物有自己的判斷,但是總體來說還是缺乏一定的辨別能力和分析能力。學生常常只是一直在接受外界給予其的看法和想法,并且學習教師所傳授的知識和內容,而無法對大腦所收取的信息做出完整的匯編與總結。所以,學生在閱讀英語文章時,無法準確地說出其中的準確含義。一篇英語閱讀文章也有著其記敘和描寫的結構,其必定有著特定的主旨和寫作思路。作為小學英語教師,在英語閱讀教學中,可以幫助學生運用思維導圖的方式來總結和概括文章的大致故事內容和主旨思想,進而提高學生閱讀的速度和質量。例如,在《An Unusual Day》一課中,教師要想讓學生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并且能夠運用自身的理解完成一些有關文章的題目。學生可以邊看課本插圖,一邊了解文章的故事含義。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先列出故事的人物、時間、地點等內容,進而再根據這些內容講述故事的整體發(fā)展。學生可以以“Wang Tao got up late.”“Wang Tao was late for school.”等句子進行表述,教師要讓學生提取出其中最有用的信息,學生在了解的文章的內容之后,自然就提升了閱讀的速度。
四、加強學生詞匯積累
英語詞匯是英語學習的基礎,其是學生學習的重要內容,也是其他英語學習內容的基礎。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小學英語教師常常是按照單元教學的內容一個單詞一個單詞地讓學生進行識記,這種線性記憶的模式忽略了學生的整體思維能力發(fā)展。學生在經過了長時間背誦之后,仍然無法完全掌握英語單詞的寫法和漢語含義。在研究中發(fā)現,思維導圖能夠尋找詞匯之間的某種連接點而串聯在一起,進而幫助學生從某一個點進行拓展和延伸,最終會獲得較為完整的單詞記憶體系。在這種教學方式中,學生對于所背誦知識的掌握程度較為牢固。所以,小學英語教師能夠通過運用思維導圖的方式來增強學生的詞匯記憶能力,拓展學生的英語詞匯視野。例如,小學英語教師可以在黑板上寫出“zoo”這個英語單詞,然后讓學生聯想自己所知道的動物并讓學生進行回答。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會說出蛇、烏龜、鴨子、兔子等動物。教師則可以讓學生在紙上寫出“zoo”這個單詞,并且將自己剛才想到的動物形象畫在“zoo”這個單詞的周圍,這樣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樂趣。最后,教師可以讓學生查閱相關資料給自己所畫的每一個動物形象都拼寫出其所指代的英文單詞,再由教師進行指正和修改。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學生學會了rabbit、duck、tortoise等英語單詞,并且有利于其之后的單詞積累。
綜上所述,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的身體以及心理發(fā)育都還沒有完全成熟,對于許多事情的認知也有著自身的局限性,而不能從全局角度進行有效的思考。所以,小學生的思維發(fā)展有其特點的規(guī)律。思維導圖能夠在遵循學生發(fā)展規(guī)律的基礎上,挖掘學生內在的無限潛力。作為小學英語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能力設置思維導圖在課堂上的應用形式,從而保障課堂的高效快速運轉。
參考文獻:
[1]馬蘭.導圖思維高效課堂——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課堂中的有效運用[J].新課程(小學),2017(5)30-34.
[2]沈金.關于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運用探究[J].校園英語,2017(7):150-150.
[3]王相瑞,袁華莉.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運用探究[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8(16):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