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想
【摘? ? 要】? 陶行知是我國現代著名的教育家,他在長期教育實踐中形成了以“生活教育”為核心教育理念。將這種生活教育理念應用到幼兒社會教育當中,能促進幼兒社會教育的進步,為幼兒未來的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文章就簡單分析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對幼兒社會教育的啟發(fā),僅供相關幼兒教師參考。
【關鍵詞】? 生活教育理論;幼兒社會教育;啟發(fā)
陶行知是我國現代著名的教育家,其主張的生活教育理論,大致上可以概括為四個方面的內容:一是“生活即教育”,即用生活開展教育;二是“社會即學?!?,即社會是一個偉大無比的學校,能教會學生社會中的各種知識;三是“教學做合一”。這種教育方法明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并發(fā)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在當前的課程改革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四是進行德育教育。根據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念,在幼兒社會教育中,教師應采用如下的策略開展:
一、利用“生活教育”幫助幼兒逐步認識自我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念明確指出生活即教育。根據這一理念,在幼兒的社會教育中,教師必須利用幼兒熟悉的社會場景、社會現象和社會事件對幼兒開展生活化的教育,引導幼兒在生活化的教育中逐步獲得成長。在實際教學中,因為幼兒園階段的幼兒,年齡普遍在3到6周歲之間,他們因年齡較小,尚不具備獨立的自主學習能力,而且在這一時期,幼兒的思維是一種具體而形象的思維,他們只有對事物產生了直觀的認識,才能形成一定的認知。生活是幼兒認識外在世界并認識自我最主要的途徑。因此,教師在對幼兒進行社會教育時,必須遵循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的理念,引導幼兒融入到實際的生活當中,在生活中認識外在世界,并認識自我。
二、借助社會資源開展幼兒社會教育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念第二點是“社會即學校”,主張引導學生在社會這所學校中接受教育。而我國頒布的關于幼兒教育的《指南》和《綱要》也明確提出要借助社會資源開展幼兒教育。因此,根據陶行知先生的“社會教育”理念,幼兒園必須加強與家長和其他社會團體的聯系和合作,利用普遍的社會資源對幼兒開展社會教育,促進幼兒由簡單的“一張白紙”成長為一個有自己想法、見解及判斷能力的社會人。在實際操作中,幼兒教師可根據幼兒社會教育的主體和目標,與家長攜手,聯合相應的社會團體,借助家長和社會團體的力量,收集相應的教育資源,對幼兒進行相應的社會教育。如,與社會聯合引導幼兒進入社區(qū)參觀,了解社區(qū)的環(huán)境及其他方面的知識,從而幫助幼兒更好地理解周圍世界的環(huán)境,為他們未來更好地融入到社會當中奠定基礎。
三、積極開展社會實踐促進幼兒全面認識社會
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念第三點是“教學做合一”。根據這一理念,幼兒教師在對幼兒進行社會教育時,應引導幼兒積極開展社會實踐活動,通過將教師的“教”和“做”、學生的“學”和“做”緊密聯系起來,實現“教學做”的統一,從而幫助幼兒更全面地認識社會。在實際操作中,幼兒教師首先應為幼兒提供一個自主探索的機會,引導幼兒運用自己已有的經驗,在社會實踐中對相應的知識進行二次建構,從而有效激發(fā)幼兒參與創(chuàng)造的欲望。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必須對幼兒進行有效的指導和點撥,以幫助幼兒更好地利用自身已有的經驗,并在社會實踐活動中對已有的知識、經驗進行再次開發(fā)和創(chuàng)造。在此基礎上,教師還要引導幼兒歸納總結自己在社會實踐活動過程中的收獲,從而促進幼兒的發(fā)展進步。例如:教師可以引導幼兒自己設計主題活動區(qū)域,并利用分工合作的方式收集相關的材料,并進行材料的投放與擺放。通過這樣的實踐操作,實現“教學做”合一,促進幼兒社會適應性的發(fā)展,讓幼兒更好地認識自我、認識他人、認識社會,并能表現自我、尊重他人、貢獻社會。
四、利用德育滲透促進幼兒人格的發(fā)展和完善
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念的第四點時對幼兒進行德育。陶行知先生認為:幼兒時期是進行人格教育的最佳時期,只有在這一時期重視并采用有效的教育方法,才能促進受教育者人格的完善,進而促進其未來的發(fā)展。當前,我國很多地區(qū)的幼兒園十分重視社會教育中的技能培訓,即對幼兒了解社會環(huán)境、遵守社會規(guī)范、與他人交往以及多元文化適應方面比較重視,往往忽略幼兒完善人格的教育和培養(yǎng)。因此,根據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念的要求,幼兒教師在對幼兒進行社會教育時,還必須加強德育,對幼兒的人格進行培養(yǎng)和教育,從而促進幼兒人格的完善和發(fā)展。
綜上所述,幼兒園教育是我們接受國民教育的起步階段,是為后續(xù)學習教育啟蒙和奠基的重要時期。根據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論,幼兒教師在對幼兒進行社會教育時,必須結合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念中的四種主張,針對性地對幼兒進行社會適應性教育,促進幼兒相關能力的發(fā)展,從而為他們后續(xù)的教育及更好地融入到社會當中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馬曉紅.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對幼兒社會教育的啟示[J].家教世界·現代幼教,2018(07):32-33.
[2]唐華婷.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對幼兒教育的啟示[J].課程教育研究,2018(50):181-182.
[3]張賀,張瑩.淺談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對幼兒道德教育的啟示——以唐山市區(qū)為例[J].職業(yè),2019(07):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