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冬萍
摘 要:在幼兒教育中,閱讀活動非常重要,是激發(fā)幼兒閱讀興趣、形成良好閱讀習慣的重要教育活動。而情境教學法是閱讀教學的一個有效手段,可以強化幼兒的閱讀體驗。教師應合理設計情境輔助閱讀教學,多角度融入情境增強幼兒體驗,做好情境實踐強化幼兒感受,使幼兒在情境中閱讀,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關鍵詞:幼兒教育;閱讀教學;情境教學;閱讀習慣
中圖分類號:G613.2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0)21-0092-02
幼兒教育是教育的起步階段,這個階段的教育雖然不是以知識教學為主,但是對幼兒各方面素養(yǎng)的形成都是至關重要的。閱讀教學是幼兒教育的一個組成部分,在閱讀活動中應用情境教學法,能使幼兒閱讀過程變得輕松,從而提高幼兒閱讀活動的有效性。但部分教師在運用情境教學法時還存在一些問題,影響了幼兒閱讀效果。為此,本文基于情境教學法對幼兒閱讀教學的積極作用,對目前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提出情境教學在幼兒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情境教學對幼兒閱讀教學的積極作用
第一,讓閱讀教學更加細化。很多幼兒閱讀繪本都是以具體的故事為主,其中融入了各種各樣的角色。教師通過情境教學,可以將平面化的閱讀故事轉化為立體的情境,可以讓幼兒從多角度閱讀,對閱讀繪本實現細化理解。其次,有助于激發(fā)幼兒興趣。閱讀教育的開展,離不開幼兒自身的興趣驅動。如果幼兒對閱讀缺乏興趣,那么在實踐中就難以參與進來。構建對應的情境,逐步引導幼兒,可以使幼兒在閱讀繪本的過程中獲得更好的閱讀體驗,從而對閱讀產生興趣。最后,能夠鍛煉幼兒思維。情境教學需要幼兒發(fā)揮自身的想象力,融入情境之中,將自身的經驗積累和情境結合起來。在這個過程中,幼兒的思維能力就會得到不斷提升。
二、幼兒閱讀教學運用情境教學法存在的問題
幼兒閱讀教學主要是以繪本閱讀為主,閱讀活動的主要目的是激發(fā)幼兒的閱讀興趣,使幼兒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情境教學法是一種很好的教學方法,但如果運用不當,就會適得其反。當前,幼兒閱讀教育運用情境教學法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情境設計不合理,超出幼兒認知范圍。幼兒認知能力有限,如果在閱讀教學中設計的情境超出幼兒的認知能力,就會導致幼兒無法融入情境,給閱讀教學帶來負面的影響。第二,幼兒體驗單一,感受不強烈。在情境閱讀教學中,一些教師只是讓幼兒代入故事主角來體驗,這樣幼兒的體驗就比較單一,對閱讀內容的感受并不強烈,無法在思維上多樣化發(fā)展。第三,實踐不足,情境體驗流于形式。情境教學需要和實踐結合起來,讓幼兒能夠在實踐中強化體驗,但目前幼兒閱讀教學實踐不足,教育效果不佳。
三、幼兒閱讀教學應用情境教學法的有效策略
針對目前存在的問題,幼兒教師應當通過合理的手段,將情境教學巧妙融入閱讀活動,以情境推動閱讀活動的開展,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1.合理設計情境輔助閱讀教學
運用情境教學法時,設計情境是首要任務。幼兒的認知水平低,缺少知識積累,因此教師在設計情境的時候,就需要從幼兒生活實際出發(fā),選擇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經歷過的一些事情作為素材,設計對應的情境,這樣才能在閱讀活動中讓幼兒有效融入。不僅如此,在設計情境的時候,教師還需要對一些無關元素予以剔除,讓情境盡可能精簡,避免影響幼兒在情境中的體驗和感受。而在情境的呈現方式設計上,可通過視頻展示具體的形象和場景,以此構建閱讀情境,讓幼兒產生直觀的感受,有效融入其中。例如,在閱讀《花園里有什么》的時候,教師便可以基于幼兒園的實際情況,從幼兒園中的花壇出發(fā),引導幼兒說一說幼兒園里有哪些花卉,自己喜歡哪些花卉。之后,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情境:如果你是園丁,你會在花園里種哪些花兒呢?你會怎么搭配呢?構建這樣的情境,可以引導幼兒展開思考,并且聯(lián)系讀本中描述的花兒來思考問題的答案。結合情境以及自己的喜好,幼兒們能說出不同的答案,讓閱讀活動多姿多彩。
2.多角度融入情境增強幼兒體驗
閱讀素材中往往會有多個不同的角色,尤其是寓言故事類的閱讀繪本,其中除了人物,可能還有很多動物、植物的角色。在構建情境引導幼兒閱讀的時候,教師可以從多角度設計情境,讓幼兒從多角度融入情境,以此增強幼兒的閱讀體驗,讓幼兒可以從不同角度來理解閱讀素材。在教學實踐中,教師需要把握不同角色情境的銜接,也就是設計情境的時候不能讓不同角色情境產生矛盾,以免幼兒閱讀認知出現偏差。例如,繪本《拇指姑娘》是安徒生的經典作品之一,其中包含了婦人、女巫、拇指姑娘、癩蛤蟆、魚兒、鼴鼠等很多角色。在進行繪本閱讀的時候,教師便可以從這些不同的角色出發(fā),分別設計不同的閱讀情境,讓幼兒從不同角色的視角來理解繪本故事。這樣,能夠讓幼兒產生積極的體驗,增強閱讀感受,讓閱讀教學取得更好的效果。
3.做好情境實踐強化幼兒感受
在幼兒閱讀活動中,如果僅進行理論化的教學,不僅會導致幼兒理解困難,而且會降低幼兒的閱讀興趣。在幼兒閱讀教學中應用情境教學法,是基于閱讀內容構建起對應的情境,包括具體的角色和故事,這正好給表演活動創(chuàng)造了條件。所以,在閱讀活動中,教師還可以基于構建的閱讀情境組織幼兒進行角色扮演,讓幼兒分別扮演情境中的不同角色,對故事情節(jié)進行演繹。角色扮演能夠有效調動幼兒的積極性,讓幼兒在表演中理解閱讀內容。需要注意的是,在進行閱讀表演時,教師要讓幼兒對不同角色進行扮演,使幼兒對不同角色形象有更深的理解。例如,在繪本《拇指姑娘》的閱讀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從繪本中截取一些片段,設計表演情境,讓幼兒進行角色扮演。如截取“老婦人請教女巫獲得孩子的方法,之后在花盆里種出了拇指姑娘”這個片段,讓幼兒分別扮演老婦人、女巫和拇指姑娘。也可以截取拇指姑娘在田鼠家生活遇到鼴鼠先生的片段,讓幼兒分別代入拇指姑娘、田鼠與鼴鼠等角色,進行情境表演。幼兒通過角色扮演,就可以對不同的角色產生不同的理解,從而深入理解閱讀材料。
總之,教師根據繪本構建情境,引導幼兒體驗,能夠起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因此,在幼兒閱讀教育中,教師應合理利用情境教學法構建具體的閱讀情境,讓幼兒融入其中,更好地理解閱讀素材的內涵,并通過實踐激發(fā)興趣,推動閱讀活動不斷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張宏云.情境閱讀——幼兒成長路上的美麗風景[J].人民教育,2013(03).
[2]張艷梅.情境繪本閱讀影響幼兒創(chuàng)造性思維發(fā)展的實驗研究[J].江蘇教育研究,2017(31).
[3]姚秀娟.例談幼兒閱讀活動中的情境創(chuàng)設[J].江蘇教育研究,2012(35).
[4]梁曦.分享閱讀情境中幼兒情緒智力提升策略研究[D].湖北師范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