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雙燕
【摘要】音樂欣賞能力是學生聽音樂的過程中產(chǎn)生的感悟,領悟到演唱者以及作詞曲家對音樂灌輸?shù)膫€人情感。這不僅僅是對于音樂的傾聽,更是傾聽者將自身情感和音樂進行融合的過程。因此,個人音樂水平高低的因素,主要由音樂欣賞能力起到?jīng)Q定性作用。不管是普通的音樂聽眾或者音樂家,對于音樂的鑒賞能力都不可或缺。小學音樂教師開展教學的主要任務則是培育學生的音樂欣賞能力,也可以說是,教師培育學生音樂欣賞能力的同時,還培育著學生的審美以及創(chuàng)造能力。
【關鍵詞】小學教學? 音樂教學? 音樂欣賞能力? 培養(yǎng)方式
【中圖分類號】G623.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25-0105-02
前言
大家平時提到的欣賞能力,實際上就是人們對于某種藝術進行鑒賞的能力,每個人自身具備的鑒賞能力均具有不同的綜合性。個人在自身的鑒賞能力范圍以內(nèi),擁有的感知技能以及思維想象等能力,對一個人成長發(fā)展起到極其重要的作用。小學教師是學生的引導者,根據(jù)不同老師反應發(fā)現(xiàn),小學生對于音樂的欣賞能力只停留在單純的好聽狀態(tài),并且長時間在這一層次進行徘徊。音樂教學中出現(xiàn)這一問題,就需要教師不斷對學生進行引導,使學生能夠具備更高的欣賞能力,大幅度提升學生的音樂欣賞技能。
一、小學音樂欣賞課的教學重要分析
音樂教育主要以音樂作為一種載體,學生通過對音樂的認知,來體會其中的美感,領悟音樂的真諦,陶冶學生的情操。在音樂教育的過程中,融入不同的教學方式,不僅能充分激發(fā)學生對于音樂的學習興趣,調(diào)動學生學習音樂的熱情,能夠欣賞音樂的美,而且還能幫助學生從音樂中發(fā)展積極向上的情趣,樹立健康的審美觀與音樂欣賞能力。而學生想要充分了解音樂并學習音樂,需要教師通過培育學生的傾聽能力,展開對學生的音樂欣賞教學。學生通過聽音樂的方式充分感受到音樂的美感,在音樂傾聽過程中感受到音樂給自身帶來的樂趣。
目前,小學階段的學生處于發(fā)展初期,因此小學時期的音樂教學,也是學生音樂發(fā)展教育的初始階段,教師需要不斷展開音樂欣賞教學,提高學生對于音樂的感知能力以及表現(xiàn)能力,促進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音樂習慣。通過對學生音樂欣賞的培育,保證學生能夠更好地感受音樂中的魅力[1-2]。
教師開展音樂教學課程的主要內(nèi)容分為以下幾部分:首先,教師通過對學生的音樂教學,輔導學生體會并掌握音樂教學中富含的情感;其次,學生通過教師的指導,能夠更加深刻地掌握音樂中的不同素材以及更多的表達形式;最后則是,學生通過音樂教學,對于音樂有著自己獨特的鑒賞能力,提升了自身的音樂欣賞能力等。
二、豐富的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強化教學內(nèi)容的故事性
對于處在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講,故事對其往往具有較大的吸引力。因此,教師開展音樂教學的時候,可以根據(jù)學生這一特點,將更多和音樂相關的故事情節(jié)融合到教學中,不斷激發(fā)學生對于音樂的學習興趣。比如:教師可以添加和音樂相關的小動物故事作為課堂的前言,教師根據(jù)教材內(nèi)容編出相關故事,課堂開始就能抓住學生的眼球,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大幅度提高學生對于學習的興趣,加深學生理解的同時促進學生的音樂發(fā)展。
(二)教師可以在適當?shù)膱龊线M行游戲教學
音樂富含著諸多樂趣,因此音樂教學也應該是一個充滿樂趣的教學過程。教師開展音樂教學的時候,需要注意教學中的互動性,保證同學能夠充分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情況允許的條件下,教師能夠?qū)⒔虒W任務和游戲進行完美地融合,保證學生在游戲的過程中學會知識。學習的時候又能夠體驗到游戲帶來的樂趣。此種教學模式,能夠充分起到活躍課堂氣氛的作用,更能大幅度提高教師的教學質(zhì)量。
比如:教師在教授《找朋友》這首歌曲的時候,可以讓學生進行分組學習,進行學習的時候找到自己的朋友,充分帶動學生的積極性。教師通過這種共同參與的教學模式,使學生逐漸養(yǎng)成喜歡音樂教學的心理,同時利于教師開展高質(zhì)量的教學活動[3-4]。
(三)鼓勵學生表現(xiàn)自己
大部分小學生性格活潑、愛動,喜歡各種表演。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學生的特性,制定全新的教學方案,培養(yǎng)學生音樂能力的同時,舉辦不同的音樂活動,提高學生對音樂的興趣。
(四)運用多媒體
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的時候,可以充分利用先進的多媒體手段,將自身的教學變得更加生動、立體。教師通過播放音樂歌曲相關的視頻、圖像等,加深學生對于音樂的感受,激發(fā)學生潛在的感知力,充分感受到音樂的美,側(cè)面培養(yǎng)了學生熱愛自然的心理。教師充分地利用多媒體手段進行教學,能夠直觀地向?qū)W生表達出教學內(nèi)容,保證課堂的良好教學氛圍,學生更加統(tǒng)一接受音樂知識,大幅度激發(fā)學生對音樂產(chǎn)生的興趣愛好,保障了小學音樂教師的高質(zhì)量教學。
(五)將音樂游戲應用在課堂教學中
音樂在小學的教學中有著重要的地位。在小學階段,通過音樂的培養(yǎng)讓學生感受到音樂的美,從而對學習音樂產(chǎn)生興趣。將游戲滲透進音樂教學中,讓學生在游戲中學習音樂知識。讓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到音樂活動等,在音樂教學的活動當中,學生可以通過游戲獲得滿足感。在音樂教學中加入游戲元素,要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從學生的角度去設計游戲環(huán)節(jié)。在音樂教學中設計游戲環(huán)節(jié),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對音樂的學習興趣,還能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在游戲中感受音樂的快樂。因此,有效地將音樂游戲滲透到小學音樂教學中尤為重要。通過游戲的手段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調(diào)動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積極性。通過各種游戲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對學習音樂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具體方法如下:
首先,在音樂教學中增加音樂游戲,不僅要考慮小學生的行為能力與理解能力,還要結(jié)合學生在小學階段身心發(fā)展的實際需求來開展音樂游戲活動。對學生的音樂啟發(fā)往往是通過唱歌的方式,培養(yǎng)學生唱歌能力的同時還能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例如:教師在教學生唱《春天在哪里》這首歌的同時,可以讓學生探討自己對春天的認識,讓學生描述春天的景色,通過讓學生描繪春天加深對這首歌曲的印象。
其次,小學音樂課教學不僅要讓學生掌握基本的樂理知識,還應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欣賞能力。傳統(tǒng)的音樂教學模式教師只是單一的為學生演奏一段樂曲或者播放一段音樂,學生聽過只會表達是否好聽,并未用心去感受音樂所表達出的情感。因此,小學音樂教師應根據(jù)學生的喜好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音樂教學情境,將游戲融入情境中,例如:教師為學生播放舒曼鋼琴曲《捉迷藏》,只是單純地聽,學生很難理解樂曲中的意境,教師在播放后讓學生們玩捉迷藏的游戲,讓學生親身感受捉迷藏的樂趣,玩過之后,讓學生表達一下剛剛在玩捉迷藏時有什么感受。學生會說很開心、很好玩,但是被抓住時又很緊張。教師可以播放鋼琴曲《捉迷藏》作為背景音樂,在有背景音樂的情況下再玩捉迷藏這個游戲,學生會在游戲中感受音樂所表達的情感。而游戲化的教學情境更能夠激發(fā)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使學生能夠參與到音樂欣賞課教學中,促使學生與所要欣賞的音樂產(chǎn)生共鳴,加深學生對音樂情緒的感受。與此同時,通過這種教學方式讓學生積極的參與其中,在實踐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欣賞音樂的能力,對學生表演以及歌唱的能力也有所幫助[5-6]。
(六)將角色扮演應用在課堂教學中
在音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也是小學音樂教學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樂感的時候可以在音樂伴奏中加入游戲,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在音樂中表達個人情感與體驗。例如:教師放一段《龜兔賽跑》的音樂,讓學生分別扮演兔子與烏龜,根據(jù)音樂的節(jié)奏發(fā)揮想象,該如何扮演兔子與烏龜,在音樂中做游戲,通過游戲?qū)W習音樂,在學習的過程中幫助學生感受音樂的情緒,了解樂曲的力度、速度與節(jié)奏的變化,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也能讓學生更加了解樂曲。
例如:學習《牧童》這首樂曲時,教師讓學生扮演其中的角色,有的學生扮演牧童,有的學生扮演小羊,有些學生在游戲過程中會提出一些問題:為什么放羊的時候,牧童哼起歌時小羊們就會安靜呢?大家會一起探討,不僅激發(fā)了學生的好奇心,還增強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力與想象能力。作為音樂教學的手段,在開展音樂游戲活動的同時要伴隨著音樂,才能促進學生進一步的挖掘音樂的潛能。
再例如:在進行《小企鵝》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帶領學生玩電波游戲,讓學生們一個接著一個地進行節(jié)奏接龍練習,當學生做得好時及時地給予鼓勵與贊揚,游戲中暫時落后的學生可以讓他們?yōu)槠渌瑢W表演節(jié)目,讓學生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下學習音樂,不僅激發(fā)了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還增加了課堂的活躍度,讓學生們更加熱愛學習音樂。
除此之外,小學階段正是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重要階段,在音樂教學中,教師可以透過音樂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情懷。曾有位教育家說過“故事是學生的第一需要”,教師可以選取一些生動有趣的故事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例如:教師搜索一些與抗日戰(zhàn)爭有關的資料,在課堂上為學生們講述一些革命戰(zhàn)爭時期的英雄事跡。如王二小的故事,一邊講故事一邊播放《歌唱二小放牛郎》這首音樂,在音樂聲中講述王二小的事跡,贊嘆王二小勇敢的革命精神。故事講完了教師引導學生再一次欣賞這首樂曲,在欣賞時學生們會想著剛才教師講述的故事,自然而然地體會到音樂中表達的情感。教師還可以找?guī)孜粚W生來扮演王二小,并提問如果你是王二小你會勇敢的面對敵人嗎?通過這種教學方式,不僅營造了良好的情境氛圍,讓學生充分理解樂曲的情感,還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將戰(zhàn)爭年代的生活融入到課堂中,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提升了自身的愛國情懷[7-8]。
結(jié)束語
簡而言之,音樂不同于其他藝術形式,音樂需要個人通過傾聽才能在心靈中產(chǎn)生不同的感受。因此,小學音樂教師開展音樂教學活動時,需要不斷培育學生的音樂能力,提高學生對于音樂的欣賞能力,增加自身的藝術細胞,使學生的心靈、情操通過音樂不斷升華。教師提高學生音樂欣賞能力,不但是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更是滿足時代對學生的綜合要求,促進學生發(fā)展成符合時代要求的人才。
參考文獻:
[1]張珊珊.淺談小學音樂教學中學生音樂欣賞能力的培養(yǎng)[J].藝術評鑒,2019(10):117-118.
[2]陳凌云.如何在音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欣賞能力[J].新課程:中學,2015(07):111.
[3]徐晨曦.探究小學音樂教師如何培養(yǎng)小學生的音樂欣賞能力[J].新課程:小學,2015(01):112.
[4]劉小湄.小學音樂欣賞教學中學生想象力的培養(yǎng)策略研究[J].大眾文藝,2020(07):206-207.
[5]孫莉.談小學音樂教學中學生音樂欣賞能力的培養(yǎng)[J].黃河之聲,2019(24):125.
[6]陳超群.淺談小學音樂教學中學生欣賞能力的培養(yǎng)[J].黃河之聲,2019(12):126.
[7]尚麗琴.試析小學音樂欣賞教學中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J].中國校外教育,2018(16):21.
[8]乙青.給音樂欣賞插上翅膀——淺談小學音樂教學中學生音樂欣賞能力的培養(yǎng)[J].北方音樂,2017(13):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