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美
【摘 要】 鑒于新課改對小學語文教學的要求,教師需要在生本教育的理念下教學語文。在語文教學中,作文一直占據著重要的地位,教師在進行小學語文教學時需要有計劃性地開展作文的教學。讓學生的作文學習有循序漸進的過程,并學會從身邊小事中獲取作文素材,學會將閱讀積累的好詞好句應用到作文中,讓學生可以在實踐中不斷完善寫作技巧,學會修改作文。
【關鍵詞】 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生本教育
生本教育不斷被完善,旨在教學時能立足于學生,以學生的學習需求為教學需求,以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教學目的,引導學生樹立課堂的主體意識,積極投入課堂互動當中,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感。教師需要讓學生克服對作文產生的困難和恐懼,在作文練習中找尋樂趣,提高學生寫作的興趣。同時教師也要適時開展作文技巧的教學,讓學生寫作時不僅知道“寫什么”,還知道“怎么寫”。本文就如何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進行生本教育展開探討,總結出幾點可行性的教學策略。
一、貼近生活積累素材,踐行生本教育提升作文能力
在往常的寫作指導課中,教師為了追求效率,讓學生背誦作文模版,學生在遇到不同的作文題目都可以套用。這樣的教學不利于學生作文能力的提升,首先學生會過于依賴寫作模版,產生思維定式,很難提高其思維能力。其次,生搬硬套導致學生作文失去獨特性,很容易產生雷同作文。為了改善以上狀況,教師需要培養(yǎng)學生學會“就地取材”,即從生活中積累作文素材,并加以應用。
例如,當教師進行《習作:猜猜他(她)是誰》作文指導課時,可以通過多媒體放映不同職業(yè)人士的剪影,讓學生猜測。比方說,教師展示醫(yī)生、護士、警察等剪影照片,隨機播放,讓學生對其進行猜測。接著教師可以通過對班級中一位同學的描述,讓學生猜出是誰。并且讓學生鎖定班級中想要描述的同學,再讓其他同學猜測。最后教師詢問學生:你們的生活中有沒有很特別的人呢?我們可以用寫作的方式把他的特點描述出來,并在詢問的結尾以“他就是xx”的句型揭曉答案。這種讓學生“猜”的作文指導方式,不僅可以給學生帶來寫作的動力,還可以通過對描述人物的練習,培養(yǎng)學生從生活中積累作文素材的意識,讓學生多加觀察生活中的人、事、物,豐富其寫作內容,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
二、汲取閱讀中作文素材,踐行生本教育提升作文能力
閱讀是汲取作文素材最好的途徑,一方面學生在閱讀時,深受其中故事情境的吸引,容易記住故事情節(jié)。另一方面,學生在閱讀時,可以學習例文的寫作結構,積累好詞好句,學會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并學習閱讀中所遇到的心理、語言、環(huán)境等描寫方法,將其適當地運用到作文當中,為自己的作文增添色彩。
例如,當學習《習作:這兒真美》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閱讀幾篇關于景觀的文章,比如:《故宮》《我的家鄉(xiāng)在東北》這兩篇文章?!豆蕦m》所描寫的景物很多,從故宮的正門開始寫,由近及遠,采用了大量的細節(jié)描寫?!段业募亦l(xiāng)在東北》主要描寫了當地的風情習俗,以一些特色節(jié)日的展開,刻畫了東北人民的曠達、熱情、淳樸的性格,學生從本篇閱讀中學習到了人物描寫的方法以及好詞好句的積累。以從閱讀中積累作文素材的方式教學,讓學生在學習寫作時既可以學到文章的寫作結構,還可以積累好詞好句,學習文章中的描寫方法和修辭手法,能豐富學生的寫作素材積累,提高其寫作水平。
三、滲透作文修改的方法,踐行生本教育提升作文能力
在小學高年級的寫作學習中,教師需要培養(yǎng)學生學會修正作文錯誤。在小學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模式是“一對多”,這也意味著教師很難掌握每位學生的學情,為了讓學生認真對待寫作,并且提高其寫作、改錯能力,教師可以采取一些措施。例如,教師進行寫作指導時,可以讓學生在寫完作文后,先通讀一到三遍,并反復確認是否有語句不通順或者語病,及時規(guī)范修正。接著讓學生交換批改,每位學生都可以發(fā)現其他同學寫作時出現的問題是否和自己的一致,或者除了自己出錯的問題之外,還經常出現哪些寫作時容易犯的錯誤,并給自己敲響警鐘,盡量避免錯誤的發(fā)生。最后再將作文交給教師批改,教師再根據學生的批改情況做出作文指導課的調整,以及范文的展示。教師利用課余時間對每個學生進行面批,針對學生的作文情況進行個別指導,幫助他們提高寫作能力。以這樣的方式進行作文指導,便于學生從自己的作文中尋找錯誤,再從他人身上發(fā)現錯誤,并予以改正,并且在教師的面批指導時深化寫作技巧,逐漸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
總之,以上是關于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如何進行生本教育的幾點教學策略。對于小學生來說,作文的學習給他們帶來了很大的挑戰(zhàn),一方面是小學生沒有一定的語言詞匯積累,在面對作文題目時會感到無從下手;另一方面學生缺少語言邏輯的表達基礎,對句子的分析不夠敏感,在寫作時常常出現語句不通順、句子存在語病或者不符合作文的要求等問題,這些問題在一定程度上給予學生打擊,導致學生的寫作興趣逐漸下降。對此,教師在教學時需要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作文指導,培養(yǎng)其養(yǎng)成在生活積累作文素材的習慣,提高寫作能力。
【參考文獻】
[1]邱定平,讓學生在閱讀和生活中感受美——論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審美能力培養(yǎng)[J].小學生作文輔導,2012(04).
[2]趙海燕,淺談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生本教育[J].當代教研論叢,20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