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忠平
【摘要】高中地理教學逐漸引起了重視,現(xiàn)代學校也開始不斷的轉(zhuǎn)向教育模式。地理教師開始利用地理社團活動進行地理教學,加強社團的建設,能夠使教學質(zhì)量有所提升。目前,社團活動在教學中的引進仍然需要進一步的推廣,使學生能夠真正的感受到地理知識的重要性,強化自身的學習能力和效率。本文基于現(xiàn)狀,首先分析了當前高中地理課堂的限制性,然后討論了社團活動的功能與重要性,接著研究了高中地理課堂與地理社團活動的有效結合,為現(xiàn)代研究奠定了理論基礎。
【關鍵詞】高中地理? 社團活動? 能力提升
【中圖分類號】G633.55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11-0167-01
對于高中學生培養(yǎng)來講,不應當局限于課堂教學中,如果只停留在課堂教學中,那么學生的能力將不會得到均衡發(fā)展,特別是團隊協(xié)作能力、動手實踐能力以及創(chuàng)新思考能力等。在高中的教學中,應該對學生的潛力進行深入的挖掘,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和創(chuàng)新性,使學生能夠形成新的思維。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已經(jīng)不能夠滿足現(xiàn)代學生的需求,過于枯燥,而且地理課程本身比較抽象,學生理解起來比較困難,所以,利用社團活動能夠成為學生另一個有效教學的課堂,使學生的自主性和獨立性更加突出。在社團活動中,學生能夠擁有一個新的成長天地,學生可以因為同一個目標一起交流學習,提高學生的交際能力,學生能夠逐漸將學習作為一種興趣和享受。因此,地理教學和社團活動應該進行有效的結合,全面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教學質(zhì)量。
一、當前高中地理課堂的限制性
1.高中階段主要的目標是高考,因此在許多的高中學科中,應試教學成為了授課目的,對于高中地理來說,也同樣存在這樣的問題,應試教育占據(jù)著很大的地位,素質(zhì)教育和創(chuàng)新教育得不到保證。許多教師在課堂上,授課內(nèi)容大多是局限于課本上,按照大綱進行照本宣科,許多的知識點在講解的過程中,過于死板和晦澀難懂,導致了學生學習興趣的下降。
2.在高中的文理分科影響下,一些選擇理工科的學生會覺得地理的學習不是那么重要,因此就不重視地理的學習。
3.由于一些初中對地理學科教育不夠重視,許多同學的地理基礎知識太過薄弱,因此在高中地理課堂上進度較慢。
二、社團活動的功能與重要性
1.學生社團的功能
學生社團作為一種由志趣愛好相同的學生聚在一起,以豐富課余生活,增長知識,陶冶情操為目的的團體,它充分發(fā)揮了學生在德育教育過程中的主體作用,社團成為素質(zhì)教育中的一個新亮點,是在課堂教學之外能讓學生發(fā)揮特長,有興趣地進行探索、學習的第二課堂,它對第一課堂作了有益的補充。
2.社團活動的重要性
以氣象社為例,社團活動可以激發(fā)同學們對所學科目的興趣,引發(fā)學生思考,提高實踐能力和動手能力。同時,社團為中學生提供了與外界交流和身心發(fā)展的平臺,學生們的組織管理能力和獨立工作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地理的教學過程中,很多內(nèi)容都離不了天氣與氣候,氣象社正好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探究學習的平臺。
三、高中地理課堂與地理社團活動的有效結合
1.社團活動是課堂的延續(xù)
在課堂教學中,學生往往會出現(xiàn)苦惱的情緒,學生在上課期間所聽到的知識點基本能夠聽懂,但是在面對問題的時候不知從何入手。這種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是因為學生知識輸入和遷移能力存在一定的問題,換句話說,學生對所了解的知識仍然缺少深刻的認識。在課堂教學,學生吸收時間是受到限制的,這就體現(xiàn)出課外學習的延伸的重要性。在社團活動安排中選用合適的案例,輔助學生準確的發(fā)現(xiàn)問題、研究問題以及解決問題,快速找到切入點,而且課外學習能夠使學生比較放松,降低壓力,但是能夠使學生加深理解。
舉個例子來說,在高中地理課程中,講解到《大氣環(huán)境》 的相關內(nèi)容,許多學生在理解熱力環(huán)流相關知識點時比較困惑,很難快速理解,如果在社團活動中安排學生展開“熱力環(huán)流”的實驗,在實驗過程中加以指導,利用不同的方式體現(xiàn)出“熱力環(huán)流”的存在。在實驗中,學生能夠從多次實驗中發(fā)現(xiàn)問題,然后研究出相應的解決方式,從而充分理解和有效運用相關的知識點。
2.利用社團活動實現(xiàn)地理知識在生活中的體驗和運用
在現(xiàn)代課堂教學中,教師所講解的理論知識在實際的生活中應用較少,這就意味著實際的教育并不能夠得到真正的落實。教學的目標更多以結果為主,應試教育比較明顯,這就會使學生的知識視野比較狹隘,使理論很難切實應用在實際的生活中。在社團活動中,能夠使學生的學習回歸生活,真正深入的研究地理知識,這樣使地理課的教學更加生活化和大眾化,提高教學的趣味性,能夠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利用社團活動,能夠?qū)⒗碚撉袑嵉穆?lián)系實際,借助地理知識對實際的問題進行解決,引起學生更多的好奇心,從而滿足學生對知識的渴望,提高學習的自信心,使教學質(zhì)量有了一定的提高。
在地理課程講解中,很多抽象的內(nèi)容會阻礙學生的理解,所以盡可能不要照本宣科,舉個例子,在講解《天氣》時,我們可以將知識點與現(xiàn)實的天氣狀況進行結合講解,使學生能夠在社團活動中比較天氣預報與天氣狀況,深入研究對天氣變化產(chǎn)生影響的因素,學生可以自己進行天氣變化的推測,這樣能夠使學生強化對天氣相關知識的了解。學生在實際的生活中能夠感知天氣,這也會使學生更愿意深入的思考,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3.為學生提供與外界交流和身心發(fā)展的平臺
在現(xiàn)代家庭教育中,對于青少年的培養(yǎng)更多比較偏于溺愛,這會對學生與社會的交流產(chǎn)生阻礙。在學校的教學中,更多關注的是考試的成績,這樣也會限制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在社團活動中,學生能夠充分的鍛煉自己的能力,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使學生能夠更加獨立的完成任務。
在現(xiàn)代教學中,學??梢园才艑W生到相關的機構進行學習,例如對于天氣的學習,可以組織學生到氣象站進行參觀,可以看到氣象預報的控制系統(tǒng),觀察到天氣預報發(fā)布與制作的過程。在氣象站,學生能夠熟悉人工檢測雨量的大小以及自動化等內(nèi)容,只有真正的觀察到和體會到,才能夠理解比較抽象的知識點,提高學生的見聞。
高中地理教學逐漸引起了廣泛的重視,家長和老師都開始加強了對學生學習的關注,采用不同的培養(yǎng)方式進行學生能力的提升。教師利用課外指導延伸學生的學習時間,采用社團活動將理論與實際進行有效的結合,能夠使地理課更加具有吸引力。教學活動應該進行不斷的改進,擴大學生的知識空間,使學生在學習中更加獨立,提高學生的自信心。教師有效的利用社團活動,能夠使抽象的理論知識形象化,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和能力。
參考文獻:
[1]成麗.略談高中地理思維能力提升路徑[J].內(nèi)蒙古教育:b,2016(7):66.
[2]袁佳榮.新課改下高中地理思維能力培養(yǎng)探析[J].教育,2016(11):240.
[3]向建華.淺談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地理教學[J].教師,2010(10):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