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小璐
摘 要: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利用互動教學方式,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文章首先分析語文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存在的問題,然后從創(chuàng)新教學觀念、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采用靈活教學方式、提高學生學習熱情兩方面探究提高語文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語文教學;師生互動;問題;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5.6;G623.2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0)16-0136-02
語文教學的目的是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激發(fā)和培育學生語文學習熱情,引導學生初步掌握語文學習的基本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將互動式教學方式引入語文課堂,有利于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參與課程的積極性,可以高效完成語文教學目標。但在具體實踐中,很多語文教師的互動教學受到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影響,方式單一,方法陳舊,學生參與熱情不高,始終處于被動的學習狀態(tài)。為了實現語文課堂教學效益最大化,教師要不斷更新教學理念,充分利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進行互動教學,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學習技巧。
一、語文課堂教學師生互動存在的問題
1.多師生間的互動,少生生之間的互動
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引導者要引導學生進行互動和學習,提高學生課堂參與的積極性,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但是這種互動不僅僅存在于師生之間,還要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溝通,給學生提供交換思想的機會,倡導學生之間進行質疑、辯論。在學生之間互動時,教師要進行適當的引導,引導學生如何發(fā)現自身的不足,借鑒他人好的學習方法提升自己,實現語文課堂教學效益的最大化。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讓學生分組進行互動和溝通時,由于學生年齡偏小,在互動時經常走動,不能夠很好地跟隨教師的引導完成既定教學目標。針對這種情況,教師要提前制定預案,從學生的興趣出發(fā)布置互動任務,提高學生的關注度,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究的熱情,充分激發(fā)他們的問題意識和進取精神。
2.教學內容較為單一,缺少情景上的互動引導
教學內容較為單一,缺少互動引導。在傳統(tǒng)教學過程當中,教師更注重學生的考試成績,而忽略了學生的綜合素質發(fā)展。教師的教學內容單一、單調,沒有充分考慮時代特點以及學生的個性,做到與時俱進、因材施教、有效互動,導致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教師在進行教學引導時,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和語文學習的特點,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轉變教學思路,豐富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的互動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和語言交際能力。教師可以結合語文教學的知識點創(chuàng)新、創(chuàng)設師生互動的內容,也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來創(chuàng)設教學情景,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主動融入課堂學習的熱情。語文課程的人文內涵特別豐富,學生對語文材料的理解也是多元的,教師要鼓勵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多與學生溝通和交流,挖掘學生思維的亮點,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不斷豐富和創(chuàng)新互動方式。
3.缺乏深度引導,無法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語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統(tǒng)一的課程,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要引導學生豐富語文積累,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和整體把握語言文字的能力。教師在互動教學中,要注意引導的深度和廣度,讓學生切實感受到語文的魅力,從而激發(fā)學習熱情。但很多教師受傳統(tǒng)教學觀念影響,互動引導停留在表面,經常會不自覺地詢問學生“是不是”“對不對”,學生的回答也是機械式的“是”或者“對”,導致學生參與教學的熱情不高。另外,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經常因為缺少問題導向和活動形式,思考和探究的對象不明確,課堂互動既沒有深度也沒有廣度。教師在互動教學中,要注意引導學生多讀書,多積累,注重語言文字運用的實踐;引導學生在實踐中領悟文化內涵和語文應用規(guī)律,要以學生為主體調整教學內容、教學方法,進行深度引導,有針對性地提問和總結,提高學生語文學習技巧。
二、語文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問題提升策略
1.創(chuàng)新教學觀念,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語文課程應該是開放而富有活力的,教師要盡量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確立適應時代需要的課程目標,開發(fā)與之相適應的課程資源,靈活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課堂上,教師要努力營造平等、和諧的課堂氛圍,使學生喜歡學習、愿意學習,敢于大膽交流。教師要以學生為教學主體,尊重學生個性,創(chuàng)設學生感興趣的互動活動,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同時,教師要積極與學生溝通,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了解學生在語文學習當中遇到的困難,掌握學生的興趣愛好。溝通中,教師要注意觀察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培養(yǎng)學生主動、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注重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整體發(fā)展,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
2.采用靈活性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
在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中,教師以自我為教學中心,多采取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學習。這種教學方式的弊端就是打壓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抑制了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潛能。久而久之,學生就會喪失語文學習的熱情。教師必須認識到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的身心發(fā)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確定教學內容,選擇教學方法。教師的教學內容要以學生的興趣為出發(fā)點,符合時代發(fā)展潮流;教學方式要靈活變通,符合學生身心發(fā)展特點。在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之間、師生之間有效互動,大膽提出問題,激發(fā)學生語文學習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主動思考和探索的精神,提高學生的語文思維能力。教師要提供充足的時間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問題的能力,并積極引導學生自主解決問題,對于學生好的自主學習習慣要及時給予表揚、鼓勵,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自信心。教師還可嘗試將包含視頻、音頻的多媒體信息技術引入教學實踐,不斷拓展和創(chuàng)新教學形式,讓語文課堂動起來、活起來,激發(fā)學生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潛能,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和運用語文。
綜上所述,教師在語文互動教學中,要以學生為教學的主體,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氛圍,使學生積極、主動地融入課堂學習當中,實現語文課堂教學的最大效益。教師在互動教學中,要適應時代發(fā)展需要,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觀念,尊重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建立符合學生身心發(fā)展特點的靈活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學習熱情,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究和勇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有效提高語文教學效率,促進學生成長成才。
參考文獻:
[1]楊正虎.小學語文教學中師生互動溝通策略研究[J].教書育人,2019(20).
[2]金新林.把握課堂師生互動 實現語文育人價值[J].基礎教育參考,2018(12).
[3]韋憲榮.小學語文教學中師生互動中的話語溝通技巧探討[J].語文學刊,2014(21).
[4]管敏.互動開創(chuàng)新天地——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師生互動的重要性[J].語文教學通訊,20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