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志榮
摘? 要:初中歷史作為學生中學文科學習的重要科目,在學習上具有復雜繁瑣,過程冗長的特點,在學習過程的進行中,由于學習興趣的缺失,講課方式的枯燥,很容易造成學生精力不集中,走神的情況出現(xiàn),這種不良的學習表現(xiàn)對教學活動的進行具有阻礙作用。因此教師應當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對教學方式進行改善,把握學生的心理,抓住學生的興趣,架設與學生溝通的橋梁,最終提高教學效率。
關鍵詞:初中歷史;學習興趣;開展小組自由討論;拓展歷史趣味知識;結合微課視頻教學
文科的學習需要學生以強大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力為基礎,以高效的課堂效率為保障,才能提高對知識的掌握程度,文科的學習以記憶理解掌握背誦為主,因此,為了達成最終的教學目標,教師應當統(tǒng)籌兼顧學生的學習意識與學習興趣,鍛煉學習能力,提高教學效率,達成教學目標。本文筆者結合多年教學經(jīng)驗,針對提高初中歷史教學中學生的學習興趣做出如下討論,希望能為廣大教師帶來一定的啟發(fā)。
一、開展小組自由討論
小組討論教學方式的推動和展開,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體驗和自主學習意識,原因是在教學過程中,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填鴨式教學難以適應新時代的學習,枯燥的教學方式理應被新型教學取代,新時代的教學方式以學生為重點,注重學生的學習體驗,以深化教師的專業(yè)技能,改善教學方式為過程,達成學期既定的學習目標。在教學活動進行中,將班級劃分成小組進行小組學習,可以更清晰地反映教學活動的進程,對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做出一定的估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通過小組討論,提高學習活動的參與度,從而激發(fā)學習興趣與積極性,因此小組討論學習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體驗,還能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更快更高效地達成教學目標。
例如,在進行“明朝的對外關系”的課程教學時,我將全班劃分成為多個小組,在完成課前預習的前提下,進行學習思維導圖的梳理與繪制,將對外關系分為抵抗入侵和對外貿(mào)易,通過兩條清晰的線路完成對全文內(nèi)容的總結概括,我將總體的學習思路教授給學生,將主要的學習進行過程也交給學生,通過小組學習和討論,學生認識到自己才是教學任務的主體,學習活動應當自主展開,自主學習是更高效地達成教學目標的重要手段。最后我進行課文的串講,對知識進行一定的回顧,對學生產(chǎn)生誤解的知識進行重新講解與正確疏導,對課文中隱藏的知識點進行提煉,幫助學生掌握,在課堂后期,幫助學生做課文內(nèi)容的延伸,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生的視野高度,為全面發(fā)展打下基礎。
二、拓展歷史趣味知識
為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知識的趣味性是不得不提的一個重點。學生還未成年,心智發(fā)展尚未成熟,趣味的教學內(nèi)容可以幫助學生提高學習興趣,更高效的掌握學習知識。學生往往會對趣味的學習內(nèi)容有著更深的印象和更高效的學習效率,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針對這一特點合理安排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體驗和學習效率,深化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強化對知識的掌握程度,最終提高歷史學習興趣,達成教學目標。
例如,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開展歷史趣味知識競賽的方式進行對知識內(nèi)容的鞏固記憶,同樣也是將全班分成多個小組進行小組積分制,通過這樣的趣味知識競賽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可以在互動中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和集體代入感,教師在準備問題應當以趣味性為主要目標,結合考試內(nèi)容的側重點進行記憶學習,以故事作為問題的開頭,往往可以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幫助學生開口發(fā)言搶答問題。或者通過民謠歌謠的形式,讓學生根據(jù)歌謠內(nèi)容去猜測主人公,并對主人公的事跡進行拓展提問,最后對積分最高的小組進行鼓勵和獎勵,并為下一次競賽的開展打下基礎。
三、結合微課視頻教學
微課視頻作為新時代技術與教學活動的結合產(chǎn)物,在教學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教師可以通過微課教學對某一知識點進行強化鞏固,深化學生對重難點的理解,或是繁瑣知識點的統(tǒng)籌,微課教學在教學后期中的影響更為重要,學生通過微課的學習,與課堂學習相結合,提高對知識的掌握程度,達成復習的學習目標,將學過的內(nèi)容進行二次回顧,夯實記憶,提高學習效率,在考試中取得高分。
例如,在進行期末復習時,復習的教學開展是教師教學的一大難題,由于學生的掌握程度參差不齊,教師系統(tǒng)性的復習,往往起不到很好的效果,而通過微課教學使學生對掌握不牢固的知識點進行著重復習,達成個性化學習的目的。例如學生對世界史的美國內(nèi)戰(zhàn)相關的內(nèi)容掌握不夠牢靠,就可以重新學習,通過微課教學深化知識記憶,而對于掌握比較好的知識點可以輕松帶過,僅僅起到提醒的作用即可,不必浪費大量的時間去復習和二次記憶,從而提高復習效率,高效達成學習目標。
總而言之,初中歷史的學習是學生文科學習的重要開端,因此需要教師不僅要幫助學生打下堅實的基礎,更要為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做出努力,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建立自主學習意識,推動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學習能力的提高。
參考文獻:
[1]譚植華.淺談初中歷史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J].學周刊,2018(23).
[2]韓文生.探究性學習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教育學刊,2016(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