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nóng)家碧
摘 ?要:文言文是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之一,是古人的重要智慧財富。如今,小學語文中文言文也是不容忽視的一部分,但許多小學語文教師在文言文教學中仍然存在許多問題,不利于教學質(zhì)量的提高。在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小學文言文教學如何更高效展開,從“以小組合作模式培養(yǎng)學生學習能力”“重點體會文言文中的哲理”“將游戲教學法融入文言文教學中”幾方面提出了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率的措施。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文言文;合作;哲理
小學階段文言文教學有利于促使小學生繼承和傳播傳統(tǒng)文化。文言文深刻體現(xiàn)了古人的生活、思想狀況,通過學習文言文小學生能夠體會到這些,汲取到一定的智慧哲理,從而形成良好的思想行為習慣。并且初高中階段的語文中都有文言文,小學階段的文言文學習也能夠為學生打好更高段學習的基礎。但是當前的小學文言文教學還存在一些問題,如教學枯燥,學生興趣不高等。為此,本文從以下三方面出發(fā)來探討如何提高文言文教學實效性。
一、以小組合作模式培養(yǎng)學生學習能力
大多數(shù)文言文晦澀難懂,難以理解,因此許多小學生認為文言文很無聊乏味,甚至對此有一定的抵抗心理,學習起來懵懵懂懂。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和學習潛能,同時也為了鍛煉學生的文言文學習能力,教師可以將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應用到文言文教學中,改變以往死記硬背的學習模式,使其在學習任務和問題的引導下去主動探究,培養(yǎng)他們的文言文學習能力和合作意識,促使他們可以獲得成功的經(jīng)驗。此外,在小組合作中,學生也可以產(chǎn)生思維碰撞的火花,相互取長補短,取得共同進步。
例如,在教學《楊氏之子》這篇文言文的時候,教師可以在對學生合理分組(每組中的學生的層次不同)的基礎上提前給學習小組布置一定的預習導學案,導學案中有文言字詞解釋問題,如“之”“未聞”等一些文言字詞的解釋,讓學生借助注釋和工具書合作解決這方面障礙,然后嘗試進行一定的翻譯。之后,在課堂上,學習小組展開交流討論,互相解決疑問,實在不能解決的就記錄下來,之后借助教師的幫助。同時每個小組也要總結(jié)學習成果,并派代表發(fā)言。通過這樣的合作方式,每個學生都發(fā)揮自己的潛能,積極查找資料,解決生字詞、文言文字詞等,并通過合作來初步理解大意。這非常有利于讓學生們在之后的課堂上跟得上教師的節(jié)奏。根據(jù)學習小組的學習情況,教師要進行一定的鼓勵,同時據(jù)此調(diào)整教學內(nèi)容,有針對性地講解,帶領(lǐng)學生深入閱讀。
二、重點體會文言文中的哲理
學習文言文不只是讓學生學習文言文的大意,以及解決生字詞、文言字詞方面的障礙就可以。小學語文教材中所選的文言文大多還包含了十分有益的哲理,對于啟迪學生的思維有很大幫助??梢哉f小學文言文的知識學習很多是通過一些小故事來表現(xiàn)人們的行為、思想,包含了很多尊師重道、謙讓等人生哲理與美德。小學生還處于道德行為和思想品質(zhì)形成的階段,良好的教育有利于小學生優(yōu)秀道德品質(zhì)的形成。所以在學習小學文言文時,語文教師還要重點帶領(lǐng)學生去深入體會其中的哲理、情感。
例如,《楊氏之子》《伯牙鼓琴》等文言文中,故事簡潔明了,易于理解,同時包含了人們充滿智慧的部分。《楊氏之子》教會人們?nèi)绾味Y貌地回答別人的問題,啟發(fā)學生應該善于思考?!恫拦那佟愤@篇文章則啟示人們,知音難遇,要珍惜自己的朋友,珍惜友誼。在教授這些文章時,教師不僅應注意文言知識點的教學,而且應引導小學生認識故事中所包含的哲理,結(jié)合小學生的生活,結(jié)合他們出現(xiàn)的一些問題(如和小伙伴鬧矛盾等),及時糾正小學生的不良行為,并滲透正確的思想道德行為。如此一來,就為小學生培養(yǎng)良好人格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因此說,語文教師要帶領(lǐng)學生深入體會文言文中的哲理、情感,以此打動學生,在思想上影響和規(guī)范小學生。
三、將游戲教學法融入文言文教學中
游戲教學也就是指將游戲與特定的知識教學相結(jié)合,使學生在快樂的游戲中有意識地受到知識的滲透。小學生正處于對學習懵懂和被動接受的階段。此時,小學生非常注重新穎有趣的教學方法。鑒于文言文教學在一定程度上會使學生感到枯燥,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充分把握小學生的學習特點,組織相應的游戲,讓學生體會到文言文學習的樂趣,同時加深對于文言文知識的理解。
例如,在學習《楊氏之子》這篇文章的時候,教師也可以設計角色扮演的游戲,讓學生根據(jù)文章中的內(nèi)容扮演不同的角色,嘗試演繹完整的故事。如此來讓學生沉浸其中并充分感受到角色人物的性格特點等?;蛘?,教師也可以讓小學生自己來設計《楊氏之子》課本劇的內(nèi)容,增加一些故事情節(jié)以及人物對話、動作,等等。這也能夠充分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和潛能,既使其感受到文言文學習的樂趣,又深入理解了文章內(nèi)容。
總而言之,教師在文言文教學過程中應該從學生的興趣需要與特點出發(fā),以小組合作培養(yǎng)小學生的文言文學習能力,同時注意重點引導學生去體會文言文中的哲理,通過一定的游戲來增加教學的趣味性,使學生既能學好文言文又能愛學文言文。
參考文獻:
[1]鐘建軍.語文教學中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J].現(xiàn)代語文(教學研究版),2017(05):73-74.
[2]柯金黎. 基于詞義理解的小學古詩文教學實踐研究[D].集美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