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璐
【摘要】互動教學模式是一種人性化的教學模式,它充分體現了現代教育“以生為本”的理念,互動教學模式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與教學效果的改善具有積極作用,同時又能為學生打下堅實的學習基礎,數學教師要圍繞互動教學的具體應用展開深入探究,確保互動教學能真正發(fā)揮作用。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互動教學;作用;策略
互動教學法實現了師生之間以及生生之間的良性互動,在無形之中擴大了教師對學生的積極影響,不僅為實現學生之間的互幫互助奠定了基礎,也為教師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模式提供了一條行之有效的途徑。以灌輸式教學為主的傳統(tǒng)小學數學教學模式中,小學生坐在椅子上默默地聽,學生被動地學,教師與學生以及學生之間的互動性幾乎為零,學生的主體性沒有被確立,這也是造成小學數學教學效率普遍較低的主要原因。在新課改下如何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果呢?筆者在此談談互動教學在小學數學中的運用。
一、互動教學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作用
(一)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生對生活中的事物有著好奇的興趣與愛好。這是源自于他們內心的學習新事物的情感。教學實踐證明,互動式教學模式可以很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傳統(tǒng)教學中,數學是很抽象難學的一門課程,大多學生感到數學知識是很枯燥無趣的,注意力不集中、學習不積極是他們在課堂上的重要表現。這就造成了他們的粗心和學習不良?;邮浇虒W模式使學生有機會表達自己的意見,因此他們可以更好地表達自己,并在課堂上表達自己的想法。從而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
小學生學習主體性的形成不僅僅有助于數學知識的學習,更有助于其他學科的學習,實現自身綜合素養(yǎng)的全面提升?;邮浇虒W模式能更好地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因此,數學教師要轉變教學角色,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這不僅是新課改的主要任務,也是學生學習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目標。
(三)增強數學課堂教學效果
互動式教學模式能改變了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與學習習慣,使學生真正將身心融入課堂,與教師充分互動,增強認知,拓寬思維空間,營造愉悅的學習氛圍,使課堂教學內容在學生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從而提高了教學效果。
二、互動教學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運用策略
(一)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
許多教師很少主動與學生溝通,這容易導致師生之間感情的淡化,增加學生與教師感情隔閡或者關系惡化等情況發(fā)生的概率。師生之間的良性溝通是構建和諧師生關系的前提條件,教師應強化自身增進師生感情的意識,加快師生關系向良師益友方向的轉變。也就是說師生在溝通交流中應保持平等的地位,而不是要求學生必須服從教師的每一個決定。教師尊重學生的每一個選擇和決定,學生了解到教師的教學壓力和無私付出,對教師心懷感激之情。師生互動活動在提高學生數學成績的同時,也能激發(fā)教師的自豪感和學生的成就感,這為教師能夠在教學活動中保持平靜淡定的心態(tài)奠定基礎,學生也能因此更加感激教師,學生與教師的相互尊重為和諧平衡、自由穩(wěn)定師生關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礎。
(二)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數學思維
由于小學數學知識相對簡單,基礎性與簡單化是小學數學的基本特征,因此學生在數學學習任務中的難度因素相對較低,教師可以有更加充足的時間和精力來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數學思維,使學生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更輕松地找到最佳的數學學習方法。眾所周知,學生的學習情況存在著一些差異,如數學基礎知識,學習能力和內部動機,在不同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上可能會有很大差異。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效果不盡相同,這是許多原因造成的:有的學生可能粗心,有的學生誤解數學規(guī)則,有的學生計算錯誤。通過互動教學,師生互動,老師了解每個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和數學學習習慣,分析造成學生數學學習效率低下和學習效果差的內在和外在原因,并以此為基礎來幫助學生制訂更具針對性和有效性的數學學習方案和學習計劃,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
(三)將互動教學法融入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之中
教師應將互動教學法融入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之中,實現師生之間的良性互動,教師通過師生互動來了解學生當前的學習狀態(tài),及時了解并快速解答學生學習數學知識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同時,學生也能通過師生互動來了解教師的教學計劃和教學方案,為學生調整自身學習方向奠定基礎,這也有效彌補了原有小學數學教學模式中師生之間缺少互動的不足之處。另外,互動教學也提高了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的靈活性與互動性。
(四)運用現代教學技術
現代教學技術的發(fā)展為互動教學的實施提供了技術保障,多媒體技術就是小學數學課堂可以應用的一種技術形式。小學教師在數學課堂上可以利用多媒體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得學生更加關注教師所表達的內容,提升學生參與的熱情。例如,教師在“圓的教學”中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多種生活中的圓形物體,盤子、輪胎、鏡子等,同時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熟悉的圓形物體并總結這類物體的共同特征,為下一步的教學做好鋪墊與準備工作。
(五)有效實施趣味教學
小學生擁有愛玩愛鬧的天性,教師要緊緊抓住這個特點,在教學過程中滿足學生的需求,有效實施趣味教學,利用趣味教學實現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良性互動。例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一起玩游戲,利用生活中常見的元素構建游戲情景,鼓勵學生參與其中,并將知識融入游戲,實現寓教于樂的互動效果。
在教學時,教師不能只局限于課堂教學內容,還可以對與社會熱門話題相關的數學知識進行討論,這有效彌補了傳統(tǒng)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內容有限的不足,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學生數學教學內容的生活性、社會性以及豐富性,對鍛煉學生數學知識實踐運用能力以及激發(fā)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等都產生了積極影響。
(六)優(yōu)化課堂評價方法
互動教學既有自身獨有的優(yōu)勢,也具備一些缺點。比如,在學“1~9的乘法口訣”時,為了提高口訣的趣味性,可用不同的形式補充口訣。如同桌互動,一名學生說“三四”,另一名學生對答“十二”。也可小組內接龍背一組口訣,如學習“5的乘法口訣”時,一名同學接一名同學依次背“一五得五”“二五得十”……用互動比賽的形式盡快讓學生記住乘法口訣。小學數學評價機制的主體以數學教師和小學生為主,應堅持科學公平的基本原則。在數學教學活動中組織互動教學,有助于促進學校評價體系的發(fā)展和完善。教師應認真聽取學生的意見和建議,讓學生成為教師學習進步的督促者與監(jiān)督者。除了師生互評之外,還應將學生互評納入教學評價體系之中。同班學生年齡相仿,心理訴求、語言習慣等也較為相似,因此,比較容易理解和自己認知水平相近的其他學生對他的評價,這不僅可以提高學生評價機制的科學性,還能緩解學生對教學評價結果的抵觸情緒。小學數學互動教學促進了小學教學活動評價機制的發(fā)展和完善。同時,完善后的評價機制又成為小學數學教學互動活動的推動者。
總之,小學數學教師應意識到互動教學對提高教學效率與教學質量的重要意義,認識到互動教學對增進師生感情、活躍班級氣氛以及提高教學內容社會性的重要性。通過完善小學數學教學評價體系、增加師生互動環(huán)節(jié)等途徑來提高互動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效果,為提高小學生數學素養(yǎng)以及促進小學數學教育事業(yè)的持續(xù)發(fā)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周濤.談小學數學教學中互動教學模式的有效應用[J].陜西教育,2016(4):18
[2]孫微.對當前小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改進措施的探討[J].當代教研論叢,2017(3):23- 24
[3]楊婧.淺談如何強化小學數學課堂師生互動環(huán)節(jié)[J].新課程,2017(5):53
(天水市秦安縣興國鎮(zhèn)邢泉小學,甘肅天水74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