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萬友 朱金秀
摘 要:閱讀能力是理解能力的表現(xiàn),也是初中語文教學中主要目標,如何加強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是每一個初中語文教師應該思考的問題。在新課標的要求下,素質教育的理念深入人心,也是當下教育改革的重點,因此初中語文教學的目標不僅僅是強化學生的閱讀能力還在原有的基礎上加強學生的閱讀創(chuàng)新能力,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
關鍵詞:初中語文 現(xiàn)代文 閱讀能力 提高策略
在我國中小學的教學改革中,要深入落實素質教育,將中小學作為素質教育的主要陣地,使得學生能夠在價值觀、道德觀形成的初期就受到素質教育的影響,為以后的人生打下堅實的基礎。教育的變革在即,初中語文課堂也應該一改以往的模式,積極吸收先進的教育理念,為教育事業(yè)添磚加瓦。當前,我國初中語文教學中存在許多的問題,尤其是在對初中語文教學目標--增強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的過程中有許多需要改進的地方。教師要樹立正確的語文教學觀念,即語文教學不僅僅是完成文字啟蒙的任務,還要對學生的情感、心理、價值等觀念進行正向的引導,這需要學生具備良好的理解能力,而理解能力的來源就是閱讀能力。因此,初中語文教師的任務實際上非常重,需要通過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來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從而影響學生道德情感觀念,并且在素質教育的號召下還要為加強學生的閱讀創(chuàng)新能力出謀劃策。
一、當前初中語文課堂對學生閱讀能力培養(yǎng)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語文教學中閱讀形式主義頻繁
在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模式中,教師將文法、字詞的解析和應用作為語文教學的重點,這使得學生在閱讀中獲得感悟無法及時地應用在獨立閱讀上,閱讀的價值經(jīng)由教師的教學方式被弱化,使得在學生的潛意識中語文教學就應該是注重字詞和文法,而不是“虛無縹緲”的閱讀能力和閱讀感受。而字詞和文法是漢語語言的皮毛,教師無法通過這些對學生的精神、情感、價值觀念產(chǎn)生影響,因而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模式流于這種膚淺的形式主義,忽視了真正能夠提高學生能力的精髓。2.在學生閱讀的過程中缺乏教師的引導
其次,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有的教師犯了教條主義的錯誤,將學生的主體性教學原則教條化,使得教師在運用這條原則時十分僵硬,無法發(fā)揮出突出學生主體性在教學策略上的優(yōu)勢。許多教師在學生的閱讀過程中完全是一種“放任不管”的狀態(tài),讓學生自己閱讀、自己思考、自己探索,徹底淡化了教師的作用。雖然,突出學生主體性原則的核心是要以學生為主,但是不是無底線的忽視教師的作用,對教師來說其最為主要的職責就是發(fā)揮“引導”的作用,這里的教師與學生的“主次之分”只是在教學策略上的劃分,而不是要完全忽視某一方的作用,二者在教學過程中的地位是平等的。
3.升學壓力導致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被忽視
初中階段,不僅是學生,教師也同樣迫于中考的壓力而調整在語文教學中的策略,即將中考大綱中的文章、詩詞、表達方式、修辭等內容作為語文教學課堂上反復出現(xiàn)的內容,這對于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實際上是一種阻礙。語文教學的目的完全淪為功利性的內容,自然無法在課堂上有效地鍛煉學生的閱讀能力,更遑論創(chuàng)新能力。二、增強學生閱讀能力的有效措施
1.加強對學生的預習指導
對于語文課程的學習,最為主要的還是要加強對學生的預習指導。一篇文章的內容含量是極為龐大的,學生要做的不僅僅是要掌握作者的基本意圖,感受情感,還要對文章的結構、形式等做到基本的掌握,這些工作無法靠課堂的四十五分鐘來完成,因此做好課前預習對于語文教學效果來說是極為重要的影響因子。教師在對學生進行預習指導時,要做好預習提示工作,例如為學生指明預習的重點,熟悉關鍵的字詞句等,這有利于教師在正式課堂上的教學展開。
2.督促學生形成正確學習認識和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良好的習慣是成功的一半,而正確的認識和良好的習慣也是學好語文的關鍵。教師要督促學生形成對語文課程正確的認識,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在此基礎上才能夠幫助學生進行對閱讀能力的提高,強化學生的理解能力,促進學生獨立思考,加強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能力。因此,教師需要在課前、課中、課后加強對學生的引導作用和影響,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教學成果。3.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閱讀方式,加強自主閱讀的過程
語文閱讀有很多種方法,教師需要做的就是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對閱讀能力進行系統(tǒng)性的鍛煉。例如,可以在課前預習階段對要上的內容進行朗讀、查找、劃重點等方法,對課文內容迅速地掌握重點,抓住關鍵要素,了解文章的大意。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熟練地掌握一套對于閱讀行之有效的方法,最終的目的是要將這種閱讀方法應用到閱讀上去,因此學生的自主性閱讀就是檢驗學生閱讀能力的試金石。在自主性閱讀當中,學生能夠將所掌握的閱讀方法鍛煉嫻熟,從而形成屬于自身的閱讀技巧和能力。
三、基于素質教育視角下增強學生閱讀創(chuàng)新能力的建議
當前,在素質教育理念的號召下,初中語文教學需要進行深入地改革,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創(chuàng)新能力教師需要在教學中重視學生的個性化閱讀過程,在學生的個性化閱讀過程中,學生的興趣和自身的特性能夠得到顯現(xiàn),在閱讀中形成獨特的自主思考并產(chǎn)生不同的感悟和理解。在此基礎上,當學生閱讀量增加,學生的理解能力也會增強,同時學生的感悟也會更加多元化,這些都是創(chuàng)新能力的基石。所以,教師在展開教學的過程中需要根據(jù)學生自身的特點制定相應的教學方式,幫助學生開發(fā)和鍛煉屬于自己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能力。
結語
綜上所述,初中階段是學生鍛煉閱讀能力、增加閱讀量的一個重要階段,教師需要在這個階段根據(jù)學生自身的特性制定相應的教學計劃,幫助學生開發(fā)鍛煉自身的創(chuàng)造性。
參考文獻
[1]杜江華.初中語文閱讀能力培育策略[D].天津師范大學,2018.
[2]王翹楚.初中語文閱讀能力培養(yǎng)的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