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偉萍
【摘要】線上教學具有缺乏互動性、網(wǎng)絡設備無法保障和長時間看屏幕可能加重近視等弊端。但是,線上教學優(yōu)勢是顯然易見的,可以回放、暫停,錄播課可以倍速觀看,可以聽到其他名師的課,直播課和視頻會議現(xiàn)場感強。線上教學對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小,自由度高,可以在網(wǎng)上搜索資源,節(jié)省上下學的時間。為了提高學生線上學習的體驗感,發(fā)揮其本身優(yōu)勢,本文建議教師在課前、課堂上和課后巧妙運用消息欄,提高語文線上教學的實效性。
【關鍵詞】消息欄;小學語文;線上教學
目前線上教學主要有錄播、直播和視頻會議三種。線上教學具有缺乏互動性、網(wǎng)絡設備無法保障和長時間看屏幕可能加重近視等弊端。但是,線上教學優(yōu)勢是顯然易見的,可以回放、暫停,錄播課可以倍速觀看,可以聽到其他名師的課,直播課和視頻會議現(xiàn)場感強。通過問卷調(diào)查,關于線上教學方式的選擇,學生最喜愛的是直播授課。因為直播教學師生時間同步、現(xiàn)場感強、有互動性。這些線上教學對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小,自由度高,可以在網(wǎng)上搜集資源,節(jié)省上下學的時間。顯然,日趨成熟的線上教學模式并將成為未來的線上線下混合學習潮流。但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實踐,線上教學也暴露出很多問題:離開了教師的關注和督促,加上家長也不是專業(yè)的教育者,學生的自控力、自主性影響了線上學習的效果。為了提高學生線上學習的體驗感,除了發(fā)揮其本身優(yōu)勢,應積極采取措施克服其弊端。下面,筆者就課前、課堂上和課后巧妙運用消息欄,提高小學語文線上教學的實效性談一談。
一、入課熱身——師生課前空中加油站
第一,“喝心靈雞湯”,傳播正能量。每周一第一節(jié)課上課前,老師用溫暖勵志的話語,配上插圖,發(fā)上消息欄,為學生加油鼓勁。星期二到星期五第一節(jié)課上課前,班干部輪播“勵志語錄”“勵志小視頻”“勵志小故事”。這些人生勵志語錄傳播正能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鼓勵他們奮發(fā)向上。
第二,巧用消息欄,禮儀滿課堂?!墩撜Z》里有:禮之用,和為貴。在線上學習,作為學生,懷著感恩之心向老師問好是“禮”,坐端正、按時上線上課是“禮”,認真聽講、積極連線回答問題是“禮”,不刷屏、不發(fā)與學習無關的信息是“禮”。巧妙運用消息欄發(fā)文字:“老師,早上好!”“同學們,早上好!”“老師辛苦了,再見!”“同學們下課了,請多喝水,眺望遠方,保護視力。”一聲聲問候、一句句叮嚀跳躍在消息欄里,溫暖著每一個人的心田。
二、書聲瑯瑯——學生成長的“營養(yǎng)早餐”
有了閱讀積累之后,展示閱讀成果的一個比較好的途徑是“朗誦展示”。在消息欄以發(fā)語音的形式朗讀經(jīng)典、朗讀課文、講故事。善用消息欄,在線上也可以像線下課堂一樣效果。具體操作可以是學生自主報名,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同時珍惜表演的機會。學生評審團肯定其優(yōu)點,提出改進的方向,激發(fā)學生參與熱情。
第一,課前十分鐘重溫經(jīng)典。國學經(jīng)典蘊藏的智慧精髓,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生命之源,涵蓋了中國五千年的文化、歷史、根基和靈魂。學生在上課前十分鐘在消息欄發(fā)表經(jīng)典作品誦讀,品味書香,鍛煉成長。
第二,課前五分鐘新課文朗讀。預習課文時,通過朗讀,讓學生把課文讀正確,不添字、不漏字,不讀破句子,知道課文里講了什么。在初學課文時,可以把朗讀提高到第二個層次“理解性的讀”,即讓學生通過反復的朗讀,把課文重點章節(jié)讀懂、讀暢、讀出節(jié)奏感來。展示形式是學生在消息欄自主選擇喜歡的段落進行朗讀展示,為新的一天學習課文打下基礎。
第三,課前三分鐘講故事。講故事能豐富學生的詞匯,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線上資源五花八門,教師要篩選出利于學生學習的資源,如檔次高“教育板塊”的學習強國APP、清華附小課程的央視影音APP;電視節(jié)目類:中國詩詞大會、喜馬拉雅“浩然爸爸講故事”系列傳統(tǒng)文化課程等。通過大量的聽、模仿,結合順德區(qū)推薦書目,讓學生選擇喜歡的故事來講。教師要鼓勵和規(guī)范學生把故事講完整,并引導學生注意聲情并茂和表情動作的配合,使故事情節(jié)和學生融為一體。評價的時候注意及時給予表揚,增強孩子講故事的信心。
三、解決短板——課堂因“消息欄”而精彩
沒有交流的語文課就像“一潭死水”,要解決線上學習交流頻率小的問題,可以多借用“消息欄”,老師提問題,孩子們在消息欄發(fā)言,大大縮短連線的時間,激發(fā)孩子最大的興趣。學生精彩的發(fā)言和互動,加上老師的巧妙的引導和點評,讓大家感受到在線下課堂那樣的學習氛圍。原來,線上語文課可以在充分的交流中走進孩子們的心靈。
第一,“手指操”。線上教學的弊端是缺乏課堂氣氛,師生、生生交互的互動性和社交性差。教師可以在上課之初,讓學生在消息欄輸入自己的學號,這樣遲到或缺課的學生一目了然。完成一個學習小任務,在消息欄輸入老師指定的數(shù)字或字母,提高學生的參與積極性。結束課堂的時候也可以再次做做“手指操”,這樣管理學生比較科學。
第二,“議論紛紛”?!白h論紛紛”,指的是在線上教學中學生的發(fā)言聲不絕于耳。錄播課是單向輸出,可以利用消息欄“添油加醋”:教師針對課程內(nèi)容提問,學生回答。而直播連麥會因網(wǎng)絡原因延時、甚至連不了,浪費時間。這時候,老師可以指定一些學生在消息欄發(fā)語音、留言,老師點開消息欄了解情況,使課堂上能人人參與。議論好的標準是“言之有序、言之有理、言之有情”。言之有序,就是訓練學生說話要有順序、有條理。言之有理,就是訓練學生發(fā)言要有理有據(jù)。言之有情,就是訓練學生表達的準確性和生動性,有感情地說話。
第三,“書聲瑯瑯”。書聲瑯瑯是一堂好課的首要特征。老師要把讀書訓練放在首位,既要提高學生讀書的數(shù)量,也要提高讀書的質(zhì)量。在課前十分鐘“理解性朗讀”基礎上,進入更高層次的讀——欣賞性的讀。錄播課結束之后,可以利用消息欄讓學生朗讀、評價朗讀效果。而直播課中,老師可以讓學生在消息欄朗誦。老師還可以準備課文的插圖或情景圖,幫助學生“讀出畫面”,將語言訓練置于整體語境之中,將言語還原成畫面、場景和情節(jié),更接近文學閱讀、更貼近學生言語學習的方式。
四、討論答疑——課后交流主平臺
第一,充分表達,及時答疑?!坝兴伎嫉膶υ?,才會有思想的生成?!毙W語文特級教師郭學萍這樣說。課堂,是學生張揚個性、閃爍思維火花的地方。在線討論和答疑的方式,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充分表達自己的所思、所想、所疑、所問、所感、所嘆,有效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活躍學習氛圍,彌補學生與老師雙向反饋缺乏或延遲的不足,幫助學生解決學習上的問題。
第二,練習展示,提高成效。教師精心設計練習,練習可以是開放性題目、拓展性題目、難點疑點問題等,學生在練習過程中將知識轉化為能力,調(diào)動了他們的眼、口、耳、手等多種感覺器官,對學習的內(nèi)容留下深刻的印象。這種精心策劃的練習,及時、巧妙地將教學重點內(nèi)化為素質(zhì)與能力。通過拍照上傳,練習“曬一曬”,高效率地提高學生學習成效。
總之,巧妙運用消息欄,可以大大提高語文教學的實效性。線上和線下結合是未來教育的趨勢,兩者是相互彌補和促進的關系,在線上學習和在學校學習中找到平衡點,可以給學生帶來很好的學習體驗,提高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楊家興.線上教學的帶領[J].中國電化教育,2005(09):15-18,62.
[2] 孫良軍.如何用好線上資源指導學生閱讀[J].中小學寫作教學,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