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雙艮
摘 要:隨著教育理念的不斷更新,語文文言文教學模式也應積極創(chuàng)新。近年來,隨著核心素養(yǎng)概念的提出,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全新的思路,打開了教學模式改革的大門。本文闡述了核心素養(yǎng)與文言文群文閱讀的重要內涵,對初中文言文群文閱讀教學的措施進行了討論。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 文言文 群文閱讀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31.013
由于初中階段的學生很難理解文言文的真正含義,不能合理將文言文與生活實際相結合,因此,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往往不高。由于文言文的學科特點,難免限制了教師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發(fā)揮,出現了教學形式比較單一的現象。群文閱讀的方式,就是一種提升學生文言文閱讀能力的有效手段,有利于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
一、核心素養(yǎng)和文言文群文閱讀的含義
1.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含義
語文核心素養(yǎng)這一概念一經提出,就受到教育工作者的格外重視,它要求教師將重心放在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上,即通過語文知識的學習,提升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審美能力以及邏輯思維能力。隨著中考語文考題逐漸開放化、生活化,逐漸趨于考查學生的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導致對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尤為重要。
2.文言文群文閱讀的含義
文言文可以通過群文閱讀的方式進行學習,即教師將類似的文言文段落或篇章整合到一起供學生閱讀,提升學生對同類型文章的理解能力,拓寬學生的閱讀視野。
學生也可自行查閱相關文章,總結和歸納多篇文言文的特點,提升自主學習能力、歸納概括能力,增強對文言文學習的感悟。因此,文言文群文閱讀是一種高效提升學生學習興趣的手段。
二、初中文言文教學的現狀
1.學生學習文言文的積極性不高
隨著微博、微信以及其他網絡軟件的廣泛使用,學生受到大量網絡用語的感染,尤其是初中生,好奇心比較強,容易被外界環(huán)境所影響。因此,學生對課本上難懂的文言文詞語會產生排斥心理。
此外,小學語文和初中語文有著很大差別,相比于小學語文淺顯易懂的詞匯來說,對初中文言文的理解有一定難度,學生難免對文言文的學習提不起興趣,逐漸失去信心。
2.學生學習文言文的方法存在問題
初中學生剛接觸文言文,對于復雜的句式、古今異義、特殊詞匯、固定搭配等,都還沒找到正確的學習方法。大多數學生采用機械記憶的方式進行學習,靠背誦或默寫的方式進行鞏固,面對文言文相關問題,并不能形成獨立的思維方式。
另外,學生學習文言文的方式通常局限于課堂上,只注重書本知識的學習,大部分學生很難從課外材料中去感受文言文的魅力,進而導致文言文的學習效率不高。
3.教師的文言文教學素質有待提高
教師是教育的引導者、領路人,在文言文教學中,對教師的綜合素質要求很高。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教師過分強調對書本知識的灌輸,并不重視學生對文言文的理解能力,這會導致學生對文言文的學習興趣不高,整體教學氛圍比較枯燥乏味。
并且,隨著新教育觀的不斷推進,初中教師的教學壓力逐漸增大,教學任務日益繁重,會導致部分教師無暇顧及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對文言文的教法并不能及時創(chuàng)新和改革,依舊照本宣科,很難調動學生學習文言文的積極性。
三、以核心素養(yǎng)為導向的文言文群文閱讀教學策略
1.創(chuàng)設生動的文言文教學情境
在文言文教學中,可以利用多媒體等信息技術,從多種感官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例如,在《岳陽樓記》的教學中,可以運用多媒體展示岳陽樓的美景,使學生形象感知作者描繪的洞庭湖,連接著遠方的山脈,寬闊無邊的美景,從而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加深對古今異義詞語的理解,并從壯觀的美景中,感受作者豁達的胸襟。
教師還可以將枯燥乏味的文言文,聯系生活實際,注重對學生文言文翻譯水平的培養(yǎng),使學生具備將復雜的文言文、繁雜特殊的句式,翻譯成通俗易懂的現代文,這樣有助于對文章的理解。還可以組織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或組織相關競賽,使學生在抑揚頓挫的語調中,感受文言文的魅力。
2.合理選取群文閱讀素材
在文言文閱讀素材的選取上,要求教師結合學生已有的經驗,結合教學目標,使文言文群文閱讀成為提升課堂效率的重要手段,避免學生漫無目的地閱讀,這樣既浪費時間,又體會不到群文閱讀的意義。教師還要適當選取文言文素材的數量,不能過多,也不能過少,要在學生能承受的范圍內,把類似的文章歸納在一起,供學生閱讀。
還要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和興趣,選擇群文閱讀的內容,以此來培養(yǎng)學生的理解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以及對文言文類型的歸納能力。同時,學生自主選擇的內容更容易被他們理解,在此過程中,教師要予以適當點評和總結,引導學生文言文群文閱讀能力的提升。
3.轉變學生的學習方法
傳統(tǒng)的文言文學習方法,大多是學生背誦文章內容,根據教師講解的重難點詞語做好筆記,課后通過不斷地機械復習來加強記憶。這不利于學生長遠的學習,也不利于文學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因此,教師要利用多種方法,通過多種途徑來轉變學生的學習方法。
例如,教師可以通過多種感官來調動學生的興趣,語文學科的學習主要以語言為主,可以通過聽說讀寫相結合的方式來提升學生的文言文學習能力。對于比較枯燥的默寫環(huán)節(jié),可以采用知識競賽的方式,利用鼓勵機制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既減輕學生的負擔,又可以讓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提升文言文成績。
4.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教學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得到全面發(fā)展,因此,在文言文群文閱讀中,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分組討論,這樣既能增加學生對文言文的理解能力,又鍛煉了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以及與他人的合作交流能力。
例如,在《三峽》的學習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搜集相關資料,整合其他描寫山水美景的文言文,在小組內進行朗讀、討論、交流。正所謂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在語文教學中,要鼓勵學生從不同角度對文言文進行分析,閱讀形式可以多樣化,可以利用課余時間增加文言文的閱讀量。教師還應正確引導學生進行閱讀思考,對所讀文章進行歸納和總結,在實踐中提升閱讀技能。
5.提升語文教師的綜合素質
教師在學生學習文言文時擔任著重要角色,是引導者、領路人,這就要求新教育觀下的教育工作者,具備較強的綜合素質。對于教師自身而言,要不斷豐富自己的專業(yè)知識,對學術問題進行深入研究,不能將水平停留在傳授書本知識的層面上,還要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從注重知識逐漸向注重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轉變。
要針對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及時交流和討論,積極深入地研究教學課題,在交流和學習中不斷提高教法,制定更完善的、適合學生的文言文教學方法。教師之間要做到取長補短,共同進步;對于不同學科之間,也要注重聯系,學科之間做到融會貫通,這樣才有利于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fā)展。對于學校而言,要積極為教師創(chuàng)造進修機會,定期舉辦培訓交流,為教師提供良好的平臺。
綜上所述,文言文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有助于學生文學思維的進一步提高。因此,教師要注重以人為本,在文言文群文閱讀教學過程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利用多種手段,改變學生學習文言文的方法,在快樂閱讀的理念下,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鼓勵學生之間積極互動,進而提升獨立思考能力,感受與他人分享的喜悅,體會合作探究學習的樂趣。同時,教師也要不斷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這樣更有利于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
參考文獻:
[1] 陳冠《語文核心素養(yǎng)視域下的初中文言文群文閱讀教學》,《好日子》2019年第20期。
[2] 苗盼盼《語文核心素養(yǎng)視域下的初中文言文群文閱讀教學研究》,《教育探索》2019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