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事業(yè)的不斷發(fā)展,素質教育的理念已深入人心,并成為初中階段教學的核心目標。其中德育教育和人文教育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道德意識的形成,正確人生觀、價值觀的樹立有著重要的意義。因此,這就需要教師在對學生開展德育教育的過程中,應有效地與人文教育進行融合,以此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成長,為其今后的良好發(fā)展奠定基礎。
關鍵詞:初中階段;德育教育;人文教育;融合策略
一、 引言
初中階段正是學生知識體系,道德意識,正確人生觀、價值觀形成及發(fā)展的關鍵時期。同時,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學生生活的物質環(huán)境越來越豐富,而思想意識環(huán)境則越來越復雜,這就很容易使學生產生一些不良的思想傾向,如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等。因此,對心理發(fā)展尚不成熟、缺乏正確是非辨別能力的中學生進行德育及人文教育的融合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二、 初中德育與人文教育相融合的重要意義
人文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本質是通過教育學生如何做人、如何在社會生活中與他人進行和諧相處,使學生的素質境界得到一定的提升,從而有助于學生社會價值的實現和健全人格的塑造。由此可見,人文教育與德育教育在教學目標方面屬于殊途同歸、異曲同工。因此,在初中德育教育中進行人文教育的有效融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一)有助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促進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全面發(fā)展已經成為初中階段教育的重要目標。但是在以往的初中學校教育中,教師只是片面的進行學生智商的提升和知識的教學,而完全忽視了對學生進行人文意識的教育和情商的培養(yǎng),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通過將德育教育與人文教育的結合,能使學生得到多角度、全方位的素質教育,從而有助于學生實現全面發(fā)展教學目標。
(二)有助于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以人為本”已經成為教育領域的重要指導理念。在這種教育形勢下,教師通過將德育教育與人文教育相結合,能夠更加有效地為學生進行教學環(huán)境的營造,以此促進學生品德與人格的發(fā)展,使學生的人文意識和人文精神得到有效的提升。
(三)有助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
在初中階段德育教育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三觀,是非常重要的教學內容。但是由于德育教育的片面性,使這方面的教育效果有待提升。因此,通過將人文教育與德育教育相融合,能使學生在這兩種教育的雙重作用下,得到思想文化修養(yǎng)的提高、健全人格的塑造,有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
三、 初中德育教學中與人文教育相融合的教學策略
(一)在初中德育教育中,對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進行切實的貫徹與實施
“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是“以人為本”教學原則的集中體現,其中蘊含著濃厚的人文意識。因此,在初中德育教育中進行人文教育的融合,就可以表現為將“以學生為主體”教學理念進行深入的貫徹與實施。首先,教師要在德育教育過程中,充分重視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并注重站在學生的角度進行教學內容、教學模式及教學策略的選擇與確定。其次,教師還應在充分了解學生學習基礎、學習能力及興趣愛好的基礎上,承認并尊重學生之間存在的個性化差異。并在層次化教學策略實施的過程中,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差異化的教學,在教學內容、教學目標、評價標準及課后作業(yè)等方面都進行層次化的設置,從而使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相應的進步與發(fā)展,使德育課堂教學充滿人性化的關懷。
(二)在初中德育教育中通過生活的回歸,實現德育教育與人文教育的融合
生活即教育。在德育教育及人文教育的過程中,很多教學內容都與現實的生活具有千絲萬縷的聯系。因此,這就需要教師在進行初中德育教育的過程中,應積極地將教學內容與學生的現實生活進行結合,以此實現人文教育的融合。這樣不僅有效地強化了德育的教育效果更提升了學生的生活經驗。如在對學生進行“健康生活”的德育教育時,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結合自身生活周圍存在的一些不良誘惑進行分析,從而提高了學生對不良影響的抵御能力,強化了學生進行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取得了良好的結合教育的效果。
(三)在初中德育教育中,通過實踐活動的積極開展,實現人文教育的有效融合
初中德育教育是一門具有高度綜合性和實踐性的教學學科,因此,豐富多彩實踐活動的組織具有非常重要的教育價值。而教師就可以在進行實踐活動的組織過程,將人文教育的因素進行有效融合,這樣不僅能有效地提高學生對德育知識學以致用的能力,更有助于學生在實踐活動的參與中得到人文意識、人文精神的熏陶與培養(yǎng)。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走出課堂到博物館、科技館等場所進行參觀、學,使學生在參觀的過程中得到道德意識及人文精神的感染,從而有助于學生道德品質的提升和行為規(guī)范的形成。
四、 結語
總之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初中德育教育與人文教育的融合是新課程改革理念精神的必然要求。教師通過“以人為本”教學理念的實施、德育教育生活化回歸及實踐性教學活動的組織等方式來進行人文教育在德育教育中的融合。從而有效的強化初中德育教育效果,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田海洋,楊通知.生活·實踐·德育:實踐中心觀視角的德育與生活關系辨析[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19.
[2]許百川.“互聯網+”思維在小學數學德育中的應用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9.
作者簡介:
張尚初,廣東省梅州市,廣東省梅州市五華縣棉洋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