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玉珍
摘 要:閱讀教學作為語文教學過程中核心內容,尤其是小學階段。通過開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工作,能夠有效幫助學生強化對字詞句的理解能力,提升小學生語文學習質量。本篇文章首先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意義進行闡述,從教學理念問題、教學方式問題兩個方面,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進行解析,并以此為依據(jù),提出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教學策略
受到應試教學理念的影響,長期以來在進行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采用的照本宣科式教學方式比較滯后,無法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導致最終的教學效果不理想。因此,要想提升小學語文教學水平,在進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需要結合學生學習情況和特點,優(yōu)化教學方式,把多元化教學理念運用其中,提供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興趣,激發(fā)學生學習理念,促進學習水平和效率的提升。
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意義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作為學生掌握基礎知識的主要方式,能夠引導學生收集各種基礎信息,結合周圍環(huán)境,做出精準評斷,從而對世界有全新的認識,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價值理念和思維模式。知識的采集和整合作為閱讀教學的主要功能,在此過程中重點凸顯信息獲取,對所接收信息整合的過程也就是知識內化,形成認識過程。在人們發(fā)展過程中,需要不斷認識世界和了解世界,從而實現(xiàn)綜合發(fā)展。通過小學語文閱讀,能夠讓學生積累更多的知識,擴充學生知識視野,給學生今后學習和發(fā)展奠定良好語言基礎。
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理念問題
受到應試教學理念的影響,在進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在其中占據(jù)主體地位,小學生個性化發(fā)展沒有得到充分激發(fā)。而素質教育注重凸顯學生主體地位,針對教師而言,需要學會賞識學生,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凸顯以人為本教學理念,教學課堂應該把學生當作主體,所以,部分教師在開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工作時,要想讓學生主體地位進行展現(xiàn),一般會套用一些你很優(yōu)秀、繼續(xù)保持等語言評價學生,不管學生回答結果怎樣,也不管學生回答內容是否正確,教師都要給予一定激勵和表揚。這種方式即便能夠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意識,但是也會給學生一種自己不管怎樣回答都會得到老師的肯定,并且自己怎么說都存在一定道理的錯覺,只要能說出來,就是正確的。這種教學理念將會阻礙學生閱讀學習水平的提升。
(二)教學方式問題
因為受到應試教育的約束,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沒有得到高度注重,即便實施新課改以后,閱讀教學的作用多次被強調,但是在實際過程中閱讀教學效果并不理想。關鍵在于當前教師在進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時,采用的教學方式不合理,并且教師和學生之間交流不充分。再加上把教師當作主體的思維理念的影響,使得學生自身學習思維能力無法得到充分調動,只能被動地接受教學,影響整體教學效果。
三、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
(一)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興趣
針對教學階段的學習而言,由于其剛剛步入集體學習生活,對學習理念和認識不深入,但是作為一個學習群體,其對周圍環(huán)境以及事物有著濃厚的興趣,在進行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可以把學生感興趣的內容融合其中,通過創(chuàng)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方式,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熱情,并對學生進行語言和閱讀等能力的培育,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意識。通過科學設定教學策略,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加深對教學內容的了解。
(二)創(chuàng)設寬松愉悅的閱讀氛圍
在素質教學背景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目標在于讓學生擺脫傳統(tǒng)教學理念帶來的束縛,結合自身特點和需求優(yōu)化教學方式。閱讀需要學生具備良好的創(chuàng)新能力,對事物可以精準評判,這也是一個懷疑、探討的過程。所以,在進行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引導學生發(fā)表自己見解和理念,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興趣,形成自我認識和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給學生創(chuàng)建一個相對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調動學生學習熱情,引導學生自己思考和分析問題,形成自己認識。和諧、愉快的教學環(huán)境能夠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便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培養(yǎng)閱讀習慣
要想讓學生具備良好的閱讀習慣和能力,需要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思維意識,讓其可以從閱讀過程中掌握更多的知識。在進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需要真正實現(xiàn)一心一意,不可三心二意,需要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端正學習態(tài)度,可以在一個相對舒適、安靜的環(huán)境中閱讀。并且,在閱讀過程中,還要讓學生思維能力得到鍛煉,讓學生自主分析問題和思考問題,通過這種方式,可以讓學生學習范疇得到擴充,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激發(fā)自身學習潛力和能力,可以擴充學生閱讀量,對報刊、散文等內容進行閱讀,從而讓學生積累大量的知識,擴充學生視野,給今后學生寫作和交流奠定基礎。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效率和質量和小學語文整體教學之間有著一定關聯(lián)。所以,教師需要結合當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不足,根據(jù)學生實際情況和學習特點,采用對應的教學方式,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讓學生自主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和探究問題的能力,真正喜歡上閱讀,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從而促進學生學習水平和閱讀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閻花麗. 促進小學語文閱讀高效教學的策略[J]. 文學教育(上),2017(09)
[2]張達芳. 小學語文高效閱讀教學策略探究[J]. 西部素質教育,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