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從綜合實踐的活動主題出發(fā),在活動中對學生進行品德行為的培養(yǎng)和規(guī)范教育,使德育教育在小學生心中更加具體,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讓每個學生都能有機會去做個具有良好品德的人。
關鍵詞:綜合實踐活動;滲透;德育教育;提高素質
習近平總書記說:“人生的扣子從一開始就要扣好”,小學生正處于身心發(fā)展時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處于萌芽階段,對學生進行良好品德行為的培養(yǎng)和規(guī)范教育勢在必行。我國是禮儀之邦、文明古國,在漫長的社會發(fā)展過程中,留下了很多精神財富。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是我們小學學校德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小學生是未來的公民,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的代表,對他們進行文明禮儀教育是社會發(fā)展的需要,是明天的呼喚。隨著我國進一步改革開放,市場經濟進一步發(fā)展,國際的交往不斷的增多,文明禮儀還能體現(xiàn)出一個人的人格與國格,展現(xiàn)中華民族精神風貌。因此對學生進行文明禮儀行為規(guī)范養(yǎng)成教育,是在為他們成為文明社會的公民打下基礎,但是目前在校大多數(shù)學生及部分家長自己都是家中的獨生子女,生活條件優(yōu)越,幾乎所有的家長都很寵愛,特別是老一輩望子成龍心切而過于注重智育卻忽視了德育教育。他們往往以自我為中心,無論在什么場合下總是表現(xiàn)出自高自大,唯我獨尊、目中無人。所以我們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有責任加強正確引導,全面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質。
小學生的健康成長迫切需要有針對性的德育教育,需要正確有效的德育活動。但是目前在我們小學,進行德育教育的方法很多,但是形式比較單一,一般都是學校領導以國旗下的講話、一日常規(guī)評比、班主任以個人爭星等形式開展,真正賦予每個學生良好品德行為指導的有效平臺相對較少。新課標強調指出:“學校德育教育是教師根據(jù)各學科特點、學段特點和學生發(fā)展需求,充分挖掘學科學習中的德育要素,將思想品德教育融入學科教學之中,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實踐性學習,提升核心素養(yǎng),實現(xiàn)知行合一的有意義的教與學的過程”。我們在各學科的教學中都應該怎么結合本學科的內容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呢?是我們每一個教育工作者應該思考的問題。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要從學生的直接經驗出發(fā),密切聯(lián)系學生的實際生活,開展相關活動并在活動中讓學生們走出課堂,走向社會,為學生自我成長提供了更大的發(fā)展空間。倘若我們能從綜合實踐的活動主題出發(fā),通過多種形式的活動,使課內課外得到更好的有機結合,在活動中自然而然地滲透德育教育,將會使得德育教育在小學生心中更加具體,引導每個學生提升自己,做個具有良好品德的人。
一、 結合教材的活動主題,創(chuàng)設德育教育情境
(一)善于從教材中發(fā)掘德育教育素材
德育要寓于各學科教學活動之中,我們要進一步認識學科德育對于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fā)揮課程育人的重要作用。小學綜合實踐教材中存在著許多潛在的德育教育素材,我們要從教材中發(fā)掘出這些德育教育素材,在活動中自然地利用這些潛在素材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上??萍冀逃霭嫔缌昙壪聝缘摹督煌ò踩槲倚小愤@一活動主題中,在引導如何“安全乘車”這一環(huán)節(jié)時,課上我先讓學生閱讀學習“乘車的安全注意事項”,再討論“日常生活中我們應如何安全乘車?”讓學生暢所欲言,各抒己見,表達自己真實的想法,說說自己上放學的見聞等。通過這樣的活動,學生對文明乘客的認識,然后提出今后上學放學乘坐公交要做到:排隊上車、不搶占座位、不大聲喧嘩,主動給需要幫助的人讓座等文明出行的行為。這樣整堂課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很高,而且課外能相互合作,相互監(jiān)督,做個文明乘客。一方面使學生學會了安全乘車,另一方面也讓他們產生了對做個文明乘客的情感需求。也讓學生在課堂上得到一次文明教育。這教育效果還將會延伸到寒暑假旅游時或是長大外出時也會注意做個文明的乘客。
(二)結合生活實際創(chuàng)設德育教育教學情境
在綜合實踐活動主題的開發(fā)時要密切結合生活實際,為學生創(chuàng)設相應的德育教育教學情境,讓學生在趣味的主題活動中掌握生活技能,同時還能積極引導學生做個文明學生,提高文明素養(yǎng)。如五年級下冊的‘餐桌上面顯禮儀這個活動,讓學生在綜合實踐活動中模擬參加宴會體驗,在探究中學會就餐的基本禮儀,培養(yǎng)學生文明就餐的意識和習慣。上課伊始,采用講《吃相的故事》引入,讓孩子們知道一樣是去飯店吃飯卻有不同的待遇,故事啟發(fā)我們要做到吃相文雅。在生活中我們不僅每天會在家里吃飯,有時也會跟別人一起吃吃飯,吃飯時有哪些用餐禮儀?活動中我們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宴會情境:看看大家知道哪些入座禮儀?如小明去參加外公九十歲的生日宴會,宴會開始了,在大家紛紛入席,你要提醒小明注意什么呢?老師在講解可從以下幾點進行介紹:第一、是較大規(guī)模的宴會,一般都設有一兩桌是主人的家里人坐座位,桌子的位置一般設在臺下最前列,做客的不要貿然入座。第二、入座的時候如果有主人或招待人員安排座位的時候應聽候叢指派,當然也不要過于禮讓。如果還沒有長輩在場,應請長輩先入座后座,自己揀個適當?shù)淖蛔?。當你快要坐下時,一定記得要用手把椅子拉后一些才坐下;第三、入座的時候,坐姿要端正,雙腿靠攏,兩腳并攏平放在地上,不宜將大腿交疊蹺起二郎腿。也不要把雙手放在鄰座的椅背,或把手擱在桌上等知識。接著讓孩子們合作學習之后,分組上臺以表演的方式展示自己的入座禮儀、吃飯的坐姿、餐具的擺放等就餐禮儀知識,通過對圖片上的“正確行為我能判”“猜一猜筷子的語言”等活動,鞏固這節(jié)課所學習文明用餐的相關知識,最后小組合作寫一寫文明就餐倡議書。整節(jié)課不僅圍繞著餐桌上的禮儀來開展,更是激發(fā)學生學習文明禮儀的興趣。通過這次活動孩子們知道,細微之處可以看出一個人的內涵,就餐事小,但是“民以食為天”,誰都要吃飯,就餐禮儀是每一個人的最基本的素質體現(xiàn)。今后在生活中也會逐漸提高自己日常行為的能力,用事實告訴自己要做個文明的食客,做個文明的學生。
二、 形式多樣的體驗活動,巧妙融入德育教育
(一)進入角色體驗,開展文明禮儀教育
綜合實踐活動是一門開放性的課程,在實踐活動中孩子們往往需要走出課堂走出校園、通過開展問卷調查或者是現(xiàn)場采訪、去實地考察等多種學習方式去探究發(fā)現(xiàn)的問題并嘗試著去解決問題。因此,在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時要注意對學生進行言語文明禮儀教育,特別是要學會使用禮貌的語言去跟陌生人交流,在開展調查問卷或現(xiàn)場采訪活動時,要注意舉止文明,說話時音量要適中,表現(xiàn)要大方得體,這些都是活動順利開展的秘籍。特別是現(xiàn)場采訪,它是開展綜合實踐活動過程中要獲取第一資料常常會用到的一種方法。我們教師要根據(jù)每次活動開展之前指導學生做好采訪準備,了解采訪前需要做什么,如何進行有效的開展采訪等方面的知識引導。如六年級下冊《節(jié)能燈宣傳》活動中,對節(jié)能燈的銷售、使用情況進行調查。我們可以去燈具店里面,采訪對象可以是售貨員、也可以是顧客,在去采訪之前我先在課堂上播放一段采訪錄像,并讓學生邊觀看邊思考:采訪時怎樣注意禮貌用語,才會讓人聽著舒服愿意接受你的采訪?接著引導學生展開討論:采訪前應該做好哪些準備工作:按要求各組定好集合時間、地點,帶好紙和筆、相機等所需物品;采訪中需要注意禮貌;采訪結束后我們要怎么說怎么做?在這活動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進入角色體驗,都注意對學生進行品德行為的教育引導,做一個文明的采訪者。
(二)開展合作學習,感受尊重包容氛圍
尊重的態(tài)度,包容的雅量是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的迫切需求,它有利于調和并促進師生間生生間的有效合作。在小學綜合實踐活動中,小組合作動手動腦、有創(chuàng)意地設計海報、宣傳圖等是重要學習方式之一,在活動中往往需要小組開展合作學習,完成任務,因此我們在每次開展綜合實踐主題活動前,可以讓學生根據(jù)自己興趣、愛好特長等進行分組,有時也可以自由組合成合作小組,并推選出組長,在組長的帶領下進行分工。如《瓢蟲知多少》就成立小組,再按收集信息的途徑分工,一些學生負責查閱圖書、一些學生負責實地考察、一些負責采訪、一些負責上網查找資料,各組成員還應再分角色,如副組長、記錄員、匯報員等,在活動中要鼓勵每個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大膽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學會傾聽,參與其中,還要注意培養(yǎng)他們良好品德和行為習慣,特別強調互相尊重,包容他人、在分工合作中完成任務。有時還要根據(jù)不同的活動內容進行“角色輪流制”,力求讓組內的每個孩子都有機會體驗到不同的角色,在活動中體驗到只有尊重別人才會得到別人的尊重。特別是在交流匯報時如出現(xiàn)不和諧聲音時,我們要及時引導用禮貌的言語提出合理的建議,別人才會更容易接受。讓每個孩子學會相互尊重,學會相互包容,做到文明待人。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立德樹人”是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務,我們要把對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滲透在各學科教學之中。小學生階段是品德和行為習慣培養(yǎng)的重要時期,因此我們在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的教學中,應努力營造寬松、民主、和諧、愉悅的教學氛圍,注意挖掘這個學科教學內容,適時適度地進行思想品德育教育。讓學生懂得怎樣文明交流,尊重他人,賞識他人,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為習慣,在充滿探究與創(chuàng)造綜合實踐活動中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學會做事,使得德育教育在小學生心中更加具體,讓每個學生都能學會做人——做個具有良好品德的人。
參考文獻:
[1]陳樹杰.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引論.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年4月:135-152.
[2]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綱要.2017年第4號文.
[3]李小玲.引“生活教育”水開“關鍵能力”花.綜合實踐活動研究,2018(9):17.
作者簡介:
陳秀美,小學高級教師,福建省三明市,福建省三明市永安市巴溪灣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