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中生物教學中涉及的知識點較為紛繁復雜,學生難以把握好不同知識點之間的聯(lián)系。要提升高中生物課程的教學質量,應當從教學理念、教學方法和教學工具等多個方面著手,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本文針對高中生物課程的具體特點,介紹了四種常見的優(yōu)化教學模式。
關鍵詞:高中生物;教學方法;生物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9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0)22-073-2
高中生物課程的教學模式與其他學科相比具有較強的特殊性。首先,高中生物課程中公式化、可推導的內容較少,需要直接記憶的內容較多。其次,不同部分的知識之間有一定的聯(lián)系,但不像物理、化學等科目那樣聯(lián)系緊密。由于生物學本身的特殊性,人類至今對生物體的基礎物質結構了解并不充分,因此高中生物課程無法像其他課程那樣自下而上地構建嚴密的知識金字塔,相反,高中生物課程實際上是從最表層的現象入手,逐步進入基礎的理論知識。以上這些特點,是導致高中生物教學中涉及的知識點較為紛繁復雜的原因,學生往往難以把握好不同知識點之間的聯(lián)系,只能采取死記硬背、大量刷題的方式鞏固記憶,造成嚴重的時間浪費和記憶負擔,既影響了學習效率、又降低了學習興趣,甚至導致一些學生對生物課程產生恐懼心理。要提升高中生物課程的教學質量,應當從多個方面著手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首先在教學理念上要更加強調課程要點,其次在教學方法上要注重課堂互動交流、并適當采用探究性教學法,在教學工具上可以結合使用多媒體教學手段。
一、把握課程要點,設計科學合理的教案
高中生物課程的知識點較為繁多復雜,知識點之間的聯(lián)系也不是特別緊密。以往在設計教案時,教師為了保持課程進度與教材進度的一致性,一般都會完全遵守教材上的知識點排布順序。學生在上完課后,并不能對知識點之間的關系形成合理認識。而短短的一節(jié)課只有40分鐘,更加難以讓學生產生深刻印象,因此學生對課堂知識的記憶很快就會消退,只能依靠課后長時間的背誦和題海戰(zhàn)術進行補救。
要改善這一問題,就必須合理分析課堂內容,在設計教案時突出知識的層次性,強調不同知識點之間的聯(lián)系,讓學生將不同的知識點放在同一個框架中進行記憶。例如在設計必修1第2章第1節(jié)的教案時,教師可以將這節(jié)課的知識點分析為三個層次,首先是介紹C、H、O、N、P、S等各種元素的比例,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對各種元素及其化合物進行對比,最后向學生解釋清楚為什么碳元素在細胞中的總量不占多數,但卻是最重要的一種元素。只有理清了整節(jié)課的知識點層次關系,才能讓學生形成更加深刻的印象,產生持久的記憶力。
二、積極互動,了解學生的真實學習狀態(tài)
一般教師為了維護課堂秩序,樹立“威嚴”形象,在課堂上很少與學生進行互動交流,絕大部分課堂時間都是由教師全面主導課堂走向,而許多學生實際上并沒有跟上教師的步伐。長此以往,教師的教學進度與學生的實際學習進度之間的距離越來越大,課堂教學的效率也逐漸降低。
要提升教學效率,就必須了解學生的真實學習進度,而只有與學生進行充分的互動交流,才能夠真正有效地走進學生、了解學生。許多教師盡管明白課堂互動的意義,但始終放不下課堂上的“威信”與“控制權”,認為一旦與學生進行較多交流,就會使課堂失去秩序。但實際上,只要教師掌握合理的互動交流方式,在了解學生心理的前提下進行引導式交流,就不難保持課堂的控制權。要維護課堂秩序,也絕不僅僅只有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一條道路可以走,我們完全可以創(chuàng)造出學生與教師和諧互動的新型課堂秩序,并利用這一新型課堂秩序為學生建立更加高效的課堂學習環(huán)境。
三、采用探究性教學法
高中生涉世未深,更容易被新事物和新潮流吸引。實際上,包括生物學在內的各種自然科學的發(fā)展,從來就離不開科學家的好奇心。但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往往是將學生的好奇心視為負面因素予以打擊,限制學生的思維方向,讓學生只能單調地接受教師灌輸的知識。這樣的教學方法違反了學生的天性,不但很難達到預期效果,反而容易讓學生對課堂學習失去興趣。與其限制學生的天性,還不如對其加以利用。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學校和教師開始嘗試采用探究性教學法,賦予學生更大的學習自主權。學生通過自發(fā)的思考、探討、試錯等過程,不但可以對知識點產生更加深刻的影響,也能夠提升學習興趣和自信心。更加重要的是,自主思考和探索本來就是科學研究中所必須具備的精神,養(yǎng)成自主探究的習慣之后,學生也可以更加適應未來階段的學習和工作任務。
例如,在講授必修3第2章第2節(jié)時,教師可以不采用傳統(tǒng)的授課模式,而是向學生提出問題:激素可能以哪些方式調節(jié)人體的活動?學生可以結合之前所學的內容,針對這一問題進行思考。盡管思考的結果不一定符合正確答案,但無論是正確的還是錯誤的結果,都有助于加強學生對知識點的記憶力,從而提升教學效率。
四、利用多媒體手段輔助教學
我國絕大多數內陸和農村地區(qū)的學校都缺乏完善的現代化教學設施,例如高中生物課程的實驗內容,由于在學校中缺乏相應的實驗器材,大多難以實際開展,只能由教師進行演示實驗,甚至抽象地描述實驗。而這樣的教學模式,也很難讓學生有效地記住實驗結果。
但隨著互聯(lián)網信息時代的到來,各地學校中已經普遍擁有了多媒體教學設備。與傳統(tǒng)的實驗器材相比,多媒體教學設備的價格更加低廉、性價比更高、更易普及。因此,許多不便實際開展的實驗內容都可以改為多媒體展示的教學形式。與教師演示實驗或描述實驗相比,多媒體展示實驗的視覺沖擊力更強,更加直觀、形象,可以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例如,必修1第6章第1節(jié)中的“細胞大小與物質運輸的關系”這一實驗,就可以改為多媒體形式在課堂上進行播放。經過我們的教學實踐證明,學生在觀看完實驗視頻后,也能夠對實驗結果產生比較好的記憶和理解。
綜上所述,要提升高中生物課程的教學質量,應當從多個方面著手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教師在設計教案時,應當突出知識的層次性,強調不同知識點之間的聯(lián)系,幫助學生將不同的知識點放在同一個框架中進行記憶。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當摒棄傳統(tǒng)的教學思維,創(chuàng)造新型的師生互動課堂秩序。教師還可以嘗試采用探究性教學法,引導學生進行自發(fā)地探索、思考、糾錯,這樣既能夠提升學生的知識記憶水平,也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科學精神。最后,在課堂教學中還應當積極利用多媒體教學工具,讓學生更加直觀地接觸實驗現象、掌握生物學知識。
[參考文獻]
[1]王曉榮.應用點、網式整體教學法提高高中生物課堂教學效率[J].數理化解題研究,2020(9):98-99.
[2]王晨.基于核心素養(yǎng)視角下的高中生物實驗教學策略——以“細胞大小與物質運輸效率的關系”實驗為例[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20(2):55-57.
[3]田升.立足核心素養(yǎng)視角扎實提高教學效率—探討高中生物核心素養(yǎng)的內涵與培養(yǎng)策略[A].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yè)委員會.2019年教學研究與教學寫作創(chuàng)新論壇成果集匯編(一)[C].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yè)委員會: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yè)委員會,2019:3.
[4]馬鳴.核心素養(yǎng)視域下提高高中生物課堂教學效率的途徑[J].新課程·中學,2019(12):172.
[5]盧超宇,于長春.芻議提高高中生物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J].現代交際,2019(14):209-210.
作者簡介:呂軍旺(1981.01-),男,漢族,甘肅涇川人,本科學歷,一級教師,研究方向:中學生物學教學。
(作者單位:甘肅省白銀市第八中學,甘肅白銀73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