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平 夏明軍
摘 要:人文素養(yǎng)的培育作為當今我國教育發(fā)展的一項重要任務,初中體育課堂教學無疑要肩負起該項重要任務,全面落實人文教育顯然是一項重要工作內(nèi)容。為此,文章就立足以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來實現(xiàn)學生的人文體驗過程、以互動及合作學習方式體現(xiàn)課堂教學中的人文關懷、以“雙主體”評價來烘托課堂教學的人文指導三個方面,將其教學實踐路徑加以明確闡述。
關鍵詞:初中體育;課堂教學;人文教育;實施路徑
引言:
伴隨初中體育新課改的深入落實,人文教育已經(jīng)成為課堂教學的基本任務,如何做到全程化實施人文教育就成為廣大初中體育教師一項重要研究課題。文章就以此為課題展開深入的研究與探索,并通過實際教學案例加以說明,希望能夠為廣大教師帶來一定的啟示作用。
一、以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來實現(xiàn)學生的人文體驗過程
結(jié)合初中體育課堂教學的基本結(jié)構來看,課前準備工作時課堂的初始部分是學生自我保護意識和學習興趣激發(fā)的主要平臺,從中學生人文意識也會得到有效的培育。為此,在人文教育的實施路徑構建中,應將課前準備部分高效利用起來,其間打造學生人文體驗過程是最為有利的渠道,具體操作就是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情境。
以《籃球——行進間低手上籃》教學為例,在“課前準備”活動中,教師需要將該部分劃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為組織開展協(xié)作熱身運動,第二階段為建立比賽情境。就前者而言,教師要將“拉背動作”“俄羅斯轉(zhuǎn)體動作”等等作為選擇,讓學生在相互協(xié)作中完成熱身項目,從中體驗來自其他同學和老師的關心。針對后者而言,教師先要向?qū)W生提出“國內(nèi)外哪些籃球明星突破上籃動作讓自己記憶猶新”這一問題,以供學生思考,在學生說出自己的看法之后,教師要繼續(xù)向?qū)W生提出“那么遇到犯規(guī)之后,對手和隊友的第一反應是怎樣的?”引導學生意識到瀟灑的突破上籃動作都是以行進間低手上籃基本技術為支撐,同時同伴之間的相互關心也是非常重要的,由此為學生創(chuàng)設出了良好的比賽情境,并激發(fā)出了學習興趣,更重要的是為學生提供了一個理想的人文體驗過程。
二、以互動及合作學習方式體現(xiàn)課堂教學中的人文關懷
就初中體育課堂教學全過程來看,由于“基本部分”作為學生體育核心素養(yǎng)培育的關鍵所在,所以課堂教學活動以該階段為重中之重。因此,在人文教育的實施過程中,廣大教師必須緊緊把握住該階段的每一分、每一秒,做到合理采用教學方式來高效落實。其間,以互動及合作學習方式體現(xiàn)課堂教學中的人文關懷顯然是理想之舉。
以《排球——雙手正面墊球》教學為例,在“動作分解與示范”階段中,既要組織學生進行分解動作的講解與示范,向?qū)W生明確手指手腕、手臂、肩部、胸部動作要領,以及墊球時的觸球點。另外,還要向?qū)W生表明在雙手正面墊球過程里,手臂會出現(xiàn)一定程度上的疼痛感,在動作模仿時,一定要及時提醒同伴改正錯誤動作,讓疼痛感能夠得到降低,這正是師生與生生互動的具體表現(xiàn),也是人文關懷就此形成的主要平臺。在“隨堂練習”階段中,要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趣味性合作練習,具體實施過程包括兩個部分,一是學生自行分組(每小組5人),并圍成一個圓圈。二是每個小組選定一名負責人,先由負責人負責隨機拋球,出現(xiàn)點球失誤的學生進入圓圈中央接替負責人位置,以此類推。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成功墊球最多的一個小組獲勝,最少的一個小組要負責回收教學器材。其間,學生之間自然會形成相互鼓勵與提醒,生生之間的人文關懷也在該階段達到最大化,學生運動技能與能力的培養(yǎng)效果也由此達到甚至超過預期目標。
三、以“雙主體”評價來烘托課堂教學的人文指導
眾所周知,在初中體育課堂教學中,學生運動疲勞感也會在該課堂結(jié)束部分中全面消除,各項學習成果、能力與素養(yǎng)也會呈現(xiàn)出來。所以,在人文教育的實施路徑構建中,教師必須將結(jié)束部分作為重要一環(huán),確保能夠為學生提供重要的人文指導作用。其間,“雙主體”評價必須受到高度關注。
以《足球——腳內(nèi)側(cè)傳接球》教學為例,在課堂“結(jié)束部分”中,教學任務要劃分為兩個方面:一是組織學生合作進行身心放松,二是開展師生“雙主體”總結(jié)與評價活動。就前者而言,教師要在舒緩的音樂背景下,組織學生協(xié)作完成放松動作,即:肩背放松、髖關節(jié)放松、臀大肌放松動作等等,確保學生運動疲勞和心理疲勞感的消除。針對后者而言,首先要以引導的方式,幫助學生主動說出支撐腿與球的距離、觸球腳的觸球位置、停球動作、身體重心的變化等等,最后在有針對性地加以完善,力求學生能夠建立一套完整的、屬于自己的技術動作結(jié)構。在此之后,教師要針對學生課上學習成果,以及學生課上相互協(xié)作、相互關心與愛護的情況做出點評,進而指導學生提高知識與技能和人文素養(yǎng)。最后,教師要賦予學生“說出來”的機會,助力學生就課堂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說出內(nèi)心想法和建議,在做好整理歸納工作之后,將其視為今后教學方案設計的重點所在,以此確保課上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全面提升。
綜合以上論點可以看出,在初中體育課堂教學中,全方位實施人文教育是一項極為系統(tǒng)的工程,不僅要明確各個教學階段的人文教育目標,還要在教學內(nèi)容與方法上做出合理選擇。為此,如何不斷完善以上三項工作就成為今后廣大教師教學與科研的重中之重,更是全面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的根本動力。
參考文獻:
[1]廖婷婷.個性發(fā)展視角下初中體育教學方案的全新設計[J].北方文學.2018,(23).
[2]尹克峰,程葆華.如何在體育教學過程中進行人文素質(zhì)教育[J].體育風尚.2018,(10).